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娟
(山東省萊州市人民醫(yī)院檢驗科,261400)
研究肌鈣蛋白檢測心臟疾患的臨床意義。將886例人次患者對照組檢測Ctnt及心電圖。采用卡方檢驗。 P<0.05差異有顯著性,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自2008年5月以來,我們對 886例標本進行檢測。儀器:美國 Access2全自動電化學發(fā)光免疫分析儀及其原裝配套試劑。Ctnt>0.01IU/L為陽性。結果如下表:
?
所測結果均與臨床相符,經(jīng)統(tǒng)計學檢驗,差異有顯著性 P<0.05。
2.1 近 20年來,心臟標志物尤其是肌鈣蛋白(Ctnt)在臨床的廣泛應用極大地促進了心血管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后判斷。Ctnt檢測有著不可比擬的高靈敏性,如何正確分析該指標,從而區(qū)分高危的心臟急癥患者和非重癥患者,對于臨床非常重要,這樣既能為前者提供程序化快速診斷,準確的危險分層及最充分的治療,又能減少留院觀察時間,降低臨床治療費用。
2.2 心電圖是急性冠狀動脈綜合癥危險分層的核心,血清肌鈣蛋白是獨立的能與心電圖互補的高危因素。無論心電圖如何,肌鈣蛋白升高者比正常者風險更大。肌鈣蛋白在癥狀首發(fā)3小時~ 6小時后開始升高,10小時~ 20小時達高峰值。肌鈣蛋白升高者死亡、心肌梗死、心臟事件均相應的增加,且與升高的濃度相關,故可作為獨立的強測危險因子。
2.3 值得注意的是 Ctnt升高雖然是心肌損傷的標志,但并不能揭示損傷的原因。因為除急性心肌梗死以外,有許多潛在的疾病也可引起 CTN釋放,如急性肺栓塞、心力衰竭、心肌炎、終末期胃病等等。應區(qū)別對待。
綜上所述,電化學免疫化學發(fā)光檢測是評估心臟疾病患者的診斷、危險分層、預后的良好指標,強預測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