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試,我考了個(gè)全班倒數(shù)第十,媽媽氣得直跳腳,指著我的頭不停地說:“看吧,一天到晚看課外書,能有什么好成績,假期給我好好補(bǔ)課!是該給你戴上緊箍咒了!”
哎——快點(diǎn)打住!前陣子我剛看了《西游記》,媽媽的話說得有問題嘛!“媽媽,緊箍咒不是戴上的,是念的?!薄笆裁磥y七八糟的?”
“你還是聽我給你解釋吧!”
《西游記》第十四回《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孫悟空被唐僧從五行山下解救出來后,保唐僧西天取經(jīng)。路遇剪徑,悟空掄棍打死六個(gè)山賊,遭唐僧嚴(yán)厲指責(zé)。悟空一怒之下決定離開唐僧,回花果山去。
觀音菩薩知道孫悟空頑劣,生怕唐僧制不住他,就化作一老嫗,授唐僧一套衣帽,囑咐給悟空穿上,并說:“我那里還有一篇咒兒,喚作定心真言,又名作緊箍兒咒……他若不服你使喚,你就默念此咒,他再不敢行兇,也再不敢去了?!?/p>
悟空受到龍王的點(diǎn)撥,回到唐僧身邊,繼續(xù)保護(hù)唐僧去西天取經(jīng)。唐僧假稱要吃干糧,悟空到包裹中去取,見到表帽,穿戴上身。唐僧見他栽了嵌金花帽,不吃干糧,卻默默念了那緊箍兜一遍。悟空頭疼欲裂,滿地打滾,伸手摸頭,“似一條金線模樣的”金箍緊緊勒在頭上,取不下,揪不斷。已生了根了。
《西游記》的故事說得明白,悟空頭戴取不下的金箍,唐僧會念能使僉箍縮緊的“緊箍咒”,從此,悟空受制于唐僧,再也不敢輕易忤逆師父的心意。
“所以說,箍是箍,咒是咒。你剛才說‘戴上緊箍咒’顯然是將‘金箍’與‘緊箍咒’混為一談了。”我振振有辭,“或者,你還可以說‘念念緊箍咒’?!?/p>
“說起這些倒是頭頭是道!看來課外書也有點(diǎn)益處。不管怎樣,這個(gè)假期,你必須給我好好補(bǔ)課!課外書嘛,等你把成績搞上來了再說!”
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