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芬芬
筆者近年來采用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輸卵管妊娠,取得較滿意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07年3月-2009年3月在奉化市婦幼保健院婦產科收治的100例末破裂型輸卵管妊娠患者為研究對象,均符合《婦產科學》宮外孕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兩組。治療組50例,年齡19~35歲,平均(28.71±3.40)歲;經產婦36例,未產婦14例;剖宮產史者25例,自然分娩史者18例,流產史者7例;首次宮外孕者40例,2次宮外孕者7例;3次宮外孕者3例;停經時間36~55d,平均(40.51±11.61)d;盆腔包塊直徑$2cm 30例,2~3cm 16例,3~6cm 4例;異位妊娠包塊直徑 (2.17±0.64)cm;血-HCG(1990.86±358.69)m IU/mL;陰道流血 39例,無陰道流血11例;腹痛伴肛門墜脹30例,輕微腹痛、不伴肛門墜脹9例,無腹痛11例。對照組50例,年齡18~36歲,平均 (24.40±3.62)歲;經產婦35例,未產婦15例;剖宮產史者27例,自然分娩史者16例,流產史者7例;首次宮外孕者38例,2次宮外孕者8例,3次宮外孕者 4例;停經時間 37~58d,平均 (42.31±10.70)d;盆腔包塊直徑$2cm 28例,2~3cm17例,3~6cm5例;異位妊娠包塊直徑 (2.03±0.74)cm;血 -HCG(2092.67±392.45)m IU/mL;陰道流血 42例,無陰道流血8例;腹痛伴肛門墜脹28例,輕微腹痛、不伴肛門墜脹10例,無腹痛12例。兩組資料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療方法 治療組予甲氨蝶呤20mg臀部肌肉深部注射,每日 1 次,共 6 次(第 1、2、3、4、5、7 日);同時于第1日開始口服云南白藥膠囊,每次3粒,每日2次,7d為1療程。對照組予甲氨蝶呤肌注。治療第8天若血-HCG下降 <15%,可進行第2個療程治療。連續(xù)治療3療程后評價療效。
1.3 觀察方法 (1)觀察血壓、脈搏、呼吸、體溫等生命體征及腹痛、陰道流血、肛門墜痛等情況;(2)療程結束后查血-HCG及其下降至正常所需要的時間;(3)每周復查B超1次,療程結束后行陰道B超測包塊大小,計算包塊直徑平均值,并記錄治療第21天包塊直徑消失的患者,觀察患者腹痛消失時間。(4)藥物不良反應:觀察用藥后有無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口腔黏膜潰瘍或腹瀉等情況,每一療程結束后檢查肝、腎功能及血常規(guī)。
1.4 療效標準[2]治愈:癥狀消失,B超監(jiān)測盆腔包塊消失,血-HCG降至正常(0.1~3.0m IU/mL)。有效:癥狀減輕,B超監(jiān)測盆腔包塊縮小,血-HCG正?;蚪咏?(0.1~3.0m IU/mL)。無效:癥狀無變化,B超監(jiān)測盆腔包塊無變化或增大,血-HCG下降不滿意或上升而改用其他藥物,或有破裂出血等手術指征而改為手術治療者。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 s)表示,采用 t檢驗。
2.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見表1。治療組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 <0.05)。
表1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n(%)
2.2 兩組血-HCG下降率及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時間的比較 見表2。治療1個療程后兩組血-HCG均有所下降,但治療組血-HCG下降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血-HCG下降到正常所需要的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表2 兩組血-HCG下降率及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時間比較 (± s)
表2 兩組血-HCG下降率及下降至正常水平所需時間比較 (± s)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HCG下降率(%)50.32±9.67"31.47±9.35-HCG下降到正常所需時間(d)13.49±1.61"18.83±2.18
2.3 兩組異位妊娠包塊消失情況和腹痛消失時間比較 見表3。治療后第21日,治療組包塊消失患者顯著多于對照組(P<0.05)。治療組平均腹痛消失時間顯著低于對照組(P <0.05)。
表3 兩組異位妊娠包塊消失情況和腹痛消失時間比較 (± s)
表3 兩組異位妊娠包塊消失情況和腹痛消失時間比較 (± s)
組別治療組對照組n 50 50包塊消失情況(n)31"17腹痛消失時間(d)5.09±2.46"8.89±2.56
2.4 藥物不良反應比較 見表4。治療組肝功能和白細胞的損害發(fā)生率為ALT升高和WBC下降,治療組肝腎功能及造血系統(tǒng)損害發(fā)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 (P<0.05)。兩組治療結束后,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瀉癥狀自行消失,口腔潰瘍局部涂冰硼散痊愈;甲氨蝶呤結束10d后,ALT及WBC均恢復正常。
表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n(%)
異位妊娠是婦產科常見急腹癥,亦是導致孕產婦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一直被視為具有高度危險的病理妊娠,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治療方法以最大限度保留婦女的生殖功能至關重要。隨著人們對異位妊娠認識的不斷加深和診斷技術的提高,特別是由于血清-HCG測定方法靈敏度的提高以及超聲診斷的改進,大多數輸卵管妊娠可以得到早期診斷,為臨床保守治療方法的研究和應用創(chuàng)造了條件,所以藥物治療得以大力的推廣。當前,藥物保守治療輸卵管妊娠最常用的化學藥物是甲氨蝶呤,可有效抑制二氫葉酸還原酶,從而抑制滋養(yǎng)細胞增生,破壞絨毛,使胚胎組織壞死、脫落、吸收。但單純甲氨蝶呤保守治療輸卵管妊娠效果并不理想。因此,在臨床中探尋一種安全有效、療程短、成功率高,且能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生育能力的治療方案尤為重要。
近年來,中醫(yī)藥方法參與治療輸卵管妊娠時,不但提高了療效,而且能夠增加患者再次妊娠時的宮內妊娠率。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與單純西藥保守治療輸卵管妊娠比較,其優(yōu)點在于癥狀、體征改善快,療效較好,副作用較少,能獲得更好的再妊娠結局。中醫(yī)學認為,異位妊娠的發(fā)生是由于少腹宿有瘀滯,氣血運行受阻,或先天腎氣不足,運血無力,沖任不暢,導致孕胎位置異常,而胚胎在胞宮以外孕育,養(yǎng)胎氣血不能聚于胞宮而蓄于少腹,成為少腹血瘀之實證,因而治療應以活血化瘀消為主。本觀察表明,中西醫(yī)結合保守治療與單純西藥保守治療比較,治療組患者血-HCG下降率提高,血-HCG下降天數短,陰道流血停止天數短,輸卵管妊娠包塊完全消失率高,臨床總有效率高,同時副作用少。說明云南白藥膠囊和甲氨蝶蛉聯合應用不僅有活血化瘀、散結消的作用,而且有清熱解毒、利濕止痛的功效,有利于包塊的吸收消散,減少出血時間,增強機體免疫力,減輕藥物不良反應,且中西藥聯合應用,增強了殺胚作用,臨床療效高,盆腔包塊吸收快,藥物不良反應小。因此,中西醫(yī)結合是藥物保守治療輸卵管妊娠的最佳方案之一,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樂杰,主編.婦產科學[M].第6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5: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