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邀嘉賓: 中學生:陸愛國
消防警官:陳飛
社區(qū)干部:楊鳳
建筑抗震標準及震后自救
特邀嘉賓: 中學生:陸愛國
消防警官:陳飛
社區(qū)干部:楊鳳
主持人:加勒比島國海地當?shù)貢r間1月12日16時53分 (北京時間13日5時53分),發(fā)生里氏7.3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剎那間,風光旖旎的海地變得滿目瘡痍。目前,國際社會正在全力以赴地幫助海底人民抗震救災。共同應對地震這種大規(guī)模的自然災害,已成為當今世界人類面臨的共同課題。本期小課堂,本刊向廣大讀者介紹建筑抗震的相關標準知識及一些震后救護常識。
汶川地震發(fā)生后,我國新的《建筑抗震鑒定標準》已于2009年7月1日正式實施,新標準中,學校食堂、宿舍等人員密集場所,將按照重點設防類抗震標準鑒定。此前,校內只有教學樓屬于重點設防行列。此外,磚砌教學樓將限高4層。
由住房和城鄉(xiāng)建設部制定的新標準中明確提出,經(jīng)過抗震鑒定加固的建筑,必須滿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要求。也就是說,經(jīng)過抗震鑒定加固的建筑,在遭受小震時,一般不受損壞或不需修理可繼續(xù)使用;遭受中震時,可能開裂,但經(jīng)一般修理或不需修理仍可繼續(xù)使用;當遭受大震時,不致倒塌或發(fā)生危及生命的嚴重破壞。
新國標對不同年代的建筑規(guī)定了不同的合理的“后續(xù)使用年限”。所謂“后續(xù)使用年限”是指現(xiàn)有建筑經(jīng)抗震鑒定后繼續(xù)使用所約定的一個時期,在這個時期內,建筑只需進行正常維護而不需進行大修就能按預期目的使用,完成預定的功能。
老舊建筑在抗震構造措施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的地方,按新建工程的要求對這些老舊建筑進行加固,不僅技術難度大,而且所需的加固費用也高。
因此,標準對不同年代設計建造的現(xiàn)有建筑提出了“后續(xù)使用年限”的要求,將按年代以及當時設計所依據(jù)設計規(guī)范分為三檔:20世紀70年代及以前建造的房屋,后續(xù)使用年限至少為30年;20世紀80、90年代設計建造的房屋,后續(xù)使用年限至少為40年;2001年以后設計建造的房屋,后續(xù)使用年限為50年。
也就是說,不同年代建造的房屋,其在規(guī)定的后續(xù)使用年限內,經(jīng)抗震鑒定加固后,須滿足“小震不壞,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抗震設防目標。
我國建筑工程設防可分為幾類,甲類主要涉及國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乙類主要包括中小學校、醫(yī)院、大型商場、火車站和大型辦公樓等人員密集場所。
因為在汶川地震中,中小學校倒塌嚴重,造成學生的傷亡也很慘重。所以,新標準將乙類建筑的抗震鑒定要求提高了,特別是對砌體結構的層數(shù)和高度提出嚴格要求。
社區(qū)干部楊鳳:2009年以前,我國的《建筑抗震鑒定標準》是什么情況。
消防警官陳飛:我國首部《建筑抗震鑒定標準》是在1976年唐山大地震后出臺的。此前,我國并沒有關于建筑抗震鑒定方面的國家標準。唐山大地震后,許多被地震波及地區(qū)的房屋出現(xiàn)損壞,人們開始考慮房屋的抗震加固問題。
1995年,我國曾對《建筑抗震鑒定標準》進行過修訂,2008年汶川大地震發(fā)生后,相關部門開始對標準進行1995以來的首次修訂,此次修訂后的國標變化很大。
中學生陸愛國:為什么說城市的地震次生災害多?
消防警官陳飛:因為城市是各種生命線工程高度集中的地區(qū),地上地下各種管網(wǎng)密布,易燃易爆物資及要害部門多,所以,地震次生災害嚴重。
社區(qū)干部楊鳳:公共場所怎樣避震?
消防警官陳飛: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
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軟坐墊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
在商場、書店、展覽館、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后懸掛物。
在行駛的電(汽)車內:抓牢扶手,以免摔倒或碰傷;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地震過去后再下車。
中學生陸愛國:地震時遇到特殊危險怎么辦?
消防警官陳飛:燃氣泄漏時: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千萬不要使用明火,震后設法轉移。
遇到火災時:趴在地上,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地震停止后向安全地方轉移,要匍匐、逆風而進。
毒氣泄漏時:遇到化工廠著火,毒氣泄漏,不要向順風方向跑,要盡量繞到上風方向去,并盡量用濕毛巾捂住口、鼻。
應注意避開的危險場所:生產(chǎn)危險品的工廠,危險品、易燃、易爆品倉庫等。
社區(qū)干部楊鳳:1月24日,山西河津發(fā)生了一場不大不小的地震。看來,學習一些有關建筑抗震標準及震后自救常識,是非常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