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云燕
(山東省萊蕪市中醫(yī)醫(yī)院,271100)
羊水過少是胎兒危險的重要信號,多發(fā)生于妊娠中、晚期,除可危及胎兒在宮內的安全外,還可發(fā)生新生兒窒息或出生后永久性神經損傷后遺癥甚至死亡。本文對我院近 3年來 96例羊水過少病例對圍生期結局的影響進行回顧性分析,現(xiàn)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我院自 2005年 1月~2008年 12月分娩孕婦共 1970例,其中初產婦 1802例,占91.47%(1802/1970);經產婦 168例,占 8.53(168/1970);單胎 1962例,雙胎 8例。診斷為羊水過少者96例,發(fā)生率 4.9%,年齡 21歲~ 36歲。
1.2 診斷標準 超聲測定羊水指數(shù)(AFI)≤8cm,診斷為羊水過少(臨界值);AFI<5cm,診斷為羊水過少(絕對值)。剖宮產者術中吸引器收集羊水量,經陰分娩人工破膜者將中彎盤置會陰部收集羊水。以吸引器或彎盤中的羊水 <300m l者,診斷為羊水過少。羊水糞染程度以樂杰主編的《婦產科學》(第 6版)為診斷標準。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所得數(shù)據(jù)采用 X2檢驗。
2.1 各孕周羊水過少發(fā)生情況 見表 1。按孕周分組,孕 40周~ 42周組與孕 37周~ 39+6周組比較,羊水過少發(fā)生率明顯增高,差異具有顯著性意義(P<0.01)。
表1 96例各孕周羊水過少的發(fā)生情況
2.2 羊水量與羊水性狀、胎兒窘迫、分娩方式及新生兒 Apgar評分的關系 見表 2。表 2表明:羊水量過少、羊水污染愈嚴重,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愈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
表2 96例羊水量與羊水性狀,胎兒窘迫,分娩方式及新生兒 Apgar評分關系
2.3 超聲診斷羊水過少與分娩后羊水量的符合率96例羊水過少者中,93例產前超聲診斷為羊水過少,分娩后證實為羊水過少者 90例,超聲診斷準確率96.77%(90/93)。
3.1 羊水過少的發(fā)生原因 羊水過少是胎兒危險的重要信號,嚴重影響圍生兒的預后,與胎兒窘迫發(fā)生率及圍生兒死亡率關系密切,應當受到重視。妊娠晚期羊水過少,常為胎盤功能不良及慢性胎兒宮內缺氧所致,羊水過少又可引起臍帶受壓,加重胎兒缺氧。羊水過少使宮內環(huán)境變差,胎動和宮縮時臍帶受壓加重胎兒窘迫,甚至出現(xiàn)胎死宮內。本文羊水過少多發(fā)生在妊娠 40周~ 42周,與孕晚期胎盤功能不良有關,故孕 40周后應加強羊水檢測,每周 2次行B超檢查,盡早發(fā)現(xiàn)和處理羊水過少。
3.2 羊水過少對圍生兒的影響 羊水過少可發(fā)生在妊娠各期,都會給圍生兒造成不良后果。尤其是在孕晚期,羊水指數(shù) <5cm,或臨產破膜羊水少或無,羊水Ⅱ~Ⅲ度污染,短時間內不能結束分娩,應立即行剖宮產終止妊娠,提高圍生兒存活率。本組資料結果說明,羊水愈少,羊水指數(shù) <5cm,羊水胎糞污染嚴重,胎兒窘迫及新生兒窒息發(fā)生率愈高,差異有顯著性意義(P<0.05)。我院羊水過少者,胎兒窘迫發(fā)生率為 32.29%,新生兒窒息率為 15.63%;本組 69例,行剖宮產術,剖宮產率高達 71.87%,但新生兒窒息率為 15.63%,Apgar評分 8分~ 10分占84.38%,無死亡病例。由此說明,孕婦孕晚期特別是孕 40周后加強監(jiān)護,及時行超聲檢查,早發(fā)現(xiàn)和處理羊水過少,積極行剖宮產術是較為安全而重要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