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義改 梁啟堂 鐘向陽
穿刺血管的選擇對血管CT成像的影響
何義改 梁啟堂 鐘向陽
目的 對比通過左右上肢注射造影劑得出的2組CTA圖像,探討穿刺血管的選擇對血管CT成像的影響,提高成像的成功率和影像質(zhì)量。方法 對40例無明確器質(zhì)病變患者行64排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以右上肢靜脈注射為A組,其中50歲以下為A1組,50歲以上為A2組,以左上肢注射為B組,其中50歲以下為B1組,50歲以上為B2組, 分別以4ml/s進行高壓團注,對血管造影劑峰值濃度,峰值時間,頸靜脈返流情況,靜脈高濃度偽影進行對比。結(jié)果 以A組者血管造影劑峰值濃度高于B組, A組峰值時間短于B組,A組頸靜脈返流情況少于于B組,A組靜脈高濃度偽影少于B組。結(jié)論 以右上肢靜脈在頭頸動脈CTA成像成功率及影像質(zhì)量明顯優(yōu)于左上肢靜脈,尤其在年齡>50歲患者。
頭頸動脈疾?。活^頸血管CT成像;X線計算機;護理;穿刺部位
64排螺旋CT實現(xiàn)了三軸各向同性的統(tǒng)一,掃描速度大大提高, 使頭頸動脈成像在空間分辨率和時間分辨率方面都能達到滿意效果,然而有許多注射相關(guān)的因素會影響造影圖像的質(zhì)量,其中注射針的穿刺位置,影響對比劑的團注效果。
2009年1~5月間本院行64排螺旋CT頭頸動脈成像的患者40例,以右上肢靜脈注射為A組,其中50歲以下為A1組,50歲以上為A2組,以左上肢靜脈注射為B組,其中50歲以下為B1組,50歲以上為B2組,每組各10例。
采用Toshiba Aquilion 64排螺旋CT,MEDRAD雙筒高壓注射器。參數(shù):機架旋轉(zhuǎn)速0.4s/周,覆蓋寬度32mm(64mm×0.5mm),螺距0.821,掃描野(FOV)200mm,矩陣512×512,掃描層厚0.5mm,管電壓120kV,電流400mA。掃描范圍由主動脈弓至顱頂。
(1)對比劑注射方法 采用18G-20G靜脈留置針,選擇左(右)上肢靜脈穿刺。
(2)小劑量測試 以4ml/s速度注射10ml小劑量造影(碘帕醇370mg/ml)立刻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鹽水20ml進行沖刷。由于TOSHIBA Aquilion 64排螺旋CT沒有bolus軟件,我們使用S&S掃描,目測小劑量峰值,加4秒得到大劑量峰值。
(3)CTA掃描 以4ml/s速度注射60ml(碘帕醇370mgI/ml),立刻以相同速度注射生理鹽水40ml進行沖刷,以小劑量計算的峰值為延時間進行增強掃描。
(4)評價方法 由2名經(jīng)驗豐富放射科主治醫(yī)生進行閱片,分別對A1、A2、B1、B2 4組CT圖像進行對比,對比項目包括劑峰值濃度、峰值時間、頸靜脈返流情況、靜脈高濃度偽影。
由表1可以看出,以A組者血管造影劑峰值濃度高于B組, A組峰值時間短于B組,A組頸靜脈反流情況少于B組,A組靜脈高濃度偽影少于B組,另外年輕組A1各項指標(biāo)優(yōu)于年老A2組。穿刺位置在右上肢獲得的圖像見圖A,穿刺位置在左上肢獲得的圖像見圖B。
(1)以右心房為界,頭側(cè)方向靜脈幾乎沒有靜脈瓣,部分人的鎖骨下靜脈與及頸靜脈有少數(shù)靜脈瓣存在,故此人體頭低位會致無名靜脈血返流入顱內(nèi)。
(2)左側(cè)無名靜脈較長,在胸骨與無名動脈間穿行且與上腔靜脈形成夾角,容易受壓迫,一旦高壓注入造影劑就更容易返流入頸靜脈。反觀右側(cè)無名靜脈較短,較直匯入上腔靜脈,且不受其他組織壓迫,所以返流機會較少。
(3)造影劑高濃度造影劑一旦返流入頸靜脈及顱內(nèi)靜脈,就會使頭頸動脈成像效果大打折扣。首過心臟造影劑量減少-峰值下降。流入心臟造影劑速度減慢-峰值延時。顱頸靜脈高濃度造影劑-偽影。返流致小劑量測試峰值可信性下降-檢查失敗。
(4)即使左側(cè)無名靜脈造影劑沒有返流入頸靜脈,其高濃度造影劑也使過于靠近的無名動脈和頸內(nèi)動脈受影響。
(5)年老患者左側(cè)注射最容易返流的原因:部分人的鎖骨下靜脈與及頸靜脈有少數(shù)靜脈瓣存在,但是隨著年齡增大其靜脈瓣功能也在下降。
(6)下肢靜脈到心臟距離較遠,會造成造影劑過分稀釋。
因為造影劑不經(jīng)肺循環(huán),與血液混合不充分,有文獻認為進行肺動脈成像使用左上肢靜脈注射更好[1]。
表1 血管穿刺位置對CTA圖像質(zhì)量的影響
圖A為右肘靜脈注射造影劑,冠狀薄層MIP顯示左右頸內(nèi)動脈清晰,頸靜脈無返流造影劑。圖B為左肘靜脈注射造影劑,冠狀薄層MIP顯示左右頸內(nèi)動脈模糊,左頸靜脈返流很高密度造影劑,嚴重影響左頸內(nèi)動脈觀察。
筆者認為可能存在的道理:
(1)流入心臟造影劑速度減慢可以降低上腔靜脈及右心偽影。
(2)流入距離增加和返流都使造影劑與血液混和充分減少邊流情況。
(1)易于觀察下腔靜脈;(2)減少上腔靜脈偽影;(3)改善右心影像。
(1)頭頸、主、冠狀動脈使用右上肢靜脈注射;(2)肺動脈使用左上肢靜脈注射;(3)先天心使用下肢靜脈注射;(4)使用健側(cè)肢體;(5)肘靜脈注射優(yōu)于手背靜脈。
[1]柳澄,馬睿,王靜,等.雙源CT臨床應(yīng)用[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9.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hoice of vascular puncture and CT imaging of the vascular through the right or left hand injection of contrast medium compared two groups of CTA images. Methods Device in 40 cases of mass lesions in patients with no clear line of 64-slice spiral CT imaging of head and neck arteries. The group A is a right median cubital vein for injection, and the group B is a left median capital vein for injection.Results We compared the peak contrast agent concentration, peak time, jugular vein ref l ux conditions, intravenous fake shadow, through 4ml/s to conduct high-pressure bolus injection. Conclusion In the right median cubital vein injection of CTA imaging of head and neck artery success rate and image quality is better than the middle of the left elbow vein, especially in patients older than 50 years.
head and neck artery disease; CT imaging of head and neck vessels; X-ray computed; nursing; puncture site
10.3969/j.issn.1009-4393.2010.19.081
529000 廣東江門中心醫(yī)院放射科 (何義改 梁啟堂 鐘向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