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桂萍
初中生正處于少年時期,這一時期由于學生課業(yè)負擔明顯加重,學習壓力明顯增大,他們?nèi)菀壮霈F(xiàn)對學習失去信心,對上學失去信心、對父母老師的說教反感、心情煩躁壓抑、情緒波動等心理綜合癥,嚴重者還會出現(xiàn)孤僻、自閉、自私、自卑、失望等心理疾病。針對我校出現(xiàn)的種種現(xiàn)象,教師該如何正確引導,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內(nèi)健康成長,是我們廣大教師普遍關注的問題。只要社會、學校雙管齊下營造適合學生發(fā)展的育人氛圍,作為主體的學生做好心理調(diào)適,以一個平常的心面對人生,這樣才能克服他們所面臨的綜合反應。
環(huán)境育人是新課程倡導的理念之一,優(yōu)美的校園環(huán)境是學生健康發(fā)展的必備條件之一,尤其教室的裝飾完全可以改變過于嚴謹?shù)拿跃?、學生規(guī)范等的陳設,要結合學生實際可增添一些活潑、向上、激勵性強的內(nèi)容,營造寬松的氛圍。
利用有利時機,開展心理健康講座,讓學生學習心理學常識,是他們了解自身心理發(fā)展變化的特點,學會心理保健和自我情緒調(diào)控,以平常心態(tài)正確對待和化解生活中的矛盾。
作為教師要經(jīng)常進行心理學學習交流,結合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學生的不良情緒大多來自身邊的人,當然也包括教師,因此,教師心理健康是學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條件。學校要加強對老師的心理健康教育,定期組織心理教育匯報交流和有關理論方面的研討,積極倡導教師結合學科特點,把心理健康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去,滲透到教育教學的各個層面。
為全面了解學生健康成長的狀況,學校要成立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交流中心,配備心理學科的教師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疏導學生心理問題,預防心理疾病。尤其要重視特殊學生的心理疏導,如單親家庭的學生,身體有殘疾的學生等。
事實證明,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的教育活動,有了學校、老師、家長的關注和重視,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心理調(diào)適。
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各不相同,要從實際出發(fā),讓學生找準自己在班級中、年級中的位置,樹立一個通過自己努力可達到的目標,并制定一個階段性的學習計劃和總的學習計劃,確立具體的學習任務,從而使學習有一定的導向。這樣做可以培養(yǎng)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漸形成學習的成就感,增強學習的信心和動力。
班級是一個大集體,師生相處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xiàn)一些沖突,要建議學生嘗試換位思考,設身處地的站在同學、老師的立場看問題,求得心理平衡,學會單線梳理自己的情緒和理智,不要一味地同別人進行比較,在被集體中的成員誤解感到委屈,不要壓抑,帶事情冷卻后主動交流溝通,求得理解。
另外,教師還要教育學生尊重和孝敬父母,時常保持一顆感恩的心。然而,每個學生的需求和看法并不總是一致的,他們和父母仍會發(fā)生沖突。這時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教育學生有事不要憋在心里,有想法就要說出來,父母會主動改變教育方式,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對父母的過錯要寬容,與父母交流看法,要真心、誠懇,傾聽父母的意見,尋求適合自己發(fā)展的模式,把父母的企盼當作前進的動力。
作者單位:沙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