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 黎,李亞潔,高 云,張 琳,趙喜蘭
APN排班及層級管理與護理管理者壓力相關性研究
廖 黎,李亞潔,高 云,張 琳,趙喜蘭
現(xiàn)代管理者的壓力不斷增加,許多研究表明護理管理者工作壓力大于護士,并且影響管理者的自身健康[1]。2006年廣東省在各大醫(yī)院全面實施連續(xù)排班模式(APN排班)及層級管理的新護理模式。APN排班就是將護理人員分成幾個小組進行排班,每個小組固定負責的病人,主要上班時段有3個(上午、下午、夜班),保證每班有2個以上護士值班。傳統(tǒng)排班方式每天主要上班時段有 5個(上午、中午、下午、上夜、下夜)。層級管理是指護理組長帶領責任小組,實行護士長—護理組長—責任護士—助理護士層級管理的團隊工作模式[2]。該模式使護理質(zhì)量提高,增加了病人的安全性,護士滿意度也有所提高[3]。但APN排班與層級管理在臨床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應用效果如何,它是否可以減少護理管理者的壓力,對處理問題所采取的應對方式能否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這都值得進一步研究與探討。2009年5月—9月采取整群抽樣方法,對廣東省10所醫(yī)院的216名護理管理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現(xiàn)報告如下。
1.1 對象 216人中,護理組長117人,區(qū)護士長79人,科/總護士長19人,護理部主任1人;年齡24歲~54歲(33.9歲±5.4歲);工作年限4年~36年(14.21年±5.06年);文化程度以本科為主(58.3%);職稱以主管護師為主(42.6%);實行APN排班及層級管理模式下的管理者167人,舊模式下的管理者為49人。
1.2 方法
1.2.1 調(diào)查方法及工具 2009年5月—9月采取整群抽樣方法,對廣東省10所醫(yī)院護理管理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發(fā)放問卷250份,回收有效問卷216份,有效回收率86.4%。調(diào)查工具:①一般資料:內(nèi)容包括年齡、工作年限、性別、職務、職稱等。②護理工作壓力源量表[4]:由李小妹等研制,量表包括35個條目,分成護理工作及專業(yè)方面、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工作環(huán)境與資源方面、病人的護理方面、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的壓力源。③簡易應對方式問卷[5]:由謝亞寧等研制,包括20個條目,每個條目以1分~4分計分?!?分”表示研究對象從未采用該方式,“2分”表示研究對象偶爾采用該方式,“3分”表示研究對象較常采用該方式,“4分”表示研究對象經(jīng)常采用該方式。該量表包括2個維度,積極應對與消極應對。
1.2.2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軟件進行統(tǒng)計描述、獨立樣本 t檢驗、方差分析。
2.1 不同管理模式護理管理者壓力源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新舊模式下護理管理者壓力源評分比較(±s) 分
表1 新舊模式下護理管理者壓力源評分比較(±s) 分
模式 護理工作及專業(yè)方面 工作量及時間分配方面 工作環(huán)境與資源方面 病人護理方面 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 總均分新模式 2.33±0.45 2.64±0.51 2.11±0.59 2.19±0.32 1.94±0.37 2.21±0.33舊模式 2.42±0.57 2.78±0.58 2.31±0.60 2.18±0.37 2.09±0.41 2.29±0.40 t值 -1.20 -0.41 -2.14 0.10 -2.41 -1.37 P 0.23 0.69 0.03 0.92 0.02 0.17
2.2 不同管理模式下護理管理者壓力源項目比較 在35項壓力源中,新舊模式之間有5項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見表2。
表2 新舊模式護理管理者壓力源項目評分比較分
2.3 不同管理模式護理管理者應對方式評分比較(見表3)
表3 新舊模式護理管理者應對方式評分比較(±s)分
表3 新舊模式護理管理者應對方式評分比較(±s)分
模式 人數(shù) 積極應對 消極應對新模式 167 3.04±0.45 2.13±0.50舊模式 49 2.85±0.34 2.28±0.43 t值 2.63 -1.87 P 0.01 0.06
2.4 新模式不同實施時間工作總壓力、積極應對方式、消極應對方式評分比較(見表4)。
表4 新模式不同實施時間工作總壓力、積極應對方式、消極應對方式評分比較 分
3.1 APN排班及層級管理模式下的護理管理者工作壓力特點
3.1.1 管理及人際關系方面 醫(yī)生對新模式下的護理管理工作更為滿意。由于APN排班與層級管理中護理管理者跟隨醫(yī)生一起查房,對病人的病情更為了解。護理團隊針對一組病人全程負責,使管理者產(chǎn)生“我的病人”的觀念。醫(yī)生對護理工作者的應急能力及搶救配合滿意度明顯提高。舊模式中午或夜班只有1名護士。新模式每班有組長或替班組長監(jiān)督及帶領,醫(yī)護配合度大大提高。上級領導批評護理管理者工作方面的壓力也有所減少。原因為:在新模式下各層級職責明確,有助于管理者落實各項工作;很多高年資護理管理者充分發(fā)揮管理者責任,對工作充滿成就感;改革后的排班方式減少了交接班環(huán)節(jié),從而可減少錯漏的機會,降低了不安全事件的發(fā)生幾率,得到上級的認可;缺乏其他健康工作者理解方面的壓力減少。舊模式中的管理者大部分時間做和普通護士一樣的護理工作,并沒有體現(xiàn)職務上的專業(yè)性。而新模式使管理者的工作更具專業(yè)性,指導下級護士工作,處理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種疑難問題,使醫(yī)院其他工作人員更加認可護理管理工作。
3.1.2 工作環(huán)境與資源方面 新舊模式對比,新模式中的管理者得分較低。這可能是由于在新模式下護理人員分層管理,各項護理工作都有專人負責。舊模式中每個病人的護理措施都是由不同的護理工作者落實的,這種方式相對于新模式不僅會增加儀器設備不足的壓力,并且會造成工作環(huán)境差,病區(qū)擁擠。
3.1.3 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的問題 護理專業(yè)及工作方面的問題中,工作分工不明確,工作的獨立性太少方面的壓力有所減少。這是因為層級護理模式體現(xiàn)了充分授權(quán),護士長授權(quán)組長,組長對護士負責,層層落實,層層質(zhì)量控制,不同層級人員各司其職,責任明確,層次清晰,體現(xiàn)了工作的獨立性。管理者職責定位在觀察病情、開護囑、安全評估、健康教育、護理質(zhì)量監(jiān)督和指導等高技術(shù)工作,減少了低技術(shù)性的臨床護理工作,分工明確。
3.1.4 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 管理者感受到工作量及時間分配問題壓力不變。工作量方面的壓力是護理管理者主要的壓力源[6],但由于在舊模式下,高年資護理工作者大多不值夜班,只做辦公班或是責任護士。而APN排班和層級管理增加管理者值夜班和節(jié)假日值班的機會,夜班時間長也會增加管理者的工作壓力,且新模式又讓他們承擔更大的工作責任。由于這些原因,新模式并沒有減少管理者工作量方面的壓力。
3.2 APN排班及層級管理模式下的護理管理者應對方式特點
新模式使管理者更傾向于用積極的方式應對所遇到的問題??赡苁且驗樾碌呐虐嘀贫葴p小了管理者某些方面的工作壓力。很多研究結(jié)果顯示,積極應對方式和感受到的工作壓力呈負相關,即工作壓力越小。當遇到問題時,應用積極方式的可能性更大[7]。另一個原因可能是由于APN排班及層級管理使科室更有凝聚力,團隊成員之間配合更為默契,良好的人際關系也會令人優(yōu)先選擇積極的應對方式。
3.3 APN排班及層級管理模式實施時間 表4顯示,施行新模式不同時間對工作總壓力、積極應對方式?jīng)]有影響。這說明新模式對于減輕管理者的壓力,應用積極的應對方式有長期的效果,不會因為實施此模式時間的長短而降低它的影響力。
APN排班與層級管理是根據(jù)我國護理人力資源現(xiàn)狀所提出的新模式,也是護理人才結(jié)構(gòu)的新形式,可充分發(fā)揮各層次護理人員的作用,減輕了護理管理者的工作壓力,使科室人際關系更加和諧[8],管理者更傾向于應用積極的方式處理問題。但研究顯示,APN排班與層級管理對于管理者工作量方面的壓力卻沒有影響,這值得進一步探討。
[1] Huey-Ming T.The influence of nurses'wo rking motivation and job satisfaction on intention to quit: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in T aiwa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2,39(8):867-878.
[2] 潘玉勤,章霞,鄭洪女.APN連續(xù)性排班與護士層級管理的實行與效果[J].現(xiàn)代醫(yī)院,2009,9(8):115-116.
[3] 彭剛藝,李亞潔,李茶香.連續(xù)排班模式對護士工作壓力影響的評價[J].中華護理雜志,2009,44(5):407-409.
[4] 李小妹,劉彥君.護士工作壓力源及工作疲潰感的調(diào)查研究[J].中華護理雜志,2000,35(11):645-649.
[5] 解亞寧.簡易應對方式量表信度和效度的初步研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1998,6(2):114-115.
[6] Christine D,Michael R,Linda O'Brien-Pallas,et al.Staff satisfaction and retention and the role of the nursing unit manager[J].Collegian Journal of the Royal College of Nursing Australia,2009,16(1):11-17.
[7] Zehra G,Meral K,Selma D.Relationships between coping strategies,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in a sample of hospital nurses:Cross-sectional questionnaire surve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2008,45(12):1800-1806.
[8] 李素娥,熊蓮花,張靜玉,等.實施 APN 排班模式的研討[J].全科護理,2009,8(3C):814-815.
(本文編輯 張建華)
Study on relativity among APN duty arrangement,level management and pressures of nursing administrators
Liao Li,Li Yajie,Gao Yun,et al
(Nanfang Hospital of Nanfang Medical University,Guangdong 510515 China)
[目的]研究連續(xù)排班模式(APN)和層級管理體制下的護理管理者的工作壓力和傳統(tǒng)模式中的管理者壓力的差異,并分析其原因。[方法]應用護理工作者壓力源量表、簡易應對方式問卷對10所醫(yī)院216名管理者進行問卷調(diào)查,比較兩種模式下管理者壓力及應對情況。[結(jié)果]在管理及人際關系、工作環(huán)境與資源兩方面,新模式管理者壓力得分低于舊模式管理者;在積極應對方式方面,新模式管理者得分高于舊模式管理者。[結(jié)論]實施APN排班及層級管理會降低護理管理者的工作壓力,且管理者更傾向于應用積極的方式解決問題。
護理管理者;連續(xù)排班模式;層級管理;工作壓力;應對方式
R197.323
C
10.3969/j.issn.1009-6493.2010.17.013
1009-6493(2010)6B-1532-02
廖黎(1984—),女,四川省綿竹人,碩士在讀,工作單位:510515,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李亞潔(通訊作者)、高云、張琳、趙喜蘭工作單位:510515,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2009-10-16;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