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祥臨 ,范光歡
(湖州師范學院 理學院, 浙江 湖州 313000)
高斯函數(shù)是現(xiàn)代數(shù)論函數(shù)中的一個重要函數(shù),它在近現(xiàn)代數(shù)論和其它數(shù)學學科都有相當廣泛的應用,并頻頻地出現(xiàn)于各個級別的數(shù)學競賽中,這足以顯示出它的重要地位。這類問題的解決需要對它的定義、性質作深刻的理解,并且解題要求有很強的技巧。這里,我們先簡述高斯函數(shù)的定義和基本性質[1-2],為探討含高斯函數(shù)項方程的求解方法做準備。
定義:高斯函數(shù)[x]又稱取整函數(shù),即對任意實數(shù)x,x是不超過 的最大整數(shù),稱[x]為x的整數(shù)部分,與它相伴隨的{x}是小數(shù)部分。
性質:(1)y=[x]的定義域為R,值域為Z;(2)y={x}的定義域為R,值域為[0,1);(3)對任意實數(shù)x,都有x=[x]+{x},且0≤{x}<1;(4)對任意實數(shù)x,都有[x]≤x<[x]+1,x-1<[x]≤x?x-1<[x]≤x<[x]+1;(5)若[x]=n,則n≤x 含高斯函數(shù)的方程已經由許多學者從不同角度進行了探討[3-7],這里結合具體實例對相關方法進行歸類總結,并進一步進行分析。 含高斯函數(shù)項方程中主要類型為[f(x)]=g(x)型,其中f(x),g(x)均為有理系數(shù)多項式,解決此類方程主要應用換元法。此方法主要應用了[x]為整數(shù),令g(x)=t,并結合性質(3)、(4)、(5)確定t的取值,最后根據(jù)t的取值情況求出x的值。 說明:(1)當方程形如{f(x)}=g(x)時,應用定義x=[x]+{x}將{f(x)}轉化為f(x)-[f(x)],這樣便把問題轉化成了[f(x)]=g(x)型;(2)當方程形如{f(x)}=g(x)時,利用性質(3)有0≤g(x)<1,進而可求出 的范圍,從而確定f(x)的取值范圍,最后就可求解x的值;(3)之前所用的換元法都是將[f(x)]=g(x)中的g(x)換為整數(shù)t,事實上,若令[g(x)]=n,再由性質5對原方程進行變換,求出n,從而確定x,也可以很容易地解決含高斯函數(shù)的方程。此類換元適合f(x),g(x)都為1次或2次整系數(shù)多項式的情形。 圖像法作為解決問題的一個常用方法,在含高斯函數(shù)項方程中,由于y=[x]的圖像為階梯形。充分利用這一特點,采用圖像法可使問題變得簡單。 例2:解方程x3-[x]=3 該方法充分利用了性質(4),用x-1和x分別作為替代[x]的上下界,得到一個關于x的不等式組,解此不等式組確定x的可能取值,經驗證得到x的取值。該方法適用于方程中只含一個高斯函數(shù)項的情形。特別是當方程形似于普通一元二次方程的情形。 例3:求方程3x2-20[x]+12=0的實數(shù)解 解:由x-1<[x]≤x可將原方程化為不等式組 (1) 構造法有兩種情形:(1)由定義構造,即利用x=[x]+{x}或x=n+r,(n∈Z,0≤r<1)變形原方程;(2)配方法。在使用構造法時所要求的技巧很強,必需對題目進行充分地分析。 例4:求x3-[x]=3的解 大家熟知的配方法(事實上也是變形法的一種)在解高斯函數(shù)方程中也有出現(xiàn)。 此方法實質上為分類討論法。當方程中含有高次多項式,特別是當該高次多項式所對應的函數(shù)圖像是不熟悉的無法準確作圖,甚至無法作圖時,該方法就充分體現(xiàn)了其優(yōu)越性(其思想類似于含絕對值方程中的去絕對值過程)。 例6:解方程3x3-[x]=3 這里重點討論形如[f(x)]=[g(x)]的方程的求解,可用性質8若[x]=[y],則|x-y|<1求解。 (3) 于是,由性質6 當1-2x∈Z時, 因為含高斯函數(shù)項方程求解的方法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的特點,所以對這類問題的求解比較困難。本文從六個方面分類予以探討,并舉例進行了分析與說明。這無論對大學數(shù)學的教學與研究,還是對中學生的思維都有一定的幫助,并且此類題使得學生有機會接觸到經典的數(shù)學知識,對提高中小學生的學習興趣也有相當?shù)囊嫣帯.斎?,含高斯函?shù)項方程求解是一個非常困難的大課題,今后我們還有待繼續(xù)予以深入地研究。 參考文獻: [1] 閔嗣鶴,嚴士健.初等數(shù)論[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9-23. [2] 王進明.初等數(shù)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77-102. [3] 王朝霞.含有 及 的方程的解法[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4,(5):56-58. [4] 宋慶龍.高斯函數(shù)的應用[J].唐山師范學院學報,2005,(2): 60. [5] 陳少娜.高斯函數(shù)問題求解方法簡析[J].海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4): 379. [6] 徐彥明.關于高斯函數(shù)的競賽題[J].中學數(shù)學月刊,2002,(4):40. [7] 王一松,蘇順英.高斯函數(shù)及其應用[J].德陽教育學報,2000,(2):19.2 含高斯函數(shù)方程解的探求
2.1 換元法
2.2 圖像法
2.3 放縮法
2.4 構造法
2.5 分區(qū)間討論法
2.6 一類特殊方程的解法
3 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