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林 陶超
(1.廣西師大歷史文化與旅游學院 廣西 桂林 541004;2.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四川 成都 610064)
自古以來,不論是帝王將相還是平民百姓,不論是在國內(nèi)還是國外,人們都追求長生不死之道,因此不死藥一直以來都是人們談論的主要話題之一,然而不死藥的這種說法到底緣起何時?又為什么會有這種說法的存在?與不死藥關(guān)系密切的因素是什么呢?世上到底有沒有不死藥,人們能不能長生不死呢?下面就具體談一下先秦不死藥和神話以及女人之間的關(guān)系,并進一步探討形成這種關(guān)系的原因。
根據(jù)從遠古到現(xiàn)在遺留下來的史料來看,有關(guān)不死藥的記載是極多的,如《山海經(jīng)》、《九歌》、《天問》等。
《山海經(jīng)》中多處記載了不死藥或者是與不死相關(guān)的內(nèi)容:如《海內(nèi)經(jīng)》中著有“流沙之東,黑水之間,有山名不死之山”(郭璞注:“即員丘也”);《大荒南經(jīng)》中記載:“有不死之國,阿姓,甘木是食”(郭璞注:“甘木即不死樹”);《海內(nèi)西經(jīng)》著有“開明東有巫彭巫抵巫陽巫履巫凡巫相,夾拿窺之尸,皆操不死之藥以距之”(郭璞注:“為距卻死氣,求更生”),此當如《天問》言“死則又育”也?!渡胶=?jīng)·海外南經(jīng)》載有“不死民在其東,其為人黑色,壽,不死”(郭璞注:“有員丘山,上有不死樹,食之乃壽”);不死樹又見《山海經(jīng)·海內(nèi)西經(jīng)》?!渡胶=?jīng)·海外南經(jīng)》:“不死民……壽,不死”;《大荒西經(jīng)》:“有人焉三面,是顓頊之子,三面一臂,三面之人不死”、“有軒轅之國,……不壽者乃八百歲”;郭璞在《山海經(jīng)圖贊》說:“萬物暫見,人生如寄,不死之樹,壽蔽天地,請藥西姥,烏得如羿”。此外《左傳·昭公二十年》中記載:“古而無死,其樂若何?”;《楚辭·遠游》:“仍羽人于丹丘兮,留不死之舊鄉(xiāng)”;王逸注引《括地象》:“有不死之國”;《淮南子·時則篇》:“三危之國,石室金城,飲氣之民,不死之野”;《淮南子·地形篇》:“南方有不死之草”、“丹水,飲之不死。凡四水(河水、赤水、弱水、洋水),帝之神泉,以和百藥,以潤萬物。昆侖之丘,或上倍之,是謂涼風之山,登之而不死”;《十洲記》:“(祖洲)上有不死之草”《呂氏春秋·求人篇》“有不死之鄉(xiāng)……”;《括地圖》:“禹誅防風氏。夏后德盛,二龍降之。禹使范氏御之以行,經(jīng)南方,防風神見禹,怒射之。有迅雷,二龍升去。神懼,以刃自貫其心而死。禹哀之,禹哀之,瘞以不死草,皆生,是名穿胸國”;《天問》:“何所不死,長人何守?”即指防風氏不死;《列子·湯問篇》:“珠玕之樹皆從之,華實皆有滋味,食之不老不死”;《戰(zhàn)國策·楚策四》云:“有獻不死之藥于荊王者,謁者操以入……”;《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客有教燕王為不死之道者,王使人學之……”;《九歌·大司命》:“折疏麻兮瑤華,將以遺兮離居”。(王逸注:“疏麻,神麻也;瑤華,玉華也”,洪興祖《補注》:“瑤華,麻花也,其白色,……服食可致長壽”。)
有關(guān)不死藥或與不死藥相關(guān)的資料還很多,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不死藥之所以被人們記載了無數(shù)次,不只是因為人們都追求長生不死,更多的是因為它在產(chǎn)生之初就富有神秘色彩,大部分的不死藥的史料都是神話故事,也正因為是神話,才得以被廣泛的傳播和記錄。
關(guān)于不死藥的故事,除了眾所周知的秦始皇派徐福領(lǐng)三千童男童女東渡,尋求不死藥的故事以外,還有很多少數(shù)民族也有很多關(guān)于不死藥的神話故事,可見,不死藥的傳播之廣泛。下面就列舉幾個和不死藥有關(guān)的神話故事。
《淮南子·覽冥篇》:“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悵然有喪,無以續(xù)之。”高注:“姮娥,羿妻。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未及服之,姮娥盜食之,得仙奔入月中,為月精也。奔月或作弅肉,藥弅肉以為死,畜之,肉可復生也?!边@則故事就是眾所周知的嫦娥奔月的故事。后羿曾經(jīng)向西王母拜求長生不死之藥,西王母給了后羿兩顆,本意是讓他和他的妻子嫦娥一人一顆,但是,嫦娥自己偷偷的吃了,然后飄然成仙,奔向月亮,成了廣寒宮里的月亮仙子。
還有一則神話故事,是關(guān)于“乘龍快婿”的來歷的。相傳秦穆公有個女兒叫弄玉,自幼聰明過人,長大后有著絕世的容顏,尤其擅長吹笙,其聲如鳳鳴。待弄玉15歲的時候,秦穆公開始考慮為她找個佳婿。弄玉說必須得找個擅長吹簫的人,能與其唱和,否則,一概不嫁。后來有一天,弄玉做了個夢,在夢中有個仙人和她笙簫合奏,那仙人自稱是華山之主。弄玉夢醒后,當即去找秦穆公,秦穆公就派人去華山尋找,果然找到了一個異人,名叫蕭史,羽冠鶴衣,玉貌丹唇,飄飄然有超塵脫俗之姿。使者將蕭史接回來以后,秦穆公命其吹簫,一時間百鳥合鳴,穆公大喜,遂將弄玉許配給了蕭史。后一日,夫婦二人在月下吹簫,天空中飛來一龍一鳳,簫史跨龍,弄玉成鳳,翔云而去。這則故事雖然沒有明確的提到“不死藥”這幾個字,但是,這和不死藥確是息息相關(guān)的,就像嫦娥偷吃不死藥成仙一樣。弄玉夢見了自己和仙人合奏,而后來自己的夫君就像傳說中的仙人一樣,當二人月下合奏時,龍鳳分別來載二人,二人羽化登仙。
最有趣的神話是哈尼族的《嵯摩麻西那七》(意為“人老不死藥”)的故事,它與秦始皇求仙求長生的故事幾乎是一樣的,傳說古代有一位烏木(最高統(tǒng)治者),年邁體衰已近壽終,但他還想無休止地活下去,于是派大臣西耶去尋找使人長生不死的藥。西耶找了許多年,打聽到這種藥是這樣幾種東西組成:一是月亮九節(jié)腸子中最毒的一節(jié),二是石頭九個膽中最苦的那一個,三是螞蟻的九碗眼淚中最辣的一碗,四是螃蟹的軟肝,五是芭蕉的骨盆,這些藥物就在大海之中的島上(島和藥物的種數(shù)有不同的說法,一說三種藥,三個島,一說五種藥,五個島)。西耶征得烏木同意,帶領(lǐng)三千對男女,攜帶著種子、工具去到海邊,果然在海島上找到這些神奇的藥,但是他卻把暗中跟隨而來的烏木殺死,自己吃下不死藥,并在海島上居住下來,自然他從此長生不死了。
關(guān)于不死藥的傳說可以說是比比皆是,這里只列舉幾個典型的神話傳說。其實,在文獻和神話故事中,與不死藥息息相關(guān)的是女人。人們?yōu)槭裁磿巡凰浪幒团寺?lián)系在一起呢?這就需要大家進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自古以來,不死藥和女人的關(guān)系都很密切,如上文中提到的許多文獻中都指出早期的不死藥都是來自于西王母,而西王母的原型就是早期母系氏族公社時期的氏族首領(lǐng)。而早期的主管祭祀等與天溝通之類事物的重要官職“巫”也是由女人擔當?shù)摹N髂仙贁?shù)民族的不死藥神話大部分也和女性有關(guān),至今西南少數(shù)族中還存在著女性始祖的稱號,如哈尼族的“俄瑪”,佤族的神話《天上是怎樣有月蝕的》中的主人公也是女性,至今在宗教色彩比較濃厚的薩滿地區(qū),男性想要進行祭祀或者參加比較重要的活動,如慶典等也必須扮成“女巫”的形式??梢姡栽诓凰浪幹邪缪莸慕巧?。
女性和不死藥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那么使二者息息相關(guān)的原因是什么呢?
筆者認為,這和當時不死藥產(chǎn)生的時代和社會背景有著深切的聯(lián)系。在原始社會中,由于生產(chǎn)力水平比較低,人們對很多的自然現(xiàn)象和自然常識都不清楚。初民智識未開,人們對女人身上許多事情感到迷茫。譬如,成熟女性的定期行經(jīng),而且和月亮的盈虧規(guī)律相若;母親誕產(chǎn)嬰兒,婦女胸乳隆起之類,先民均大惑不解。再加上原始社會時先進入的是母系氏族公社,這時,女人就是巨人,隨著眾多問題的迷惑不解,女人也就成為了先民心目中的神。女人們天然具有神性,這種觀念一直持續(xù)到現(xiàn)在。在一些少數(shù)民族和偏遠的地區(qū),他們對女性的崇拜一直有增無減。如一些地區(qū)稱便奉下神的巫婆為“仙姑”。
不死藥神話是在原始社會的完整背景下產(chǎn)生的,從深層意義上講,它反映的不單單是人類死亡、自然變異的事像,更重要的是,它表達了原始人所處的環(huán)境以及人們對這一環(huán)境的態(tài)度。
隨著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根據(jù)原始資料和相關(guān)文獻的記載可以推知,原始社會中的不死藥實質(zhì)上就是一些足以致幻的藥物。原始的人們通過尋求這種虛幻的事物來平衡自己面對死亡的恐懼,尋求心理的安慰。然而,不死藥畢竟只是傳說,從史料考證和辨?zhèn)蔚慕嵌葋碚f,所有有關(guān)不死藥記載的文字都是虛假的,不真實的。因為世界上真的沒有不死藥。人們與其苦苦尋找不死藥不如學會好好養(yǎng)生,學會生活。
[1]劉輝豪/阿羅編.《哈尼族民間故事選》[M].上海文藝出版社,1988.
[2]龔維英.《從歷史發(fā)展考察婦女與不死藥的關(guān)系》[J].載《民間文學論壇》,1996 年( 4).
[3]蔡大成.《楚巫的致幻方術(shù)》[J].載《社會科學評論》,1988(5).
[4]呂薇《 昆侖神話與薩滿神話》[J].載《 民間文學論壇》,1989( 3).
[5]龔維英《女神的失落》[M].河南大學出版社,1993.
[6]毛艷、王駿《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不死藥”神話內(nèi)涵探析》[J].載《云南師范大學學報》,1998( 6).
[7]李道、韓光蘭《生命樹、不死藥與巫的關(guān)系》[J].載《楚雄師專學報》,200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