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春艷(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天津300387)
談《斬鬼傳》的現實諷喻性
□聶春艷(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 天津300387)
斬鬼傳 諷喻性 人才 惡德
《斬鬼傳》是一部諷喻小說,其現實諷喻性,大致體現為兩個方面,一是對人才問題的關注,二是對社會各種惡德的諷喻?!稊毓韨鳌返默F實諷喻性,實則是作者強烈的關注社會現實的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首先,《斬鬼傳》通過鐘馗及其輔佐他的文武二將含冤和負屈人生遭際的描寫,著重揭露了政治黑暗以至于人才被埋沒的社會問題,體現了現實諷喻性。明代《鐘馗全傳》雖以神魔爭斗為主要內容,但用一定的篇幅寫了鐘馗的身世,和才高被黜不幸遭遇。書中寫鐘馗才學甚高,卻因貌丑被皇帝厭惡,黜落頭名狀元,羞憤之下而自殺身亡。這里鐘馗的自尊、高傲、剛烈的性格,當為自殺的主要原因,但也隱含著人才被無端埋沒的思想意味。
《斬鬼傳》對上述明代《鐘馗全傳》有關人才問題的情節(jié)內容進行擴展,更為明確地揭示了明代《鐘馗全傳》所隱含的有關人才的社會問題及其原因。作者筆下的鐘馗,面貌丑陋,但才華橫溢,人品正直。這樣的描寫增強了鐘馗才高被黜的悲劇色彩。鐘馗參加考試時,主考官為吏部左侍郎韓愈,副主考為學士陸贄。兩人同心合力要為朝廷選拔人才,無奈所閱之卷,不是迂腐可笑,就是放浪不羈,甚至平仄不和,韻律未諧,信口胡謅,文字不通。及至看到鐘馗卷面,韓、陸兩考官為其清新俊逸的文字、雅正端嚴的體裁所折服,遂將鐘馗取為狀元。不料金殿傳臚之時,唐德宗嫌鐘馗貌丑意欲不取,主考官韓愈力諫皇上,不可因人的外貌而棄其才,而且人之優(yōu)劣,并不在于外貌。并以歷史人物為例,力諫皇上引以為鑒。德宗拒不納諫,宰相盧杞見狀,以所謂狀元必須內外兼全為由,曲意逢迎皇上。鐘馗聞言大怒,舞笏便打宰相盧杞,皇帝命武士將鐘馗拿下。鐘馗盛怒之下,竟將站殿將軍腰間寶劍拔出,自刎而死。皇帝方才醒悟,遂將盧杞發(fā)配嶺外,以正妒嫉之罪。封鐘馗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斬妖邪,仍以狀元官職殯葬。由此上述描寫可見,鐘馗自殺固然有個人性格的原因,但皇帝不重視人才,加之作者反復點明的奸臣當道,政治黑暗,才是更為重要的原因。當然,作者為尊者諱,在揭露的同時,又以所謂皇帝醒悟加以掩飾,因此,在一定的程度上削弱了批判的力度。
值得注意的是,《斬鬼傳》還通過書中兩個其他人物,即鐘馗的文武輔佐之臣含冤、負屈的人生遭際描寫,將人才問題進一步深化,由此說明這是一個普遍的社會問題。作品中稱含冤、負屈各具文、武之才,但他們的才能卻被埋沒,其含冤負屈的遭遇是當時社會扼殺人才的真實寫照。含冤為一介寒儒,終日以吟詩作賦為本,但與他的滿腹才華相隨的,卻是極為貧困的生活。大比之年,承蒙賀知章賞識,取為探花及第。然而,宰相楊國忠欲以己子為狀元,遂奏本污賀知章朋比為奸,賀被罷職,含冤功名亦被革退。含冤氣憤不過,一頭撞死。負屈為將門之后,自幼受習弓馬,頗有百步穿楊之技,無奈屢舉不第。投軍從戎之際,恰值吐蕃作亂,他隨安祿山征討,亂軍中救其生命于危難之中?;爻蟀驳撋椒炊鲗⒊饒螅蛊漤斪锒?。由此可見,據書中描寫,人才問題是一個普遍存在的問題。當然作者將權高位重者尤其是皇帝的個人好惡,以及權奸的諂佞,這些個人的問題,當作問題的原因之所在,并未觸及封建社會人才制度以及與此相關的政治制度問題,但從作者對鐘馗、含冤、負屈的人生遭際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作者將人才問題作為普遍的社會問題加以揭示,并在一定程度上批判了社會政治弊端,由此表現了作品的現實諷喻性。
其次,《斬鬼傳》還通過書中眾多鬼類形象,體現了現實諷喻性?!稊毓韨鳌穼戠娯杆篮?,被唐德宗追封其為“驅魔大神”,遍行天下,以斬妖邪。作品中鐘馗或誅或撫而驅除的數十種鬼魅,諸如搗大鬼、搶渣鬼、溫斯鬼、冒失鬼、寒磣鬼、誕臉鬼、討吃鬼、丟謊鬼、輕薄鬼、風流鬼、綿纏鬼、色中餓鬼、楞睜大王等,這些形態(tài)各異的鬼魅,都蘊涵著明顯的現實諷喻意味。正如魯迅先生所言:“取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發(fā)其隱情?!雹倬汀稊毓韨鳌分袀€體的鬼所蘊涵的寓意而言,實則為陽間即現實社會某些人的惡習。這些鬼的惡習,除了少數與人的性格有關,諸如,溫斯鬼的拖沓、冒失鬼的莽撞等。大多數的惡習,則是某種惡德的化身,作者點明作品中諸多鬼類的惡習,是敗壞社會風俗的惡德:“且夫王者之天下也,在維其風俗。即如搗大鬼風倡,而人無誠實;誆騙之風倡,而人多作偽;仔細、齷齪之風倡,骨肉寡恩。夫人而至于無實,至于詐偽,至于寡恩,尚得以為善乎?即如風流、糟腐、好酒、貪色未可以為不善也,似也。然風流也,而玷污名教;糟腐也,而泥滯鮮通;好酒貪色也,而敗壞威儀,淫亂風俗?!雹凇稊毓韨鳌返谝换亻惥嘀^:“此等鬼最難處治,欲行之以法制,彼無犯罪之名;欲彰之以報應,又無得罪之狀也。曾差鬼卒稽查,大都是習染成性之罪孽?!雹劭梢娺@些所謂“習染成性之罪孽”,不屬于法制所管轄,而是為道德所規(guī)范的惡德。作品中閻君還對鐘馗說:“凡人鬼之分,只在方寸。方寸正時,鬼可為神。方寸不正時,人即為鬼?!雹苓@里的所謂“方寸”,實際上可以理解為道德標準,如違背道德標準則為“惡鬼”及其所蘊涵的惡德。比如,書中寫搗大鬼專門說謊,誆騙別人的財物,他的一身行頭,頭上戴得紫金冠,身上穿得白花袍,坐下騎得瘦腰馬,也都是行騙得到的。其他如誆騙鬼、摳掐鬼、丟謊鬼、急瀆鬼、搶渣鬼、寒磣鬼、齷齪鬼、仔細鬼、討吃鬼、耍碗鬼、溫尸鬼、纏綿鬼、風流鬼、色中餓鬼、誕臉鬼、偷尸鬼,等等,都蘊涵對惡鬼惡德的諷喻意味。
而從作品的描寫中可以看出,世間鬼魅之多,無處不在。這表明作者的現實諷喻不僅是某個鬼類的惡德,即個人的品德,而且具有對道德淪喪,世風日下的普遍社會現象的諷喻意味。作品開篇有詩云:“世事澆漓奈若何,千般巧計出心窩;止知陰府皆魂魄,不想人間妖魅多!”⑤鐘馗也曾對世間鬼魅之多表示驚訝:“不料世間有這些鬼魅”⑥書中還特意借閻君之口向鐘馗點明,陰曹地府中“并無一個游魂,敢與作祟,尊神要斬妖邪,倒是陽間最多,何不去斬?⑦并指出這些惡鬼也即惡德在陽世間舉世皆存:“大抵繁華的所在,搗大搶渣等鬼多些,其余散處四方,總無定蹤?!雹鄰臅袑Ρ姸喙眍悙旱碌拿鑼懀部梢钥闯鲞@一點。如誆騙鬼、摳掐鬼、丟謊鬼、急瀆鬼,也有搗大鬼一樣坑蒙拐騙的道德敗壞行為。再如,搶渣鬼、寒磣鬼的同流合污;齷齪鬼、仔細鬼的貪財吝嗇;討吃鬼、耍碗鬼的奢侈墮落;溫尸鬼的懶散拖沓;纏綿鬼、風流鬼、色中餓鬼的好色放蕩;誕臉鬼的寡廉鮮恥;偷尸鬼的雞零狗盜,不一而足??梢姡髡哒J為道德淪喪不僅是個體的品德問題,更是整個社會風氣的敗壞。正如蔡國梁先生所指出的:《斬鬼傳》是“有明確諷喻世風作用的諷刺小說。他完成了將含有濃厚迷信色彩的民間傳說向諷世小說的轉化,最早寫出了我國古典小說中純以諷喻整個世風(而不是諷刺‘一人或一家’)為宗旨的諷刺小說”⑨。
那么,怎樣解決社會上普遍存在的道德淪喪的社會問題呢?與清前期大多數白話小說作者一樣,《斬鬼傳》的作者也將希望寄托于傳統(tǒng)儒家的倫理道德。這可以從鐘馗協(xié)同含冤、負屈斬鬼的過程中,對于鬼類的說教及其與其爭斗的某些方法中看出。比如,第二回寫鐘馗、含冤、負屈與搗大鬼、搶渣鬼、寒磣鬼爭斗正酣之時,含冤架住搶渣鬼的槍,對其進行了一番道德說教,意欲以傳統(tǒng)儒家思想感化鬼類,實則反映了作者用儒家傳統(tǒng)思想解決社會問題的深心:
俺且與你講說。大凡人生在世,全以信義廉恥為重。圣人云“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泵献佑衷疲骸皭u之于人,大矣。不恥,不若人,何若人有?”你們這伙人通無信義廉恥,搗大的搗大,搶渣的搶渣,寒磣的寒磣,在你們?yōu)榈靡?,在人者來看實厭棄。稍有廉恥者即當差死,尚敢揚眉瞪眼,白晝欺人耶。⑩
再如,作品中誕臉鬼的寓意是道德上寡廉鮮恥,鐘馗與之相斗,無奈其戴了一副無恥的厚臉,任鐘馗在其厚臉上刀劈、箭射、靴頭踢,也無法取勝,鐘馗只得敗下陣來。后鐘馗采納含冤的建議,制造了一副比誕臉鬼的還厚的臉,并在臉中放了一顆良心。誕臉鬼在陣前不知是計,用自己的厚臉換了那副放置了良心的厚臉,將其戴上后,不想良心發(fā)現,厚臉漸如紙薄,羞慚之下,竟自刎而死。作者對此感喟:“但得良心真發(fā)現,果然有臉不如無?!庇纱瞬浑y看出,作者希望以傳統(tǒng)儒家思想感化人心,使人良心發(fā)現的美好愿望。值得注意的是,鐘馗在制造厚臉的過程中,其尋找良心之時,作者則借鐘馗從陰間所帶來的陰兵之口云:
小的們知道良心拿到陽世間不中用,所以都不曾帶來,正有一個陰兵,名喚潘有,他有一副良心。也不是陰間帶來的,是這邊有良心的人,見使用不上,氣憤不過,撒別丟在街心,他拾得藏起。老爺只問他要便了。?
這說明在現實社會中,道德上寡廉鮮恥已形成一種風氣,積重難返,誕臉鬼不是個例。盡管誕臉鬼由于中了鐘馗的計,最終良心發(fā)現,羞慚而死。但作者已意識到,傳統(tǒng)儒家思想并非萬能的靈丹妙藥,因而造成現實社會中普遍存在的道德墮落。這一思想認識在作品中不時流露,如上述鐘馗、含冤、負屈與搗大鬼、搶渣鬼、寒磣鬼爭斗正酣之時,負屈架住搶渣鬼的槍,對其進行了一番道德說教,不料搶渣鬼聞聽這番道德說教后,全無羞慚,反唇相譏。搶渣鬼的一番話,竟然說得含冤牙癢難當,無法抵擋,只得敗下陣來。搶渣鬼所言,也無疑形象地表明廉恥喪盡道德墮落是一個相當嚴重的社會問題。盡管如此,作者出于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仍然意圖通過的小說創(chuàng)作解決這一問題,作品卷末詩云:“花拂簾攏午夢長,醒來提筆紀荒唐。誅邪有術言為劍,滅鬼無能舌代槍。”這里的所謂“紀荒唐”、“言為劍”“舌代槍”,表明了作者借陰府鬼物來演繹人間世事,以解決社會問題凈化世風人心為己任的創(chuàng)作用意,這也表明《斬鬼傳》的現實諷喻性,實則是作者強烈的關注社會現實的精神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的體現。
① 魯迅.中國小說史略[M].魯迅全集:第九卷.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81.
②[清]煙霞散人.斬鬼傳自敘[A].丁錫根.中國歷代小說序跋集:下冊[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6.
③④⑤⑥⑦⑧⑩[清]煙霞散人.《斬鬼傳》[M].武漢:長江文藝出版社,1980.
⑨ 蔡國梁.諷喻小說史話[M].沈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2.
(責任編輯:古衛(wèi)紅)
E-mail:guweihong007@sina.com
聶春艷,文學博士,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明清白話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