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峰,孫臣義,王 全,張加豐
(1.黑龍江省醫(yī)院放射線,黑龍江哈爾濱150000;2.黑龍江省中西醫(yī)結合研究所屬醫(yī)院)
乳腺X線攝影是首選乳腺疾病的檢查方法,操作簡便有一定的準確性。MRI作為一種良好的軟組織對比度技術越來越廣泛的應用于乳腺疾病的檢查中。如何充分利用兩種技術的優(yōu)勢,進一步提高對乳腺疾病的診斷的準確性。本文通過手術病理對照小結乳腺X線與MRI診斷乳腺疾病的敏感性、特異性、檢出率以便更科學地使用兩種檢查技術。
1.1一般資料我院2008年3月引進GEsignaEXCITEHD3.0T超導磁共振。5月到10月期間有9例病人同時做乳腺X線,MRI檢查并做外科治療。我們將檢查診斷結果進行回顧分析。病人均為女性,年齡在19-56歲,平均37.5歲,病例均有病理診斷結果。
1.2臨床資料9例病人均以腫塊就診,1例乳腺腫脹,皮膚增厚,乳頭凹陷。
1.3檢查方法乳腺X線攝影用意大利giottoCR攝影。檢查常規(guī)雙側乳腺頭足軸位(CC),內外側(MLO)。核磁GEsignaEXCITEHD3.0T超導磁共振掃描儀乳腺專用線圈。所有患者均行MRI平均和動態(tài)增強掃描。患者取俯臥位雙側乳腺自然懸垂于專用的乳腺8通道胸部線圈(3.0THDBreastArray)內。常規(guī)行橫斷面、矢壯面、冠狀面定位掃描(行矢狀位脂肪抑脂FSZT2WI:TR6000msTE102.9.層厚4 mm層間距1.0 mm矩陣320×224。激勵次數2。視野20 cm×20 cm。橫段面STIRT2WI:TR8120 ms,TE72.5 ms。層厚5 mm 層間隔1 mm,矩陣320×192,視野32 cm×32 cm.動態(tài)增強掃描采用GRE3D序列,脂肪抑制T1WI行矢狀徑掃描(TR6.6msTE2.5ms)對比劑用GD-DTPA,劑量0.1 mmol/kg采用高壓注射器快速靜脈灌注,灌注后進行掃描,共8期,單次掃描時間1分30 秒 。)
9例病人中有11個病灶,乳腺癌3例(病灶4個),侵潤性導管癌,乳腺導管內癌,腺樣囊性癌各1例,纖維腺瘤2例,乳腺病2例,脂肪瘤1例,乳腺炎性膿腫1例。
9例病人檢查出9個(9/11),3例乳腺癌中1例有明顯腫塊。典型的毛刺征放射壯。1例可見大片壯致密影,局部區(qū)域可見數個細沙粒樣鈣化。腋下可見淋巴結1例X線上可見局限性密度增高邊緣毛糙,未見腫塊顯示。2例纖維瘤顯示出病灶輪廓清楚,密度均勻一致。1例乳腺腺病的病灶大部分清楚,有分葉狀、無鈣化也無毛刺征。另1例乳腺病的部分邊緣清楚、邊緣也有短毛刺。脂肪瘤病例乳腺上局部只有局限性密度減低區(qū),邊緣不甚清楚。乳腺炎性膿腫只見區(qū)域性結構不良周圍皮膚增厚,乳頭凹陷,腋下多個淋巴結。
三例乳腺癌中矢狀位T2WI抑脂圖像病灶均呈高信號。DWI圖像上病灶也呈高信號。病灶邊緣不整,有毛刺,鈣化顯示不明顯。動態(tài)增強掃描,腫瘤早期強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都為Ⅱ-Ⅲ型。纖維瘤、乳腺腺病的4個病灶,T2WI抑脂圖像腺體呈等信號病灶呈高信號。DWI圖像病灶明顯高信號,邊緣全部或部分清楚整齊,動態(tài)增強掃描病灶輕度早期強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I型改變,病灶逐漸明顯強化。
脂肪瘤平掃T1WI、T2WI均呈高信號,DWI圖像呈低信號,動態(tài)掃描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平直無強化表現。
炎性膿腫矢狀位T2WI抑脂圖像病灶呈高信號,但病灶邊緣模糊,另見兩處低密度區(qū)域邊緣清。動態(tài)增強掃描病灶輕度早期強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逐漸上升I型。
乳腺X線攝影是乳腺疾病傳統(tǒng)的影像學檢查手段。近年來磁共振被廣泛應用于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診斷中,豐富乳腺疾病的影像學診斷手段。
3.1乳腺X線檢查優(yōu)勢乳腺X線攝影作為傳統(tǒng)檢查方法正成為乳腺癌普查的首選影像學檢查手段。目前證實乳腺癌是唯一能通過影像檢查從而降低死亡率的惡性腫瘤。
乳腺攝影是靠病變與正常乳腺間密度差,觀察其形態(tài)及病灶特點。病灶的密度、形態(tài)微小鈣化對乳腺癌的診斷有意義。對檢測的微小鈣化為唯一特征的早期乳腺癌的敏感性是其他影像學檢查方法所無法比擬的。有關報導鈣化的顯示率30-80%不等。典型微小鈣化為數量多,密集多如細紗狀,可位于腫塊內外。本組有1例乳腺癌可有此征象。腫塊也是乳腺癌的另一直接征象。另一例乳腺癌只表現局限性密度增高,未顯示腫塊輪廓,如圖(1)。2例纖維瘤腫瘤輪廓較清楚,密度稍高于周圍腺體,邊緣光滑。2例乳腺腺病中一例病灶邊緣大部分清楚略有分葉BI-RADS為Ⅱ級,如圖(4)。另一例病灶邊緣少部分清楚邊緣毛糙,提示為BI-RADS IV級。脂肪瘤X線僅表現局限性密度減低,僅有少部分邊緣。炎性膿腫上顯示大片壯密度減低局限性結構不良,皮膚增厚、乳頭凹陷,提示乳腺癌BI-RADS V級。
圖1 乳腺癌:乳腺X線上乳腺下部局限性密度增高伴多發(fā)顆粒狀鈣化MRI DWI矢狀位見腫塊病灶呈高信號,未顯示鈣化影,增強掃描,病灶明顯早期強化
3.2X線檢查不足X線片上良好病灶形態(tài)密度的顯示是乳腺疾病的診斷基礎。本組9例病人中有4例病灶顯示不清楚。因而漏診誤診1例乳腺癌的病變區(qū)域僅表現為局限性密度增高,而無腫塊病灶顯示。而MRI卻顯示出了兩個腫塊病灶、毛刺征(+)如圖(2)。1例乳腺腺病的病灶周圍有腺體重疊,腫塊輪廓不清楚。而MRI DWI圖像能清楚地顯示腫塊陰影的輪廓。脂肪瘤X線也僅能有局限性密度低,而無其他表現。MRI上 DWI、T2WI圖像上均顯示邊緣清楚高信號。炎性膿腫病例X線未顯示膿腔及炎性改變范圍,僅有皮膚增高、乳頭凹陷與炎性乳腺癌難以區(qū)別。如圖(3)。
圖2 乳腺癌:X線上乳腺下局限性密度增高 MRI T2WI抑脂圖像顯示兩個腫塊,呈稍高信號,增強掃描病灶早期明顯強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Ⅲ型
圖3 乳腺膿腫:乳腺X線上乳暈后局限性密度低結構紊亂MRI T2WI抑脂圖像病灶片狀高信號,內見兩個類圓形明顯高信號,動態(tài)增強掃描病灶呈輕度強化逐漸增強,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Ⅱ型
圖4 乳腺腺病:X線上病灶邊緣清,略分葉MRI T2WI圖像顯示邊緣清楚的 腫塊病灶,呈明顯高信號,增強掃描病灶逐漸明顯強化,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I型
3.3MRI乳腺疾病的優(yōu)勢MRI不受乳腺腺體致密度的影響,極大的提高了乳腺組織的空間分辨率,從而能顯示病灶的大小數目邊緣及胸壁受累情況,有利于病灶的定性診斷。MRI動態(tài)增強序列所提供的病灶血液動力學參數(時間-信號強曲線、早期信號強化率峰值時間)及DWI提供的病灶內水分子擴散運動情況對于乳腺良惡性病變的鑒別具有較大價值。乳腺MRI能極大提高乳腺良惡性病變的診斷與病理診斷的一致性。
本組9例病人中MRI顯示了11個病灶,比乳腺X線多兩個,其中1例乳腺X線上僅見局限性密度增高邊緣毛糙,而MRI DWI圖像上清楚的顯示出兩個腫塊病灶,毛刺(+),惡性特征明顯。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Ⅲ型表現,(1例乳腺腺病,X線上僅顯示腫塊部分邊緣,而MRI DWI圖像)良好地顯示出了病灶邊緣范圍,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I型改變。脂肪瘤病例X線上僅見局限性密度減低,邊緣輪廓顯示不清楚抑制序列病灶呈低信號。MRI平掃T1WI T2WI均呈高信號,DWI呈低信號并有清楚的病灶輪廓,增強后病灶周圍無強化。炎性膿腫病例X線上類似乳腺癌而MRI矢狀位T2WI抑脂圖像病灶呈高信號。DWI圖像病灶呈高信號,動態(tài)增強掃描病灶呈輕度強化逐漸增強,時間-信號強度曲線呈Ⅱ型,并顯示兩個低信號。
3.4乳腺X線和MRI對病變檢出的敏感性MRI具有比乳腺X線更高的組織分辨率,尤其是增強掃描對于乳腺疾病診斷有極大幫助。將動脈增強MRI作為常規(guī)掃描序列十分重要。本組9例病人MRI病灶的顯示及疾病的診斷與病理結果基本一致(9/9)。乳腺X線病灶檢出率(9/11),診斷符合率(7/9),數字雖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可以顯示出MRI對病灶的檢出及診斷定性判斷方向具有較大的優(yōu)勢。
3.5乳腺鉬靶X線與乳腺MRI比較乳腺鉬靶X線檢查受限于致密型乳腺,病灶的檢出率約30%,隨著乳腺腺體量的減少,檢出率逐漸上升。脂肪型乳腺可達90%。乳腺MRI可以多平面成像,因而觀察到的影像信息更豐富,特別乳腺深部病變的發(fā)現多中心性病灶病變的敏感性較高。增強MRI對多發(fā)病灶比其他檢查方法有更高的檢出率。MRI不受乳腺腺體致密的影響。
總之,常規(guī)的乳腺鉬靶X線必不可少,但MRI平掃加增強對乳腺疾病診斷具有更高的敏感性、準確性,它可作為乳腺疾病鑒別診斷的一種必要的補充方法。
[1]葉 芳,曾蒙學,等.MRI結合數字化鉬靶診斷乳腺癌的臨床研究[J].放射線實踐,2007,22(11);1139.
[2]汪登斌,謝法林,等.乳腺病變MRI與X線攝影檢查比較研究[J].中國腫瘤影像學,2008,11:64.
[3]石木蘭.對乳腺影像診斷的管見,中華放射學雜志,2002.36:965-966.
[4]鮑潤賢主編,中華影像醫(yī)學,乳腺卷,2006年6月16日.
[5]GoscinCP,Ber manCG,ClaikRA,et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Breast(t),Cancer control,2001,8(5):399-406.
[6]BrucelLD,RobertWG,RobynLB,etal.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intraductal Papilloma of the Breast(j).MagnImaging,2003,21(8):88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