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輝
體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現象,它是隨著人類社會的產生和發(fā)展而出現和演進的。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體育也同其他事物一樣匯入社會的洪流,沿著自己蜿蜒的路,經歷了一個由萌發(fā)到發(fā)展的路。它以“身體運動”為其基本特點,“強身健體”是它最本質的功能。根據目的、對象和其影響不同,目前多數專家認為,體育可由競技體育、學校體育、社會體育三個主要部分構成。競技體育具有高超的運動技能,競爭性強,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它是傳播精神文明、豐富和活躍社會文化生活、振奮民族精神、促進各國和各民族之間的一種重要的社會文化。學校體育是全民體育的基礎,它是教育與體育的交叉點和結合部,是國家體育事業(yè)發(fā)展的戰(zhàn)略重點。競技體育影響著學校體育教育的發(fā)展,學校體育包含競技運動項目,學校體育教育可以培養(yǎng)競技人才。它們之間有著聯(lián)系、不同和制約等,就此我有以下幾點看法。
競技體育是指在全面發(fā)展身體,最大限度的挖掘和發(fā)揮人(人體或人群)在體力、心理、智力等方面的潛力的基礎上,以攀登運動技術高峰和創(chuàng)造優(yōu)異的成績?yōu)橹饕康牡囊环N運動活動過程。競技體育是人們進行體育活動的一種方式,其特點是主體之間以競爭為主要手段,通過對某一極限的挑戰(zhàn),以及對自我的超越而達到精神的滿足。在競技體育中,人們在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在勝利中體驗征服之美,在失敗中咀嚼悲壯之美,在競爭中獲取愉快之美,在發(fā)展中追求和諧之美。競技體育是體育系統(tǒng)中體現美的價值的表現形式,它追求的是一種超越功利的、美好的精神境界。如果認為競技體育只是犧牲人體的健康為代價而把競技體育的內容逐出學校體育教育,似乎過于片面。我們需要用全面的觀點看待競技體育。
學校體育是學生從學校走向社會的轉折點,學與用的銜接點,學校體育教育的內容根據我國的社會發(fā)展目標而定,可分為競技項目、亞競技項目、非競技項目,這些都體現了強身健體的目標,學校體育教育向多元化、現代化的方向發(fā)展,隨著體育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伴隨著“終身體育”,“快樂體育”觀的確立,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受到了很大沖擊。現代的教師更注重發(fā)展學生個性,培養(yǎng)學生的整體素質,應用能力已經成為現代體育教學發(fā)展改革的特性。
競技體育可以培養(yǎng)青年人進入社會生活的能力,有助于增強人的身體素質、培養(yǎng)自信心,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意志品質。而學生是學校體育的主體,是整個體育教育的對象。緊張的學習之余,看一場比賽,為自己的祖國喊一聲“加油”,看過一場勢均力敵的比賽后的愉悅心情,往往可以緩解學習所造成的疲勞。競技運動貴在它的拼搏精神,這種精神可以培養(yǎng)人的毅力、自信、團結互助等心理品質。在激烈競爭的社會中要立足、要生存,就不能只會支配肌肉去走路、吃飯,人們必須要有一種精神力量去支配他的學習、工作、奮斗,這種精神就是體育精神,而競技運動能充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和拼搏精神。從北京奧運會可以看到,我國體育健兒一次又一次奪得勝利,全國觀眾,特別是眾多的青年人,看到了自己的力量,看到了祖國的未來,增強了民族的自信心。運動員那種不甘落后、不畏艱難、勇猛頑強的奮斗精神,鼓舞著我們不斷前進。體育課教學可以增加學生對競技體育的欣賞能力,從中更好地培養(yǎng)他們各種良好的心理品質。
競技體育所體現出來的進取精神和競爭意識,更加深刻地影響著體育運動和學校體育教學的發(fā)展,啟發(fā)我們在學校體育中挖掘體育的競技功能,有意識地利用體育比賽這個杠桿,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需要強調指出:競爭意識是現代人的重要素質之一。在現代社會中,誰的競爭意識強,誰就占有生存發(fā)展的優(yōu)勢,就能獲得成功和進步。這是我們高度重視青少年競爭意識培育的依據和出發(fā)點。參加競技運動和體育比賽是培養(yǎng)競爭意識的良好途徑。體育比賽具有鮮明的優(yōu)勝劣汰,競爭主體經常更換,名次優(yōu)勝經常易之,使參與者始終有獲得成功的現實可能性,因而能促使人奮發(fā)向上,由此煥發(fā)的競爭和奮斗精神又具有遷移性,可供人們在其他領域作為借鑒,得到收益。
競技體育可以強化學生對體育的認識,使學生了解體育運動的過程和規(guī)律,認識體育運動的價值,形成對體育活動積極參與,形成體育意識、養(yǎng)成終身體育鍛煉的興趣。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對青少年形成良好的終身體育鍛煉觀念、能力和習慣,形成健康的體育生活方式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huán)境。通過學校體育教育,如何根據學生的實際興趣需求對競技體育進行適當的調整,從而讓更多的學生對它產生興趣,是目前面臨的首要問題。競爭是體育運動的主要特征之一,競爭既能激勵人們追求勝利,也能鍛煉人們不怕失敗、承受挫折,它是提高學生心理適應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淡化競技性、增強競賽性,也是推進體育大眾化、促進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重要途徑。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學的娛樂性、大眾化越來越受到社會的重視,由于學生先天身體素質的差異,使體育教學中競技活動的結果相對確定,因而不利于進一步激發(fā)廣大學生的活動積極性,另外,由于競技體育內容單調、形式單一等原因,在學校體育中普遍推廣確實有一定的難度,為此淡化競技體育的競技性,提高比賽結果的偶然性已經成為當前體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內容之一。為此,體育課教學的發(fā)展就要把技術要求和身體素質要求都很高的競技運動大眾化,讓更多的學生能夠從事這些專業(yè)運動,并對它產生濃厚的興趣。
“中小學體育課不是培養(yǎng)高水平運動員?!比A東師大體育與健康學院院長季瀏教授首先指出了幾十年來中小學體育課程的錯誤方向。季教授是國家教育部中小學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研制組組長,他認為,體育課是面向所有學生,而不是極少數有運動天賦的學生,“以往的體育課樹立的是競技體育的觀念,有的項目甚至損害了學生的健康?!蔽覀兛梢栽隗w育教學發(fā)展中充分利用競技體育對人體的鍛煉作用,結合其它項目的趣味和新穎性,將身體鍛煉與全面教育充分結合,結果不僅是為了眼前,更是為了將來的工作和就業(yè)。從長遠的角度、從更廣的范圍去重新審視競技體育的價值,“健康第一”將成為體育課的首要標準,而傳統(tǒng)的體育課的名稱也變?yōu)榱恕绑w育與健康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上,新的體育課將淡化“競技運動”教學模式,對運動項目教學不再強調技術傳授的完整性、系統(tǒng)性,也不苛求每一個動作的細節(jié)。
競技體育與學校體育教育有許多聯(lián)系,體育課教學是競技體育的基礎,而兩者的共同目的都是增強人民體質。學校體育的蓬勃發(fā)展無疑是我們這個體育大國之所以全面發(fā)展的根基。北京奧運競技運動大展示后,我們每個學校體育工作者應該抓住這一有利的發(fā)展契機,從競技運動的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和學校的特色出發(fā),讓更多的學生親身體驗到競技體育的魅力,讓學校體育向著欣欣向榮的方向發(fā)展。
[1]盧元鎮(zhèn).中國社會體育評說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2]顏天民.競技體育的意義 [M].北京: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2003.
[3]鐘啟泉,季瀏.體育與健康課程與教學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楊文軒,陳琦.體育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