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時做菜煲湯,人們都知道少吃鹽更健康,為此,有的家庭還專門用限鹽勺來控制用鹽量。但人們卻很少注意到零食的“隱性鹽”,這些鹽雖然量不大,長期攝入也會帶來許多健康隱患。還有很多吃起來并不覺得咸的零食中,也都不同程度含有鹽分。如甜點(diǎn)、冰激凌、味精,還有常見的薯片、瓜子、話梅、花生等。
同時,日常生活中,很多人會使用小蘇打當(dāng)發(fā)酵粉來做饅頭、包子和油條。小蘇打的化學(xué)名稱叫碳酸氫鈉,而其中的“鈉”與食鹽中的“鈉”一樣,過量食用,也會引起高血壓。此外,許多蔬菜鈉含量也較高,如空心菜、豆芽、紫菜等。
專家提醒,日常飲食中,我們要留心食物中是否含有 “隱性食鹽”。需要控制食鹽攝入量的人,在計(jì)算每天食鹽攝入量時(常規(guī)小于6克),要把會“隱身的食鹽”挖出來一并計(jì)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