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東莉 紀愛玲
835000 新疆伊犁農四師醫(yī)院婦產科 (黃東莉) 新疆伊犁州計生辦 (紀愛玲)
HPV高危型病毒可以引起宮頸癌,而低危型只引起良性病變[1-2]。本文為此將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TCT)與HPV檢測技術聯(lián)合進行宮頸病變早期篩查,希望找出一種高效的宮頸病變早期篩查手段,以利于婦科病普查工作順利有效的開展?,F(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07年9月~2009年7月于本院婦科門診要求進行宮頸病變篩查的750例患者給予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查和高危型HPV檢測及電子陰道鏡下宮頸活組織病理檢查。所有患者無宮頸物理治療史,3個月內無任何宮頸藥物治療及陰道炎病史?;颊吣挲g19~68歲,平均年齡為(36.7±7.2)歲。孕次0~10次,產次0~6次,均有性生活史。
1.2 檢測方法
1.2.1 宮頸液基細胞學檢測 采用美國liquid-protest系統(tǒng)進行檢測。充分暴露宮頸,若分泌物較多時可用棉簽輕輕拭去,不可用力擦。將Rovers毛刷中央部分輕輕深插入子宮頸管,以使較短的刷毛能完全接觸到子宮頸,柔和地向前抵住毛刷,并按同一個時針方向轉動毛刷5周以上,切勿來回轉動。取下Rovers毛刷刷頭放入保存小瓶中,擰緊瓶蓋。按照TBS分類系統(tǒng)對宮頸病變診斷,包括:(1)正常范圍(Within normal limits,WNL);(2)意義不明的不典型鱗狀細胞(typical squamous cell of undermined significance,ASCUS);(3)低度鱗狀上皮內病變(Low-grade squamous intraepithelial lesions,LSIL);(4)高度鱗狀上皮內病變(high-grade squamous intmepithelial lesions,HSIL);(5)鱗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仍采用細胞學和組織學相對應的診斷術語。細胞學診斷陽性是指ASCUS及以上病變。
表1 TCT、HR-HPV檢查結果與陰道鏡下活檢結果比較
1.2.2 HPV檢測 HR-HPV檢測采用Digene公司hybrid captureⅡ方法,取一定量與液基細胞學相同的方法采集的樣本,進行DNA抽取30min,PCR基因擴增120min,應用導流雜交儀進行導流雜交15min,顯色5min,結果分析。檢測13種HR-HPV,包括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型,HR-HPV≥1.0pg/ml為陽性診斷標準。
1.2.3 陰道鏡下活檢 采用Olympus公司的陰道鏡數(shù)字成像系統(tǒng)進行檢測。采用3%冰醋酸試驗,綠色鏡觀察血管形態(tài)。碘溶液涂宮頸,檢查是否著色,用活檢鉗于可疑區(qū)取組織,若鏡下未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部位,則常規(guī)在移行帶3、6、9、12點做活檢。診斷標準分為:宮頸慢性炎癥;上皮內瘤變I級和(或)濕疣(Ⅱ級);上皮內瘤變Ⅱ/Ⅲ級(CINII/CINⅢ),其中CⅢ包括原位癌;鱗癌;腺癌。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以陰道鏡活檢診斷的HSIL(CI2/3)和SCC為標準與細胞學結果及HPV-DNA檢出率對照。差異顯著性分析采用t檢驗,顯著性差異界限為P<0.05。各種檢測均雙盲進行。
本組研究資料中,細胞學結果有異常的患者150例,占20.0%(150/750)。ASCUS和LSIL是異常細胞學結果中最常見的兩種,約占病例數(shù)的76.7%(115/150);ASCUS中,其陽性檢出率為3.75%(3/80);HR-HPV檢出者僅為4例,陽性檢出率為8.0%(4/80),均以組織學檢查作為金標準,陽性檢出率指CINⅡ及其以上病變,因為大部分的CINI不治療也能自然消退。LSIL組陽性檢出率為7/35(20.0%),與ASCUS組相比,兩組陽性檢出率有顯著性差異。同時HSIL,SCC與活檢符合率分別為91.9%和100%,HR-HPV與活檢符合率分別為96.7%和100%。TCT、HR-HPV兩者陽性檢出率兩組間均無顯著性差異。隨著TCT的級別越高,陰道鏡下活檢符合率越高。具體情況見表1。
近年來我國宮頸病變的發(fā)生有明顯上升和年輕化趨勢,國內外研究表明宮頸病變是一個從宮頸CIN-早期浸潤癌-浸潤癌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xù)發(fā)展過程。早期宮頸病變的治療效果好,據(jù)報道宮頸浸潤性癌5年生存率67%,早期癌為90%,原位癌CINI~Ⅲ為100%[3-4]。
我國近年來一些大城市及經濟發(fā)達地區(qū)也應用LCT及TBS系統(tǒng)進行宮頸病變的普查工作,使宮頸病變及CIN的檢出率明顯的提高。不過其檢測也有一定的局限性。(1)在組織病理學上,根據(jù)組織結構、細胞排列和形態(tài)很容易分辨和判斷,但在LCT抹片中均為脫落的上皮細胞,有時伴有細胞變性。又缺乏組織結構的支持,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混淆,不易判斷。(2)LCT取材的范圍較廣,規(guī)范的取材方法需要將取樣器深入宮頸口一定深度,給予一定壓力的情況下。旋轉5圈。這樣獲得的樣本,基本涵蓋了宮頸全周的脫落細胞,而組織病理學取材的范圍較窄,主要是取材醫(yī)師在陰道鏡下,判斷可疑病變部位進行活組織取材,通常僅取病變最重處,這樣獲得的標本僅代表取材部位的病變。二者取材范圍的差異,可能導致組織病理學為假陰性診斷,而非細胞學診斷為假陽性,必要時應對病例進行隨訪。
本文通過HPV檢測陽性、宮頸細胞學陽性分別與宮頸組織活檢病理結果比較:CIN I級及以上級別陽性符合率都在90%以上,差異無顯著性(P>0.05)。這表明HPV與液基細胞學檢測在宮頸組織活檢病理高級別中陽性結果相近。HPV聯(lián)合TCT檢測結果中LSIL、HSIL、癌的檢出率均高于同期單純TCT性檢出率。其中LSIL及TCT陽性總檢出率兩組比較,差異有顯著性(P<0.05)。這與相關研究一致。故對于LSIL級以上病變,HR—HPV檢測可不作為常規(guī)。陰道鏡檢查最大的優(yōu)點是可發(fā)現(xiàn)肉眼看不見的亞臨床病變,并在可疑病變處取活檢,從而提高活檢的陽性率和診斷準確率。但由于宮頸管內病變較難觀察,存在一定假陰性,因此,陰道鏡下活檢,可能漏掉一些嚴重病例,尤其是宮頸管內病變。因此,將HPV檢測與TCT檢測技術聯(lián)合應用于宮頸病變的檢查中,切實可行。
[1] 楊英捷,趙健,李雪倩,等.人乳頭瘤病毒同亞型感染與宮頸病變的相關性[J].中國婦產科臨床,2006,7(4):253-256.
[2] 李亞里,楊怡卓.人乳頭瘤病毒亞型檢測在宮頸病變分流管理中的意義[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7):501-503.
[3] 蘇光,錢莉蕓,劉陽,等.多重人乳頭瘤病毒感染檢測在宮頸病變診斷中的價值[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9):706-707.
[4] 卞美璐.WHO(2006)宮頸病變綜合防治實踐指南簡介[J].中國實用婦科與產科雜志,2007,23(7):557-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