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市體育運動技術(shù)學院 許 醒
中國擊劍隊 孫良勇
廣州市天河區(qū)少體校 董兆致
全運會男子花劍比賽是國內(nèi)最高水平的擊劍比賽,第11屆全運會男子花劍比賽反映了當前我國男子花劍的最高技戰(zhàn)術(shù)水平。本文采用文獻資料法和數(shù)理統(tǒng)計法,對本屆全運會男子花劍16場個人賽的得失分特征及不同技戰(zhàn)術(shù)的得失分情況進行統(tǒng)計分析,探析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得失分的主要部位及不同技戰(zhàn)術(shù)運用的得失分特征,為備戰(zhàn)2012年倫敦奧運會提供支持。
按照競賽規(guī)則,花劍的有效部位為金屬衣覆蓋的部位。為便于研究和更準確地了解刺點位置,將有效部位劃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第四、肩、腰、背7個具體部位(圖1)。
圖1 花劍的刺點位置
在男子花劍比賽中,劍的刺點即比賽雙方劍尖在身體上的落點,得、失分率反映了劍尖落在某個部位的概率。統(tǒng)計顯示,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的主要得失分部位是第四部位,得、失分率分別為52.7%和56.8%;其次是第三部位,得失分率為17.6%和18.2%。可以看出,這兩個部位得失分優(yōu)勢非常明顯,且失分率高于得分率。肩、腰、第一部位、第二部位和背的得、失分率不高,都低于10%。可見,第四部位和第三部位是目前我國優(yōu)秀男子花劍運動員的主要得、失分部位。
花劍規(guī)則的改變,限制了甩劍刺技術(shù)的運用,直刺技術(shù)則受到重視。第四部位、第三部位面積較大,是直刺的最佳位置。運動員對這兩個部位進攻容易、防守難,因此,這兩個部位的得、失分率遠高于其他部位。
此外,第四部位靠近持劍臂,更接近對手,使其成為比賽雙方最易下劍的位置。統(tǒng)計結(jié)果表明,該部位的得、失分率遠高于其他部位。由于甩劍刺技術(shù)的使用受到限制,致使對運動員背部下劍的難度增大,因而背部的得、失分率遠低于其他部位。
統(tǒng)計顯示,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在比賽中進攻得、失分主要集中在第四部位,得、失分率分別為48.7%和57.4%。其次是第三部位和腰,其中,第三部位得、失分率為23.5%和17.6%,腰部為12.2%和19.1%。其他部位均低于10%,得、失分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第一部位、第二部位、肩和背。
進攻是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的主要得分手段,這一得分手段的主要得、失分部位集中在第四部位、第三部位和腰。需要注意的是,第三部位的得分率高于失分率。說明運用進攻技術(shù)時,下劍時落點若在第三部位,則更易成功。運動員持劍臂下方的腰部位置,處在雙方下線攻擊的正面,最易受到攻擊。但由于該位置面積小,且處在劍的直接防守位置,因此,進攻的成功率相對較低。
統(tǒng)計顯示,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反攻時刺點主要落在第四部位,且得、失分率均非常高,達到84.2%和72.0%;其他部位的得、失分率遠低于第四部位。說明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反攻時,習慣攻擊對方的第四部位,且成功率較高。而在攻擊對方的第一部位時,成功率為0,失分率高達16%,應(yīng)引起注意。
統(tǒng)計顯示,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防守得、失分的主要部位集中在第四部位、肩和第三部位,得、失分率分別為49.2%和57.9%、30.5%和36.8%、8.5%和31.6%。由此可知,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防守時,最易受到攻擊的部位集中在第四部位、肩和第三部位。由于防守屬于被動狀態(tài)下的攻擊動作,因此,在主要部位上的失分率均高于得分率。
統(tǒng)計顯示,搶攻時,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的主要得失分部位集中在第四部位、第三部位和肩部,得失分率分別為76.9%和50.0%、7.7%和33.3%、15.4%和16.7%,其他部位的得、失分率均為0。
搶攻是在較有把握的情況下采取的主動攻擊動作,因此,在進攻最為有利的第四部位得分率最高,遠高于失分率和其他部位的得分率。值得注意的是,搶攻在攻擊第三部位時盡管成功率較高,但失分率亦很高(高于得分率)。與第四部位相比,第三部位更易防守,且深度更大,因此,搶攻時風險也更大。此外,肩處于進攻的前點,雖然面積小,但因更靠近對手,往往成為搶攻時的攻擊點,且成功率高于失分率。
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的主要得失分部位依次為第四部位和第三部位,這兩個部位得、失分優(yōu)勢非常明顯,且失分率高于得分率。進攻得、失分主要集中于第四部位、第三部位和腰,其中,只有第三部位的得分率高于失分率。反攻時,刺點主要落在第四部位,得、失分率均非常高,但得分率高于失分率。防守得、失分主要集中在第四部位、肩和第三部位,失分率均高于得分率。搶攻得、失分主要集中在第四部位、第三部位和肩。其中,攻擊第三部位時失分率高于得分率,搶攻肩部的得分率高于失分率。
[1]董兆致.我國男子花劍運動員技戰(zhàn)術(shù)運用特征[J].中國體育教練員.2010(2)
[2]鐘瑞明.對我國花劍項目發(fā)展的制勝因素分析[J].遼寧體育科技,20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