龐敬柱
河北省張家口市第三建筑工程公司,河北張家口 075000
鋼管樁、土釘墻組合式支護體系。其成功解決了基坑周邊不能放坡,周邊場地狹小護坡樁無法成孔,要求位移小,基坑支護造價較高的難題,做到了施工便利,對控制邊坡位移變形、增強整體穩(wěn)定性、保證邊坡開挖過程中不發(fā)生局部坍塌等具有很好的作用,該法大大提高了邊坡的安全穩(wěn)定性。特別是對放坡坡度小、周邊有建筑物或地下管線等的邊坡支護,具有常規(guī)土釘墻和護坡樁無法相比的優(yōu)點。
本工程為某建筑基坑開挖護坡工程,地上26層,地下二層,基坑東西長約46.2m,南北長約41.8m,框架剪力墻結構,筏板基礎,基坑北部主樓基礎深12.0m,基坑南部地下車庫基礎深11.8m?;A埋深較大,基坑周圍環(huán)境復雜。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場地自上而下地層分布及工程地質性質為:1)人工填土;2)黃土狀粉質粘土;3)黃土狀粉土;4)細紗;5)粉土;6)粉質粘土;7)中砂;8)粉質粘土;9)中砂;10)粗礫砂;11)粉質粘土。
根據巖土工程勘察報告,本場地地下水位埋深在47.2~47.5m之間,基坑深度范圍內未見地下水,可不考慮地下水對建筑的影響。
由于基坑四周放坡空間狹小,周邊緊鄰的建筑物、管道及道路不可觸動,場地空間無擴展的可能等眾多因素的制約,在方案的比選上,為了尋求一種安全可靠又比較經濟實用的方案,經認真計算、分析,采用了“鋼管樁、土釘組合式支護”工藝,即在基坑開挖前先施工一排小型鋼管樁,然后在開挖過程中實施土釘支護工藝的組合式支護體系。
1)鋼管樁強化了土釘對復合體起的骨架約束作用。土釘在土體內分布的空間組成復合體的骨架,而鋼管樁使豎向多變的土層構成一個整體與土釘共同約束土體變形;2)鋼管樁與土釘共同對復合體起分擔作用。由于鋼管樁具有較高的抗彎剛度,所以和土釘的抗拉抗剪強度共同承擔外部荷載和土體的自重壓力,將大大的提高復合體土體的水平拉力;3)鋼管樁與土釘共同承擔起應力傳遞和擴散作用。由于土釘錨體深入滑裂面以外穩(wěn)定土中,能提供較大抗拉力,將活動土應力傳遞到穩(wěn)定土中,而鋼管樁和土釘橫拉鋼筋通過力的擴散,有效的降低了應力集中程度;4)更有效的起到約束坡面變形的作用。鋼管樁在鋼筋網噴射混凝土面層后起到中流砥柱作用,可有效的控制坡面的變形。
1)提高了邊坡整體穩(wěn)定性,使基坑支護更安全可靠;2)設備簡單,易于施工,減少擾民和有利于環(huán)境治理;3)坡面位移小,一般小于開挖深度的千分之二,對相鄰建筑物影響小;4)應變能力強。一般鋼管樁成孔階段相當于施工勘察階段,如發(fā)現局部地質條件變化時可隨即調整樁距;挖土過程中發(fā)現局部掉土可以先噴一層混凝土,再施工土釘,使支護更安全;5)可減少土釘縱向拉筋數量,利于縮短工期和節(jié)約造價;6)經濟效益好。使用復合土釘的價位,達到樁錨的效果;7)可充分利用場地,一般為直坡且可緊鄰原有建筑物施工。
根據現場情況,經過分析計算確定了基坑支護方案,方案概況為:東側、南側基坑采用直立鋼管樁土釘噴錨支護;西側、北側基坑采用放坡土釘噴錨支護。
平整場地→測量放線→鋼管樁定位→鋼管樁鉆孔→鋼管加工置入鋼管→灌漿補漿→帽梁施工→養(yǎng)護→機械挖工→修整邊坡→土釘定位→土釘成孔→清孔→置入土釘筋→灌漿補漿→綁扎鋼筋網片→焊接加強筋→噴射混凝土→養(yǎng)護→下一步機械挖土(循環(huán)直至基坑底部)→基坑支護完成。
1)鋼管樁施工技術要求。鋼管樁間距0.75m,鋼管樁孔位的允許偏差不大于50mm,鋼管樁直徑φ128mm,允許偏差-5mm至-20mm。鋼管為直徑80mm、壁厚4mm的普通鋼管。鋼管樁采用GY-150小型工程鉆機成孔,注漿采用壓力注漿,最大壓力≤2Mpa。漿液采用純水泥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55,強度等級為M20。鋼管樁頂下挖寬0.2m,深0.2m的小槽,用兩根直徑20的HRB335鋼筋將鋼管焊接連成一整體,并澆筑C20砼。
2)土釘施工技術要求。土釘孔位的允許偏差不大于10mm;土釘直徑φ120mm,孔徑允許偏差-5至+20mm。土釘長度按設計圖施工,孔深允許偏差-50至+100mm。土釘傾角15°,傾角誤差不大于3°。土釘采用人工洛陽鏟成孔,土釘鋼筋應置于孔中心,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土釘成孔后應及時置筋、注漿,以防踏孔,注漿采用重力注漿。漿液采用純水泥漿,水泥采用強度等級為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水灰比為0.5,強度等級為M20。面層鋼筋網為φ6.5@200×200,保護層厚度不小于20mm。混凝土面層厚度100mm,采用混凝土噴射機噴射C20混凝土。
3)土方開挖技術要求。土方開挖的順序、方法必須與設計工況相一致,并遵循“開槽支撐,先撐后挖,分層開挖,嚴禁超挖”的原則。
4)CD段腰梁及鋼絞線錨索施工。CD段腰梁及鋼絞線錨索的施工應在該部位土釘墻面噴射完混凝土后,下一步土開挖之前進行,腰梁采用兩根180mm的槽鋼對焊連接,鋼絞線錨索在腰梁上每1.5m設置一個,每個鋼絞線錨索為三股,規(guī)格1×7φs=15.2,A=181.4mm2,標準強度1720N/mm2,設計強度1220N/mm2,每隔1.5~2m設一隔離件,中部插入注漿管,管端距孔底1.5m,自由段預留長度小于4.5m,穿入膠套管與水泥漿液隔離,錨索孔深20m,孔徑為150mm水平傾角為10度,灌漿材料采用強度等級為32.5MPa的普通硅酸鹽水泥漿,注意分階段循環(huán)進行注漿、補漿。錨體養(yǎng)護達到注漿強度的70%后,方可進行預應力張拉,張拉時采用“跳張法”,即隔一拉一。
1)基坑監(jiān)測。從基坑開挖開始,直至基坑回填結束,全程進行了水平位移和沉降的觀測。
2)應急措施。土釘支護的核心內容,體現在信息化施工即反饋設計,由施工過程中的監(jiān)測工序來完成,當邊坡的位移變化速率超過警戒值時,就要采取措施,針對本工程的措施是將上面已施工過的土層根據情況追加土釘,并且要加長。對于下面的土層,土釘要縮小間距,釘體要加長,增加注漿壓力,并且還可以追加微樁的密度、長度,在施以預應力錨桿以約束。如果變形突然加大則應立即組織基坑臨邊樓內人員撤離,立即用挖土機將土方回填,回填后再實施方案。
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對基坑周邊監(jiān)測控制點進行了周期性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雙向監(jiān)測,符合設計要求。該基坑采用鋼管樁、土釘組合式支護非常成功,解決了基坑場地狹小難題,施工簡便,并且此種基坑支護方案比“樁錨支護”節(jié)省大量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