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芳
云南省玉溪市中醫(yī)醫(yī)院五官科,云南 玉溪 653100
病毒性角結膜炎是一種常見的結膜炎,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傳染性極強。臨床上常見的有流行性出血性結膜炎和流行性角結膜炎,發(fā)生于春秋季,主要由腺病毒、腸道病毒及柯薩奇病毒等病毒感染發(fā)病。常表現(xiàn)為眼瞼水腫、瞼球結膜重度充血、異物感、疼痛、燒灼感、畏光流淚,分泌物增多,病情嚴重者可伴有發(fā)熱、乏力、咽痛及耳后淋巴結腫大。形成潰瘍后可發(fā)生角膜基質(zhì)壞死,亦可繼發(fā)前房積膿和青光眼。所以,病毒性結膜炎發(fā)病率高,易復發(fā),容易導致失明。有效治療病毒性結膜炎,是防盲工作的首要任務。我科將 2007年 8月至 2009年 8月收住的 80例病毒性結膜炎患者采用科室自擬方中藥熏洗輔助治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xiàn)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將 2007年 8月至 2009年 8月到我科住院的 162例病毒性結膜炎患者按編號分為兩組,單號為對照組 82例,其中5例并角膜潰瘍。雙號為研究組 80例,其中 9例角膜潰瘍,兩例并前房積膿。入選標準:11歲及以上患者,意識清楚,活動無明顯受限,無明顯禁忌癥能配合完成此項治療者。排除標準:嚴重心力衰竭,不能久坐,精神疾病,如:智力障礙者。語言表達困難者,有熱療禁忌癥者。
表1 兩組病人一般情況比較上 初中以上 小學 文盲
從上表可以看出,兩組病人無顯著差異。
表2 兩組病人治療結果比較
從上表可以看出,研究組的好轉率是38.75%,治愈率是 58.75%,無效率是 2.5%;對照組的好轉率是 54.87%,治愈率是 35.36%,無效率是 12.19%,住院天數(shù)研究組比對照組縮短天。治愈率明顯增高。
患者感覺異物感、疼痛、畏光、流淚等癥狀消失。檢查:眼瞼水腫、瞼球結膜充血消失、無分泌物為治愈;若上述癥狀及體征減輕為好轉。
組織科室護理人員開會、討論,確定病種及入選對象→制定熏洗的操作流程→制定應急預案及流程→組織科室護理人員培訓、學習→進行考試、考核→全員掌握→按程序進行工作。
3.2.1 患者的準備:向患者介紹本病的病因、主要臨床表現(xiàn)、治療方法。采用熏洗治療的目的、方法。取得患者的理解、配合及支持,使其保持情緒穩(wěn)定。囑患者洗凈雙手及雙眼,去除眼部分泌物及眼藥膏、排空大小便。
3.2.2 物品的準備:雙層蒸鍋一個、中藥方劑一副 (秦皮30克、蟬蛻 30克、蒲公英 30克、白蒺藜 30克)、電爐一個、中藥布袋一個、小方巾 2塊、一塊置于蒸鍋上層、臉盆一個 (內(nèi)放小毛巾一塊)、大毛巾一塊、橡膠手套一雙、水壺一把 (內(nèi)裝熱水)、水溫計。治療前 30分鐘將中藥裝入布袋中放入蒸鍋內(nèi)加水1/2鍋浸泡。
3.2.3 將用物攜至床旁,插上電源,待煮沸有蒸汽上升時將患者安坐在蒸鍋旁,囑其頭及上身前傾,置于蒸鍋上面距離蒸鍋約 30—50公分,以蒸汽能充分熏及患眼為準。大毛巾置于頭頂,患者用雙手臂支撐起大毛巾,使其形成一個相對的空間,防止蒸汽上溢,有利于蒸汽和眼部充分接觸。熏蒸 15分鐘后,撤去大毛巾,拔去電源,待水溫降至40—50度時囑患者戴上手套,用蒸鍋上層的小毛巾擦洗患眼約 5分鐘。熏洗完畢,用溫熱水洗凈患者的面部。
3.2.4 交代注意事項:熏洗治療是將藥物煎煮,利用上升的蒸汽進行熏蒸、淋洗的治療方法,以達到疏通腠理,清熱解毒,殺蟲止癢為目的的一種外治法。囑患者臥床閉目休息,30分鐘內(nèi)不能外出,以防受涼感冒。病毒性結膜炎由病毒感染發(fā)病,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患者要采取隔離措施,避免與其他患者接觸,交代患者不要闖病房,不到公共場所活動,以免傳染他人。病人所有洗漱物品單獨使用,用后嚴格消毒。醫(yī)務人員接觸病人后應嚴格洗手及消毒,避免交叉感染。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fā)展,電腦、電視等電子產(chǎn)品的廣泛使用,以及佩戴角膜接觸鏡的人數(shù)的增多。角膜炎的發(fā)病率明顯增多。所以,我科通過近兩年的研究,探尋了一條中西醫(yī)結合治療病毒性角結膜炎的方法,取得了較好的臨床效果,受到了患者的好評,擴大了社會影響力,促進了我科醫(yī)療護理業(yè)務的發(fā)展,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jīng)濟效益。
[1]任重.眼耳鼻咽喉口腔科護理學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38-44.
[2]中醫(yī)護理常規(guī)、技術操作規(guī)程 [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28、131、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