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楊培舉
綠色造船須理念先行
本刊記者 楊培舉
胡可一
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兼技術中心主任,主持并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重點科研開發(fā)和實施項目十多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2003年入選國防科工委“511人才工程”技術帶頭人;2008年獲首屆“船舶設計大師”稱號。
如何走發(fā)展低碳經濟之路、推動發(fā)展方式的轉變,是今年“兩會”關注的熱點話題之一。對于眼下的中國造船業(yè)而言,“低碳”同樣備受關注。對此,全國政協(xié)委員、江南造船(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總工程師胡可一在接受本刊記者采訪時強調,低碳經濟對中國造船業(yè)影響深遠,我們需格外重視,并且盡快轉變綠色發(fā)展理念。
低碳經濟利器
記 者:目前,氣候變化和低碳化浪潮已席卷全球,幾乎涵蓋了所有產業(yè)領域。在此背景下,中國造船業(yè)概莫能外,那么您如何看待這一問題?
胡可一:低碳經濟代表著資源、能源與環(huán)境約束下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模式,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但這其中包含很多的政治因素,利益才是幕后推手。那些華美的理由,不過是用以迷惑他人的幌子而已。歐美強國把苛刻的標準強加到發(fā)展中國家身上,以環(huán)境保護訴求為“利器”,試圖在道德上占據(jù)新的制高點,轉移金融危機給它們帶來的負面影響。中國造船業(yè)面對的種種“綠色壁壘”,正是這種背景下的產物。
記 者:有綠色新衣庇體,發(fā)達國家既可轉嫁減排義務,讓發(fā)展中國家背負污染環(huán)境的“黑鍋”,又可保護本國經濟,名利雙收,這豈不對發(fā)展中國家非常不利?
胡可一:當前形勢對發(fā)展中國家確實非常不利。對此,我們應冷靜對待,積極應對。作為發(fā)展中國家,在節(jié)能減排問題上,近年來,中國政府態(tài)度鮮明且應對積極。一方面,在國際上,中國與廣大發(fā)展中國家一致堅持“共同但有區(qū)別的責任”原則。另一方面,自從1992年6月聯(lián)合國環(huán)境與發(fā)展大會通過了《21世紀議程》這個綱領性文件,提出了“可持續(xù)發(fā)展”這個人類發(fā)展的總目標及實現(xiàn)這一目標所應采取的一系列行動計劃后,中國政府就非常重視,率先編制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級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中國21世紀人口、環(huán)境與發(fā)展白皮書》,讓國際社會見證了中國政府認真履行環(huán)發(fā)大會文件的原則立場和行動。
記 者:目前,低碳化浪潮來勢洶洶,中國造船業(yè)應該如何應對?
胡可一:在這方面,工信部、中國船舶工業(yè)行業(yè)協(xié)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中國船級社、船廠等,做了不少工作。這項工作需要多方協(xié)作。我個人認為,雖然低碳化浪潮對中國造船業(yè)影響很大,但中國船舶工業(yè)的發(fā)展,從長遠利益和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考慮,走“綠色造船”發(fā)展之路,是大勢所趨。再說,我們在綠色造船方面,也已有了一定基礎,所以我們既不能盲目樂觀,也不必過分忌憚。
記 者:面對突如其來的低碳化浪潮,業(yè)界有不少憂慮,而您則多了一份自信,源于什么?
胡可一:其實,對于我們江南來說,并不算突如其來。因為在2002年,我們就提出了綠色造船的概念,并開展了相關工作,只是我們很少像外國船廠那樣宣傳自己而已。那時,我們就強調要在船舶建造過程中,從開發(fā)、設計、采購、制造、交付后使用全過程中,采用新工藝、新裝備、新材料、污染小、物耗低,最大程度地降低對人員和環(huán)境的危害。我們推行綠色造船,就是崇尚在安全、清潔、文明的環(huán)境中從事生產,把保障人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作為企業(yè)的第一宗旨?,F(xiàn)在看來,綠色造船,仍然沒有脫離那時的基本框架。
記 者:從船型設計方面來說,綠色如何體現(xiàn)?
胡可一:這需要更加優(yōu)化的設計方案,開發(fā)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及相關配套的新材料、新設備、新工藝、新設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在制造過程中和交付后的長期使用過程中對生態(tài)環(huán)境的污染。當然,船型優(yōu)化也是有限的,通常優(yōu)化5%已算是夠高了。如果優(yōu)化能達到10%,那說明原來的船型肯定有問題。
記 者:在船舶制造過程,綠色是通過哪些手段來實現(xiàn)的?
胡可一:首先,運用科學技術特別是以電子信息、自動化技術、信息化技術改造傳統(tǒng)制造技術和生產管理,科學規(guī)劃生產布局和工藝流程,優(yōu)化生產諸環(huán)節(jié),積極推廣無余量造船和無公害、少污染、低物耗的清潔生產工藝;其次,改善生產作業(yè)條件,大力提倡可再生資源、清潔能源的使用,控制噪聲以及三廢排放,預防和減少因環(huán)境污染而引起的職業(yè)病和職業(yè)危害,把單純的尾端污染控制轉向生產全過程的污染控制;另外,合理規(guī)劃與控制作業(yè)場所的文明生產,物品的擺放要符合定置化管理的要求,為員工創(chuàng)造一個整潔、安全的作業(yè)環(huán)境。加強對人員的教育、培訓,嚴格按照崗位安全技術規(guī)程操作,嚴格工藝要求,設置安全措施,以減少事故發(fā)生;除了以上幾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外,最根本的是思想認識的轉變和提高,有了正確的認識,工作就能順利開展,反之,就會受到層層阻攔。
記 者:后金融危機下,關于船舶減排,國際社會空前關注,其中EEDI就是這種形勢下的產物,對此,您怎么看?
胡可一:EEDI實質上就是噸公里油耗。對于商船,減排主要的貢獻來自主機。實際上,節(jié)能減排本身是船舶設計者的永恒追求,在很早的時候,船舶設計界就在做這個事情。當然,設計者現(xiàn)在更加關注這個領域。現(xiàn)在我們講船舶的節(jié)能減排也好,講綠色船舶也好,如果不考慮成本因素,完全可以做到更好。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減排下來了,成本勢必會上去,那船東當然不愿意。企業(yè)追求的是利益最大化,成本才是關鍵。所以說,如何平衡成本,才是我們的難題。單從船舶的綠色建造而言,技術并不是真正障礙。
記 者:目前IMO對于船舶的安全、環(huán)保等非常重視,按照相關規(guī)范標準建造出來的船舶不就是綠色船舶嗎?
胡可一:這樣的船舶其實就是綠色船舶。這是剛性要求,必須滿足。即便如此,我們的競爭對手,還是會不遺余力地到處宣傳他們的綠色理念。這是他們一貫的經營策略和理念。
記 者:我們的外國競爭者喜歡提前發(fā)布一些未來綠色船型或者其他相關消息,哪怕是10年、20年以后,這個目標才能實現(xiàn)。而我國的企業(yè)在這方面,表現(xiàn)得比較低調,為什么?
胡可一:之所以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是不同的文化和理念所致,像“日郵超級生態(tài)船2030”就是很明顯的例子。他們給客戶的是一個口號、一個理念,一個經過描繪的美好未來。而中國的企業(yè)則不同,他們給客戶的是現(xiàn)在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你去外國船廠考察時,他們會跟你說,我們對環(huán)境做了多大貢獻,對社會盡了多大義務,我們的設備有多么環(huán)保等等。他們跟你講了一大通,也許你會納悶,他們到底是造船的嗎?最后,他們才說自己是造船的。如果你去中國船廠考察,則不同了。他們會說,我們企業(yè)占地多少面積,加工能力多大,有多少設備,有多少人員,甚至連員工的年齡、學歷等都告訴你,這就是文化與理念的差異。你再看西方一些石油巨頭,乍一看他們的網站,感覺好像是個環(huán)保類的網站,實際上他們是做石油產業(yè)的。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國內的企業(yè)應該學學外國企業(yè)的經營理念。讓業(yè)界知道,我們的公司,也已經在考慮幾十年以后的事情了,也在關注人類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這是一種社會責任。這種發(fā)展理念,自然要比“我們企業(yè)占地多少大,加工能力多大,有多少設備和人員”更加充滿人文關懷。
記 者:就船舶本身而言,綠色是否代表它的全部?
胡可一:我們評價一艘船的優(yōu)劣,綠色其實只是一項考量標準而已。一艘船舶的成功建造,要從各個方面去考量,要綜合方方面面的因素。比如,我們要做一個技術指標,需要從多角度、多層面來衡量。拿船用鋼板來說,要是用厚板,有利于安全,但卻增加了重量,增加了成本。如此,那用厚板到底是好還是不好呢?如果好,那好多少呢?另外,因用厚板增加了重量,增加了成本,這樣算來,又將好的一面往回拉了一點。所以,這個最終值是綜合了各方面的因素而得出的結論。一個船型的優(yōu)劣,也是如此,是經過了各方面的綜合考量而得出的結論。還有一個問題必須指出,亦即,雖然綠色造船是未來的發(fā)展趨勢,但從目前來看,船舶市場仍有細分。這就像汽車市場,雖然大眾傾向于耗油量低的車型,但寶馬車仍會有擁躉。
記 者:如此看來,最優(yōu)秀的船型應該是能夠平衡各種因素的船型,這需要找到一個最佳平衡點,是這樣嗎?
胡可一:是的。不計成本的綠色船舶,市場不答應;反之,國際社會不答應。所以,找到那個最佳平衡點,是船界未來共同奮斗的目標。
For Chi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t the moment,“l(fā)ow carbon” remains a major concern. For this,Hu Keyi CPPCC member and chief engineer of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emphasized in an interview that low carbon economy will have a far-reaching influence on the shipbuilding industry and we need to change into the green development theory as soon as possible
Reporter: The low carbon trends are coming strong.How should Chi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 react?
Hu Keyi:In this respect, MIIT, CANSI, CSNAME, CCS and yards have all done a lot of work. This work needs coordination among various parties. In my view, though the low carbon wave will have a great effect on Chinese shipbuilding industr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ong-term benefit and the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shipping industry have to take the development road of “green shipbuilding”. This is the general trend of the times. Furthermore, we do have a certain foundation in green shipbuilding.
Reporter :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hip design, how do we embody the green?
Hu Keyi:We need to have more optimized designs,develop and utilize new energy and renewable energy and related new materials, new equipment, new technology and new facilities, minimize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 process and the long term use after delivery. But optimization of ship type is limited. Usually a 5% optimization seems high enough. If the optimization can reach 10%, it means that the original ship type is def i nitely problematic.
Reporter: In the process of shipbuilding, what are the measures that can be used to realize the "green"?.
Hu Keyi: Firstly, make us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specially using electronic information and automation technology to transform the traditional manufacturing technology and operational management, make a good planning for the production and technical processes,optimize production processes, and actively promote zero stock shipbuilding and cleaner production process of green, lower pollution and lower material consumption;secondly, improve the conditions of production and operation, advocate the use of renewable resources and clean energy, control the noise and waste emissions,prevent occupational diseases and hazards caused b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control the pollution in the entire process; in addition, make a good plan and control for civilized production in the operational sites, display the article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customerized management and try to create a clean and safe environment for the employees.
Reporter: So, the best ship type is one that can balance various factors. This needs us to fi nd a baIance point.Is that right?
Hu Keyi:Yes. green ship without considering cost will not be welcome by the market. On the contrary,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will not accept. So, the common target of the industry in the future is to f i nd the best balance point.
The Theory of Green Shipbuilding Leads the Way
Reporter Yang Peij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