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偉
就在第50屆世乒賽團體賽即將在莫斯科拉開大幕之際,王勵勤卻回到了上海,這是他十多年來第一次無緣世界乒乓球三大賽之一的世乒賽?;蛟S從這一刻起,無論王勵勤選擇退役還是堅持,都將意味著他的輝煌與榮耀從此將只能在世界乒球的史冊中去尋找,一代世界乒乓球天王將從此謝幕……
“奧運冠軍”是一個多么誘人、多么輝煌的稱號,擁有奧運冠軍實力的運動員并不一定能得到“奧運冠軍”的稱號,一點點陰差陽錯都可能錯失它:有時候功虧一簣,有時候無可奈何,有時候忍痛割愛……“奧運冠軍”只屬于那個萬事具備又不欠東風的幸運兒。而在這個幸運兒的背后有著許許多多的不幸者,他們或悲情、或悲壯、或令人惋嘆、或令人頹喪……
他是中國乒壇的“常青樹”,曾經的“世乒賽寵兒”、“巡回賽大師”,實力不遜于世界任何一位“大滿貫選手”……然而,就是這樣的一位國球巨星卻拿不到奧運會和世界杯的男單冠軍,如今他又落選了第50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
一切命注定?
5月23日,就在第50屆世乒賽團體賽即將在莫斯科拉開大幕之際,乒壇名將王勵勤卻回到了上海,這是他十多年來第一次無緣世界乒乓球三大賽之一的世乒賽?;蛟S從這一刻起,無論王勵勤選擇退役還是堅持,都將意味著他的輝煌與榮耀從此將只能在世界乒球的史冊中去尋找,一代世界乒乓球天王將從此謝幕……
或許,王勵勤很不甘心,王勵勤的球迷更加不甘心,作為世界排名第一時間最長、中國隊中公認的實力最強選手,為什么直到他即將告別乒乓球生涯之時,還是無法獲得奧運會和世界杯男子單打冠軍?難道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
記得北京奧運會前,記者曾經在湖南長沙專訪過王勵勤。當時聊到了他問鼎2000年悉尼奧運會男雙桂冠,聊到了他2001年在日本大阪奪得第一個男單冠軍。記得,記者當時這樣問他:“在你看來,是不是只有把世乒賽、世界杯、奧運會的三個男單冠軍全部都拿下才算圓滿?”大力(王勵勤的外號)回答說:“我追求的完美就是‘大滿貫……”
認識王勵勤的人都知道,這位高高大大的運動員為人真誠隨和,那雙笑瞇瞇的小眼睛總是透著直率。曾經有人問過王勵勤,你的性格像狼還是像羊?他笑著說:“兩種性格兼而有之才比較好吧?!痹谒砩?剛健與溫和,堅強和軟弱,沖突著,也融合著。毫無疑問,這樣的性格很受人歡迎,然而在刺刀見紅的比賽場上,有時候也會帶給他坎坷、痛苦和遺憾。
常言道:性格決定命運。如今,在王勵勤落選世乒賽、完成了自己乒乓球生涯中不是謝幕的謝幕時,我們或許能從他的性格缺憾中尋找到“遺憾”的理由。
10余年前,21歲的王勵勤迎來了運動生涯的第一個高潮。他先是奪得國際乒乓球職業(yè)巡回賽總決賽男單、男雙兩項冠軍;接著又在中國乒乓球擂臺賽總決賽上,以3比1力克孔令輝奪得冠軍。此時無論是國家隊、上海隊,還是各大媒體都對他大加贊揚,王勵勤更是躊躇滿志。然而,隨后的那屆荷蘭艾因霍溫世乒賽卻成了王勵勤噩夢的開始。當時,這位少年得志的國手雄心勃勃地要拿男單冠軍,可還未走到決賽大門,王勵勤就被法國怪拍手埃洛瓦淘汰。在當時的比賽現場,記者目睹他大顆的眼淚從臉上滾落下來。緊接著,在廣東中山小欖鎮(zhèn)舉行的世界杯上,他更是一輸再輸,被擠出八強。總教練蔡振華氣得臉色鐵青,當著全國的媒體痛罵他“低能”。一向孤傲的王勵勤被罵傻了,再加上他天生性格內向,在隊內本來就有點不合群,一時間似乎成了一只離群的大雁……
本來,那時的王勵勤有望在奧運會上沖擊男單金牌的,然而性格上的弱點,心理素質不過關,造成的結果是僅僅參加了雙打比賽。相信直到今天,大力也不會忘記迎接千禧年的那個夜晚,當時王勵勤被告知開會,當他進入會議室時,他愣了一下。蔡振華、李曉東、呂林等男隊五名教頭整齊地坐在里面。蔡振華告訴他,這是一次“會診”。接著,五位教練毫不留情地一一列舉他的種種問題,特別對他的心理狀況進行了分析:過分看重比賽的成績、不接受批評、性格不堅強……王勵勤被罵哭了,一連幾天,他都沒睡好覺,“我從沒有想過我原來有這么多問題”。
但王勵勤沒有放棄努力,他一步步克服了心理上的陰影,終于在一年后的悉尼奧運會上全面爆發(fā):22歲的他和隊友閆森力挫孔令輝/劉國梁這對金牌組合,以完美的表現站到奧運會冠軍領獎臺上,可是男單冠軍卻成了他失落的夢……
悉尼奧運會后,國際乒聯(lián)為了減慢球速、增加對抗拍數,對乒乓球進行了改革,將小球換成了大球,技術全面、進攻力量極大的王勵勤受到的影響最大,為此在第46屆世乒賽團體賽1/4決賽中,王勵勤意外輸給了當時德國隊尚未成名的波爾。這場失敗使他在后幾輪賽事中被教練打入了冷宮。但王勵勤沒有氣餒,他憑借自己全面的技術,很快克服了大球改革帶來的困難,并在隨后的世乒賽男單比賽中一路戰(zhàn)勝佩爾森、金澤洙、蔣澎龍,并與孔令輝會師決賽。決賽中,他在0:2落后的情況下,如有神助般地連扳三局,再次上演悉尼大逆轉的一幕,成為世乒賽單打新科狀元。這場比賽結束時,王勵勤并沒有像以往那樣振臂高呼,而是用擦汗的毛巾捂住了臉,放聲痛哭,那是他在經歷痛苦壓抑之后,用最痛快的方式宣泄。
有人說,王勵勤是太追求完美的人,他的心事太重了,而且又太過于聽話,心眼太過于直率,使他丟失了霸氣。這些評語其實能從他以往的比賽中看出端倪。似乎,無論什么時候,他總能保持一個“平和”的心,就像他說話一樣,總是慢聲細語。為什么他就不能在沉默中爆發(fā)?為什么他就不能對某些“不公”和背后的“算計”說“不”?在前不久進行的“馬王生死戰(zhàn)”中,王勵勤在慘遭淘汰后,他依然平靜面對媒體:“其實這次‘直通賽的結果,無論輸和贏,我都考慮過,但從準備環(huán)節(jié)來說,我主要是希望在比賽中發(fā)揮出自身水平?,F在失落感肯定是有的,不過參賽并不是唯一的目的。我要通過比賽發(fā)現問題,從而加以改進?!泵恳淮?王勵勤無論勝負,都會提到“改進”二字。
如此執(zhí)著而又“老實”的大力,讓人敬佩,但也讓人不得不想一想,已經32歲的他還能打多久?競爭異常慘烈的國乒隊還能給他多少機會?
老實人吃虧?
有人說,老實人吃虧。對于王勵勤來說,因為過于老實,因為過于一根筋,比賽時還真沒少吃虧。前幾年,他的個人問題成為八卦媒體熱炒對象,他與趙薇、福原愛甚至潘曉婷的緋聞都曾被熱炒?!拔以趺纯赡芟蛎總€人解釋呢?我解釋了又有什么用?沒什么好解釋的?,F在正是備戰(zhàn)奧運會的關鍵時期,我要按照教練的要求,刻苦訓練,不能分心……”已近而立之年的他依然那么單純,甚至在媒體偷拍他和趙薇約會之后,面對記者的采訪,他居然會問:“照片拍得清不清楚?”
王勵勤就是這樣的一個人,聽話,沒有城府,也不夠世俗。
在這次“兵發(fā)莫斯科”的選拔賽上,明眼人都能看出來,王勵勤的整體表現明顯好于馬琳,甚至在打完了三虎PK大戰(zhàn)時,王勵勤和王皓的名字已經一起出現在國際乒聯(lián)的官方網站上,那正是中國國家隊參加莫斯科世乒賽的五人參賽大名單。然而,不知何故,馬王生死戰(zhàn)卻意外上演。
這本來是一場不應該有的比賽。在國乒系列選拔賽計劃中,教練組最初的設想是,參加世乒賽的5個名額,只有3個人是通過選拔賽產生(如果正常發(fā)揮,國乒隊中的兩對“馬王”至少有兩人突圍),另外兩個名額內定產生。然而,讓教練組始料不及的是,國家隊中的三大虎將王皓、馬琳、王勵勤竟然沒有一人能在比賽中勝出,在這種情況下,三選二成了難題,無奈之余,教練組只好效仿雅典奧運會預選賽時的做法,通過比賽產生最后兩個名額。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在國乒隊圈定最后兩個世乒賽名額時,推出的方案可謂“深不可測”:雖然隊里口口聲聲表示,這兩個名額都是通過比賽產生的,淘汰的隊員應該無話可說。然而,仔細想想,國乒隊推出的比賽方案里卻是大有學問。為什么,在三選二的單循環(huán)比賽中,不是直接產生兩個名額?而且在王皓沒有出線之前,為什么第五個參賽名額產生的方式,教練組不敢公開?說到底,教練組明顯是在保王皓,因為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上,王皓必將是整個隊伍的核心,而馬琳和王勵勤最多也只能在隊里起個傳幫帶作用(就好像是2004年雅典奧運會后的孔令輝)。由此可見,三虎終極PK產生的一個名額如果不是王皓,那么王皓還可以通過唯一一個保送名額進入世乒賽陣容。結果,王皓也總算是給劉國梁爭氣,他以兩戰(zhàn)全勝順利晉級。
接下來,在對馬琳和王勵勤的選擇時,教練組又玩了一個“新路子”。在三虎PK時,處于第二位的王勵勤就應該與王皓攜手進軍莫斯科。然而,教練組偏偏又安排了另一場生死戰(zhàn),當時就有球迷質疑:眾所周知,王勵勤與馬琳打法是相克的,在這種情況下,教練組僅僅安排一場比賽定勝負,而且不是7局4勝卻是5局3勝,這是不是教練組又一精心安排?畢竟馬琳比王勵勤年輕兩歲,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他就相當于現在王勵勤的年齡。
不過,無論是核心球員王皓,還是新生代球員馬龍、許昕,他們都沒有王勵勤那樣的豐富經驗。王勵勤落選后,從劉國梁的片言只語中,我們不難發(fā)現他對王勵勤退役后的擔心?!拔蚁MR琳王勵勤之間的PK沒有完結,這場比賽也不會是一個時代的背影?!眲涸捴杏猩钜?他甚至還可以在私下里煽情地做馬王兩人的工作:奧運會還欠王勵勤1枚男單金牌,世界杯冠軍榜上也沒有王大力,世乒賽圣勃萊德杯上也沒鐫刻過馬琳的名字……
然而,神話不可能永遠,遺憾卻是永遠的。對于馬王兩人來說,在當前中國國乒隊伍里,即使他們可以一直保持這樣的競技狀態(tài),即使教練組給他們足夠多的耐心和機會,他們也已經很難完成夢想了——有些東西一旦錯過,永遠錯過了。
很多球迷不會忘記北京奧運會男單半決賽時王勵勤與馬琳的那場對決。比賽開場不足一分鐘,大力在一次回球中不慎將球拍碰到桌角,球拍上的膠皮被劃破一道小口子。一般情況下,只要不影響打球,球員都不會更換球拍的。稍有心計的運動員還會裝著若無其事的樣子,不讓對手發(fā)現。因為按照比賽規(guī)則,一旦一方球員提出對方球員球拍有問題,那么對方球員就必須更換球拍??墒?率直的大力根本沒有提防馬琳,他馬上按住自己球拍的膠皮,確認那道小口子不會影響到比賽。這個時候,“狡猾”的馬琳則馬上向裁判提出,王勵勤的球拍已損壞,必須更換。專業(yè)人士都明白,如果不是萬不得已的情況,大賽進行中的球拍是不能隨便換的。結果,王勵勤換掉了球拍,拿著自己的備用拍上場,他來不及適應新球拍,丟掉了勝利,而且也永遠丟掉了人生最重要的爭奪奧運會男單冠軍的機會……
就這樣悲情結束?
盡管,對職業(yè)生涯無比珍惜的王勵勤決不會輕言“再見”,可是他心里清楚,此次無緣莫斯科世乒賽勢必將成為退役的信號,回顧以往,沒有一位老將能在淡出國乒隊后會重新回到主力行列。
早在北京奧運會結束時,關于王勵勤退役的聲音就多了起來,后來他在上海市體育局的關心要求下,參加了十一屆山東全運會,并取得了1金1銅的好成績。就在那時,王勵勤多了一個新的身份——上海市乒羽中心主任助理。其實,在那之前的乒超聯(lián)賽期間,王勵勤就曾透露,他會在十一運會結束后退役。不過,在十一運會中獲得的優(yōu)異成績后,王勵勤卻改口說,有可能堅持到下一屆全運會。反倒是王勵勤的媽媽比較實在:“我尊重他的選擇。當然,作為父母來說,我希望他早點退役,然后組建家庭結婚生子。我知道他太喜歡乒乓球了,退役后肯定還要從事與乒乓球有關的工作……”
但從國乒隊伍目前的情況看,王勵勤堅持到下屆倫敦奧運會和遼寧全運會的希望已經很小了。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小將們的迅速成長,他們的“搶班奪權”使得老將們的生存空間變得越來越小。短短兩年,馬龍已經從過去“打醬油”的變成了世界排名第一,大有取代王皓在莫斯科世乒賽中擔綱第一單打的勢頭;而剛剛進入一隊不過3年的許昕,則成為第一個真正從選拔賽中脫穎而出者,也來勢洶洶;而曾經的“野馬”張繼科也在第二次選拔賽中戰(zhàn)勝了自己的克星馬龍。在小將們的步步緊逼之下,連王皓這樣的中生代都感覺有些站不住腳,更何況是像王勵勤這樣的老隊員呢。
還有就是王勵勤自己的狀態(tài)。目前,他長期的低潮狀態(tài)盡管有所改善,也打破了冠軍荒,但他已無法再回到巔峰狀態(tài)也是事實。下一次團體賽與奧運會都在2012年,屆時王勵勤已經34歲高齡,年齡和技術都不占優(yōu)勢的他,單憑經驗是很難與虎虎生風的年輕人們競爭的。因此,盡管遺憾,也不得不承認,王勵勤在告別了世乒賽團體賽后,這位悲情王者的退役已經只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