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鵬
(西安體育學院武術系,陜西 西安 710068)
當代陜?nèi)l(fā)展模式的探討
劉 鵬
(西安體育學院武術系,陜西 西安 710068)
文章以當代陜?nèi)瓰檠芯繉ο?,采用文獻資料法、專家訪談法、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對當代陜?nèi)F(xiàn)狀進行了深入的分析,指出其存在著“技術流于民間花套武藝、比賽內(nèi)容的單一、發(fā)展的非市場化和研究的簡單化”等問題,并提出陜?nèi)瓚耙约夹g的技擊化為基礎,以‘套路+散手’為新的比賽內(nèi)容,走職業(yè)化、產(chǎn)業(yè)化的道路”的市場化發(fā)展模式,為陜?nèi)_、持續(xù)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與支持。
陜?nèi)?發(fā)展模式 研究
陜西,地處華夏中央,西周初年,隨周公管轄陜塬縣以西,故名陜西至今。其地理由陜北高原,關中平原和秦巴山地組成。其中關中平原——南有秦嶺,北有陜北高原,西有被稱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只有東邊接納太平洋溫潤的氣流;因居于函谷關(東),大散關(西),蕭關(北)和武關(南)四關之中部,被稱為關中,也被稱作“八百里秦川”。有天險可居,有肥沃的土地和繞古長安的八水,旱澇保豐收,其獨有的位置和地理特征,在農(nóng)耕文明時期成為帝都的理想之地。因此,從周開始,經(jīng)秦漢,到唐達到鼎盛,先后有13個封建王朝建都關中。古長安曾長期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中心,并以其雄厚的實力奠定了華夏種族的生存和文明的繁榮昌盛。
陜?nèi)侵钙鹪?、流行在陜西境?nèi)和周邊地區(qū),而盛行在關中平原的地方傳統(tǒng)拳種。由于數(shù)百年來古長安一直是全國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的中心,因而形成了起源本土的以炮錘、紅拳類等為主的和外來拳種傳進、融匯,不斷豐富并蓬勃發(fā)展的局面。從西周的“武舞”,秦時的“角抵”和武士的“擊膊擊髀”,到漢代的手博,唐朝的角抵、手搏、擊劍。雖然從宋以后,古長安慢慢地退出了中國歷史政治、經(jīng)濟、文化、軍事等的中心舞臺,但作為武技,陜?nèi)s依然不斷地向前發(fā)展。從宋代“東槍,西棍,關中拳”中的耍紅了的,后被稱為紅拳的關中拳,到明代的“西家拳”,再到清代普遍流傳的各種紅拳與炮拳。陜?nèi)?jīng)過數(shù)載數(shù)代的發(fā)展,在不斷吸收、融匯其它拳術優(yōu)點的同時,形成了盤、法、勢、理俱全,以炮錘、紅拳類等為主的體系,并以關中為中心向外傳播。陜?nèi)傮w可分為紅拳類和炮錘類。其中炮錘類以揭、抹、捅、斬為主要技法,其動作明快,姿勢舒展,剛勁有力,爆發(fā)力強,猶如“斧頭劈硬柴”一般,具有很高的觀賞性和實戰(zhàn)性;主要套路有四門錘、霸王錘、花炮錘等。而紅拳類姿勢工美,身步靈活,節(jié)奏明快,招法巧妙,勁道外柔內(nèi)剛,以撐展為母,勾掛為能,化身為奇,刁打為法。以大小紅拳、二路紅為基本套路,流傳普遍的還有關西拳、關中拳、太祖紅、太師紅,六趟、十二路通臂等。陜?nèi)母鞣N練功法有千串錘、千把轉、千斤墜、踢腿包、排打功、磕臂膀、磕樹、打墻、硬氣功等。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從1953年天津民族體育大會開始,陜?nèi)偷桥R全國賽場;但從1957年武術成為國家正式體育競賽項目后,陜?nèi)袃H有紅拳被編制在現(xiàn)代競技武術的其他拳術類的第四類中,而僅以高西安等人在全國的各種比賽中演練紅拳。到1964年,隨著高西安等人的退役,陜?nèi)驮僖矝]有出現(xiàn)在現(xiàn)代競技武術的比賽場上。在武術經(jīng)過長達十年的“文革”后,重又恢復比賽時,陜?nèi)驗樵诟偧嘉湫g的比賽場上拿不到高分,而徹底地告別了全國武術賽場,從此銷聲匿跡。盡管如此,在陜西卻有幾十萬人在始終如一地習練陜?nèi)?995年,成立了陜西地方傳統(tǒng)拳種研究會。并從1998年開始,連續(xù)舉辦了七屆,共有男女運動員約3千人,每屆有幾十支參賽隊;從少年賽、青年賽到中年賽、老年賽的陜西地方拳比賽。期間,先后于2003年和2004年兩次組隊,參加首屆和第二屆全國傳統(tǒng)武術大賽,共獲31枚金牌,為陜?nèi)A得了贊譽。2007年陜西紅拳從國內(nèi)136個拳種中脫穎而出,被評為武林大會年度最佳拳種。期間,也參加了2007年度香港武術節(jié),奪得了21金6銀3銅和團體一等獎的優(yōu)異成績。2008年,為配合央視武林大會,陜西紅拳文化研究會受中央電視臺委托,于12月12日組建了陜西紅狼武術俱樂部有限公司。旨在更進一步的保護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紅拳”,同時,組織專業(yè)化的隊伍、包裝、推廣、打造紅拳,加入中央電視臺武林大會俱樂部聯(lián)盟,打造原汁原味的傳統(tǒng)武術品牌。2008年12月,陜西紅拳獲國家級“非遺”證書,成國家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2009年8月參加在黃山獲得首屆WMA比賽,并勇奪團體銀牌。雖然如此,陜?nèi)〉昧擞惺芬詠頍o可比擬的成績,但是在其風光滿面和轟轟烈烈的同時,其拳術本身及訓練、比賽中依然存在著亟需解決的諸多問題。
武術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技擊術,攻防格斗從來就是其本質(zhì)和核心。就當代陜?nèi)裕m然幾乎每一位陜?nèi)牧暰氄叨颊f陜?nèi)恼蟹ㄖ?、用法之巧、手段之妙,但從陜?nèi)挠柧殹⒈荣愔?,我們可以看出:陜?nèi)煌A粼谔茁返挠柧毢蜕⑹值恼f手上,未能將打練結合起來。就套路練習而言,無論是紅拳類,還是炮拳類,只停留在動作的掌握上;并且大都缺少基本功訓練或者說只學會了基本功的動作,而未練就基本功力,就開始學練套路,從套路到套路,在套路中提高技術水平。雖然也有一些老教師能演練出所謂陜?nèi)摹拔丁?,但多是動作?guī)格較規(guī)范,神韻較好,演練節(jié)奏處理的較為得當而已,缺少陜?nèi)膽袆帕凸αΑ?/p>
武術作為一種技擊術,是以練為手段,以用為目的。就當代陜?nèi)?,其“打”的訓練只停留在說手,準確地說,是停留在說死手上。即師傅在傳授打法時,一直以徒弟為靶子,靜態(tài)講授攻防,而不是隨著徒弟水平的提高在師徒間或師兄弟間,兩人拉開架勢,戴上護具,在動態(tài)中學習掌握所學招法和提高格斗水平。而到實際當中,這些招法很難用上,可以說幾乎用不上;或者說,本來能用上,只不過現(xiàn)代陜?nèi)淳毜郊摇2⑶谊內(nèi)墓シ栏穸肪毩曋皇峭A粼诜椒ǖ膶W習和掌握上,未曾見其訓練格斗的勁力、功力和殺傷力,以及距離、反應等。
雖然當代陜?nèi)谂u現(xiàn)代競技武術缺乏攻防格斗方法、含義,自己卻也走不出現(xiàn)代競技武術比賽、訓練的影響和影子;在指責現(xiàn)代散打不具有中國傳統(tǒng)功夫的同時,自己在“打”方面只停留在說手上,缺少格斗的訓練。套路與散手脫節(jié),“練非打用,打非所練”。無論是套路或是散手,陜?nèi)谝宰约贺S富的武技招法驕傲的同時,反使自己走上了與現(xiàn)代競技武術相反的另一極端,從技術上流于戚繼光所說的“周旋左右,滿片花草之類”的民間花套武藝。
陜?nèi)芯繒?995年成立后,在其十余年的發(fā)展中,雖然沒有花費政府一分錢,成功舉辦了七屆地方拳比賽,但這僅依靠民間武術愛好者自身的力量和幾位喜歡陜?nèi)墓纠峡偹饺说亩α⑾嘀km然從第一屆地方拳比賽起,也有廣告,并且廣告的收入每屆有所增加,企業(yè)無償贊助每屆有所下降,但比賽遠沒有達到贏利的目的。并且陜?nèi)@一無形資產(chǎn)不被企業(yè)界人士所認同,市場分額占有率很低,市場回報極少。比賽缺乏吸引力,不夠規(guī)模,不夠檔次,只會令任何有實力、對陜?nèi)信d趣的精明商人不得不望而卻步。另外,有關比賽的舉辦等僅限于武術圈內(nèi)和承辦賽事的舉辦地,武術圈外很少有人知曉;請來的新聞媒體在報紙刊物中一筆帶過,在電視上只在新聞報道中閃現(xiàn)幾個鏡頭。再次,從比賽的報名到比賽的組織,從賽場的評判到最后的頒獎,整個過程卻因為每屆時競賽組的排次,裁判人員的抽調(diào)與安排,賽場的評判辦以及賽中和賽后的鬧事等,使比賽舉辦得好像西安南郊一帶農(nóng)村過的古村會一樣,只是聚聚而已,并且時常鬧出些不愉快。
陜?nèi)瓘难芯繒闪⑵穑谥T多方面進行了細致的研究。但其研究多限于套路的挖掘、整理、記載;或是拳種的起源,脈絡的傳承,正宗的傳人;或是歷史人物的考證,生平軼事等等。也偶有一些研究者對陜?nèi)哪硯讉€方面進行研究,但缺少系統(tǒng)性。雖然研究會也經(jīng)常舉辦各種研討會,年年舉行團拜會,但真正具有研究成果的卻并不多,只是在第二屆地方拳時對紅拳和炮拳套路進行了一些到現(xiàn)在還存在著爭議的規(guī)范。這些研究雖然必不可少,也具有一定的價值。但未曾從勁力,功法以及格斗的訓練中去系統(tǒng)研究陜?nèi)?。另外,也未對比賽的?guī)范化、市場化以及陜?nèi)磥淼陌l(fā)展等方面進行深入、仔細地探討研究。
當代陜?nèi)仨氉叱鰝鹘y(tǒng)的自樂班式的模式,利用現(xiàn)代市場,從技術入手,改革比賽,走職業(yè)化、產(chǎn)業(yè)化之路,并以科研保證自己正確、快速的發(fā)展新模式。
陜?nèi)鳛橹腥A武術大家庭的一員,也如其他拳術一樣,受到多元化發(fā)展的影響。因此,陜?nèi)仨氈匦聦徱曌约旱募夹g,從基本動作入手,研究哪些是技巧性的,哪些是勁力訓練性的,哪些是花法等;同時從基本勁力、功力訓練方面著力,并以實踐來檢驗和驗證。譬如炮錘類的揭抹捅斬,沖天錘、震地雷,該如何揭,如何抹,如何捅,如何斬;該如何沖,如何震等。又如紅拳的“撐補為母,化身為奇、勾掛為能,刁打為法”,如何撐,如何補;怎樣化身,怎樣勾掛,怎樣刁打等。其勁力是什么,功力如何訓練;怎樣將套路與散手結合起來,不能套路里這樣練,散手中那樣用,要將套路與散手有機地結合并統(tǒng)一在一起。陜?nèi)挥刑岣呒夹g,才能徹底解決自身的根本問題。這樣不僅可以提高陜?nèi)乃剑铱墒龟內(nèi)谋荣惛泳?,感染現(xiàn)場的氣氛,激發(fā)觀眾的興趣,增強吸引力;同時也能使自己敢與別人抗衡,場上見高低,更好地促進陜?nèi)陌l(fā)展,使陜?nèi)瓘拿耖g花套武藝升格為技擊武術,從而恢復到早期打練結合的時代并沿此繼續(xù)正確發(fā)展。
當代陜?nèi)仨氁劳小⒁揽渴袌?,走職業(yè)化和產(chǎn)業(yè)化的道路。從建立武館到運動員的注冊,從比賽到產(chǎn)業(yè)經(jīng)營,應按現(xiàn)代市場經(jīng)濟方式來運作。
目前,習練陜?nèi)哪信嫌子袔资f之多,大都在師傅處學練,待比賽時才代表這家或那家武館、武校參賽;對此,應給這些長期愛好、從事陜?nèi)?,樂于參賽或有志于弘揚、發(fā)展陜?nèi)拿恳粋€習練者,以陜?nèi)拿帧杖∵m當費用,在研究會正式注冊,掛靠在武館、武校,并且每年交納會費??梢砸?guī)定“只有正式注冊的會員才有資格通過武館、武校參加陜?nèi)母鞣N賽事。另外,嚴格建立陜?nèi)约旱募夹g等級制度,以功夫的高低給出相應的技術等級,爾后可通過比賽晉級。
另外,以現(xiàn)有武館、武校等為基礎,參照現(xiàn)代足球、乒乓球中超CBA等俱樂部的組建與運作,給予其重新定位,使其成為發(fā)現(xiàn)運動員、培養(yǎng)職業(yè)習武者,參加陜?nèi)母鞣N賽事,同時經(jīng)營有關的產(chǎn)品,使其成為創(chuàng)造經(jīng)濟效益的實體。
再者,陜?nèi)谋荣悆?nèi)容應是“套路+散手”的形式,而不是像現(xiàn)在只有套路一種形式??梢砸?guī)定“套路演練必須達到一定水平才可參加散手比賽,否則,沒有資格晉級散手比賽”。套路比賽時,必須加大勁力和功力以及陜?nèi)拔丁钡慕o分,切忌只擺擺動作,嚴禁現(xiàn)代長拳的趨勢。散手比賽時,必須依據(jù)其所練套路的技術動作進行格斗,在開始階段,只要使用與套路拳種有關的技法,再后只要是陜?nèi)募挤ň?。譬如套路演練的炮錘類,那么散手比賽時在初始時只能使用炮錘類的技法,爾后可使用陜?nèi)囊磺屑挤?。另外,在比賽時,必須搞好裁判的執(zhí)法,同時加強競賽的監(jiān)督,使比賽公平、公正地競爭、進行。
陜?nèi)⑹值拈_展,必須經(jīng)過這幾個階段:陜?nèi)瓋?nèi)部試點,陜?nèi)瓋?nèi)部比賽,陜?nèi)c現(xiàn)代散打抗衡,陜?nèi)c國內(nèi)其他拳種、門派較量,陜?nèi)c國際其他技擊術的爭霸。
陜?nèi)谋荣悜磕昱e辦,設立預賽和決賽,并且參照、借鑒其他拳種和技擊術的推廣和操作的成功經(jīng)驗,在內(nèi)部試點成功的基礎上,聯(lián)合電視臺,通過每周末舉辦職業(yè)比賽來開發(fā)自己的市場,為更多的習武者提供參賽的機會,同時擴大自己的影響。另外,結合自己傳統(tǒng)文化的優(yōu)勢,可每年舉辦武術節(jié)等等。
當代陜?nèi)仨氁揽靠蒲?,加大科研力度,才能使自己在現(xiàn)代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并不斷取得進步。
首先陜?nèi)M織一批匯集各方精英科研人員,成立科研機構,可分為技術部、競賽部、市場部,網(wǎng)站刊物部,心理、行為部等。技術部在以往研究的基礎上,對陜?nèi)募夹g內(nèi)容進行篩選,去偽存真;研究陜?nèi)魅N的基本和代表動作有哪些,勁力特點、風格是什么,功力練習的方法、內(nèi)容有哪些以及如何規(guī)范陜?nèi)母魅N等。同時要從打練結合,以練為手段,以用為目的的訓練思路出發(fā),在招法的練習,勁力、功力的訓練中,挖掘、研究先輩的練功方法,積極吸取、借鑒現(xiàn)代競技武術套路和散打,以及其他如拳擊、泰拳、空手道等技擊術的長處和優(yōu)點,同時充分吸收現(xiàn)代生物力學、運動訓練學、運動心理學等的相關知識,不斷豐富、完善和發(fā)展自己的訓練體系和模式。
競賽部要研究陜?nèi)谋荣?。從賽事的安排、舉辦到競賽規(guī)則、評判標準的制訂,裁判的培訓和比賽的服裝等;包括參加外省市和國家,包括境外組織、舉辦的比賽等等。
市場部要研究陜?nèi)氖袌觥j內(nèi)氖袌鼍烤购卧?,怎樣利用陜?nèi)膬?yōu)勢和特色開發(fā)、開拓市場,陜?nèi)纳婵臻g有多大,什么是陜?nèi)淖罴鸦l(fā)展模式,以及如何將發(fā)展陜?nèi)烷_拓市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等等。
網(wǎng)站刊物部要創(chuàng)辦陜?nèi)约旱目?,鼓勵各行各業(yè)的人士積極發(fā)表他們的真知灼見;同時完善自己的專業(yè)網(wǎng)站,通過現(xiàn)代媒介,最大限度地擴大影響及與外界的交流。
[1]馬正林.中國歷史地理簡論[M].西安:陜西人民出版社,1987.
[2]楊寶生.紅拳[J].中華武術,2003(1):64-66.
[3]種加林.陜西地方傳統(tǒng)拳比賽調(diào)查[J].中華武術,2004(6):56-57.
[4]楊寶生主編.中國紅拳[M].西安:陜西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2).
[5][明]戚繼光.紀效新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1984.
[6]孫 彥,等.論我國體育產(chǎn)業(yè)的現(xiàn)狀、問題與對策[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4(2):31-32.
[7]馬 力.中國古典武學秘籍錄(上卷)[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5.
[8]陜西紅拳文化研究會編.陜西紅拳十年[Z].2008(8).
[9]馬文國. 淺談我對紅拳的一點理解 [M]. 中華武術,2007(12):34-36.
On the Development Model Of Contemporary Shaanquan
Liu Peng
(Wushu Departermernt of Xi'an Physical Education University,Xi'an Shaanxi 710068)
This article takes Shaanquan as its object,deeply analy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anquan with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expert interview and the logical analysis etc.It points out the problems of Shaanquan,such as,the skills of Shaanquan has stepped into the Folk Huatao Wuyi;the only one form of competition,immarketfied development;and the simple research,etc.Meanwhile,it suggests the marketfied development model for Shaanqan,for example,that the skiillfied technique is the fundation;routines and Sanshou are the content of competitions;selecting professional,industrialized ways.It provides the theory support for correct and continual development of Shaanquan.
Shaanquan development modelstudy
G85
A
1004—5643(2010)04—0038—03
劉 鵬(1970~),男,講師。研究方向:武術教學訓練理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