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有一天早上,收到一條短信,挺有意思的:“春天把老公種在土里,等到秋天就能收獲一堆老公了,到時候讓他們一個給你洗腳,一個給你捶背,剩下的老實干活看孩子去,誰不聽話就揍誰,反正老公多得是,不夠明年咱還種。”
看過除了一笑,還有一想。如果老公真是種子,那老婆就是耕耘者。常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姐妹們是否真的明白呢?
身邊就有一模范教科書:一位女同事,當年嫁給了門不當戶不對的老公。她出身名門,獨生子女,家境優(yōu)越;他生在農村,兄弟5人,排行老大。就是這樣在兩種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中長大的兩個人走到了一起,幾乎所有的人都不看好他們的婚姻??墒亲屗腥硕即蟮坨R的是,這位同事把老公當成一粒種子,一點點地澆水施肥,教他怎樣穿戴得體,教他怎樣為人處世,最終,老公在婚姻中成長為“模范樹”。
另外一個例子:我中學同學小娜,也曾經把她的種子種成了“參天大樹”。那個男孩兒和小娜在一起之前,一點兒都不出眾。但小娜就是看中了比自己小6歲的他,力排眾議嫁給了他,然后辛勤培育,“樹”也長得很快,但是小娜沒有及時修剪多余的枝葉,結果“樹”被旁邊的“花”拉走了,被成功“嫁接”,小娜則變成了一個不成功的“務農者”。
所以,如果老公是一粒種子,那我們就必須做一個有技巧的“務農者”:
你要保護他,“種子”都是脆弱的,你要小心他不要被摧殘。
你要栽培他,讓他長成“參天大樹”,并且只有你和孩子才可以在“樹”下乘涼。
你要欣賞他,不管種出來的是愛飄白毛的“楊樹”還是隨風擺動的“柳樹”,你都應無條件地贊美他,因為他是你的勞動成果。
你還要會修剪,多余的枝葉早點兒剪掉,如此才不會被其他“花草”牽連。
如果老公是一粒種子,那老婆就是耕耘者,日后長勢如何,能否挺拔,能否健康,能否遮風擋雨,就都要看耕耘者是否用心了。
(摘自《我是愛情科代表》
江蘇文藝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