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芳 程娟 張靜
721006 陜西電子409醫(yī)院婦產科 (杜文芳 程娟 張靜)
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DUB)是指由于調節(jié)生殖的神經內分泌機制失常引起的異常子宮出血[1]。宮腔鏡檢查診斷功血,不僅能發(fā)現宮腔內早期病變的部位、形態(tài)和特征,還能在直視下取材和手術,提高了對宮腔疾病診斷的準確性和治療效果,避免了因取材片面而造成的誤漏診?,F將我院宮腔鏡檢查功能性子宮出血的情況總結如下。
1.1 研究對象 2007年10月~2009年8月在我院行宮腔鏡檢查的子宮異常出血患者206例,年齡最小26歲,最大72歲,平均41.5歲,其中育齡期142人,圍絕經期49人,絕經期15人。
1.2 檢查指征 接受檢查的主要有不規(guī)則陰道出血、月經過多或過少、節(jié)育器位置異常、不孕癥等。
1.3 檢查時間 育齡婦女在經后3~7d,不規(guī)則出血在任何時間,其他情況酌情而定。
1.4 判定標準 根據夏恩蘭提出的標準[2]。
1.5 檢查方法 宮腔鏡檢查前,先對患者行常規(guī)婦科檢查,查血尿常規(guī)、傳染病4項、心電圖、B超和陰道分泌物。
用德國WEISAP電子宮腔鏡進行檢查。取膀胱截石位,消毒鋪巾。宮頸3點9點2%鹽酸利多卡因局部浸潤麻醉,探針探查子宮位置深度后,緩慢置入宮腔鏡,膨宮介質為5%的葡萄糖,膨宮壓力16~20kPa,待宮腔膨開視野清晰時開始檢查,先看宮底左右宮角及雙側輸卵管開口,再看宮腔形態(tài)宮腔前后左右壁、宮頸管。發(fā)現宮腔疾病應明確診斷,發(fā)現宮內異物應取出,發(fā)現子宮內膜異常及占位病變,做定位活檢并行病檢。
206例患者中180例靠活檢和診刮獲得病理診斷,26例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活檢失敗,行宮腔鏡下電切術后病理與宮腔鏡診斷相符合。
2.1 宮腔鏡檢查206例異常子宮出血的順位及構成比 206例功能性子宮出血患者依其構成比(%)的位次,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42.23%,粘膜下子宮肌瘤24.75%、子宮內膜息肉14.07%、帶節(jié)育器出血7.76%、宮頸息肉5.83%。以上5種占受檢總數的94.6%。
2.2 宮腔鏡檢查與B超結果比較 B超與宮腔鏡診斷的符合率:對功血、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分別是64.36%、45.09%、17.24%、0,結果見表1。
2.3 宮腔鏡與病理診斷符合率
宮腔鏡與病理診斷的符合率:對功血、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的符合率分別是79.31%、66.66%、93.1%、100%,結果見表2。
表1 宮腔鏡檢查結果與B超檢查結果比較(例)
3.1 DUB是婦科常見病,應重點防治 據報道,DUB患者占門診總數的20%~40%[3]。DUB患者多有子宮內膜增生過長,患病率在60%以上[4]。關錚[3]報道,在宮腔鏡檢查中,異常子宮出血約占受檢患者的3/4。本文在異常子宮出血的206例患者中亦檢出87例DUB,占42.23%,說明DUB應為婦科重點防治疾病之一。
3.2 宮腔鏡檢查功能性子宮出血優(yōu)于B超檢查 B超具有無創(chuàng)、方便、無痛苦的優(yōu)點,在診斷上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對于宮腔內較小病變,尤其子宮內膜厚度小于5mm的內膜病變或息肉,超聲檢查則很難發(fā)現異常[2]。而宮腔鏡可直視宮腔內的病變,發(fā)現B超不能發(fā)現的微小病變。從本組206例受檢患者的檢查結果可見:宮腔鏡診斷功血、粘膜下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的敏感性明顯高于B超。本文發(fā)現的2例子宮內膜癌,宮腔鏡發(fā)現2例,B超未發(fā)現1例。
表2 宮腔鏡檢查結果與病理診斷(例)
3.3 宮腔鏡與病理診斷符合率明顯高出宮腔鏡與B超診斷的符合率 宮腔鏡與病理診斷符合率:功血、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依次為79.31%、66.66%、93.1%、100%。宮腔鏡與B超的診斷符合率:功血、粘膜下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子宮內膜癌依次為64.36%、54.09%、17.24%、0。
3.4 DUB是最佳宮腔鏡檢查適應癥 DUB是最早最常見的宮腔鏡檢查適應癥。宮腔鏡檢查既能準確描述病灶的部位、形態(tài)和特征,又能在直視下取材和定位手術,避免因取材片面而造成的漏診、誤診,而且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圖像放大清晰等優(yōu)點。因此宮腔鏡檢查不僅是現代診斷宮腔內疾病的金標準,而它的手術已經成為DUB首選外科微創(chuàng)治療方法[2]。
[1] 樂杰.婦產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4:330.
[2] 夏恩蘭.婦科內鏡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1:153,81.
[3] 關錚.現代宮腔鏡診斷治療學[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57-59,132-153.
[4] 韓殿存.子宮內膜增生病25例分析[J].中華婦產科雜志,1994,29(9):55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