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強國
柴達木盆地的戈壁灘,人煙稀少,一望無際。作為石油工人,我奉命去馬北3井參加地層測試──射孔聯(lián)合作業(yè)。上井途中,遇到了一件匪夷所思的事情。
2003年11月14日9時20分,我和測試隊一行五人,乘坐五十鈴雙排車,從青海省花土溝出發(fā),經(jīng)過冷湖、大柴旦,日夜兼程,于次日凌晨4點半到達了馬北3井。馬北3井是青海石油管理局的一口重點井,各個施工單位的車輛、人員很多,鉆井隊、井下作業(yè)隊的野營房都住滿了,而此時離我們的施工時間還有十幾個小時。我們長途奔波到深夜,非常疲倦,很想找個地方休息一下。正在該井施工的青海井下作業(yè)12隊的蘇隊長對我說:“丁工,我們隊還有兩套野營房沒有搬遷完,那里有看井的,你們到我們隊去住吧!”我們深表感謝。他們剩下的那兩套野營房還留在馬北1井。馬北1井離馬北3井不太遠,過了一個山梁再走一段路就能到達。我們?nèi)ミ^那口井。于是大家離開馬北3井,驅(qū)車趕往山梁那邊的馬北1井。
11月份正是晝短夜長的季節(jié),加之青海的時區(qū)比北京時間晚一個多小時,雖然已到凌晨4點半,但在青海,長夜漫漫,卻感到是深夜。夜色籠罩下的戈壁灘,萬籟俱寂。我們的雙排車在這人跡罕至的曠野里艱難獨行。繞過了那道山梁,我們沿著重型車輛軋過的交叉凌亂的車轍向前走,尋找馬北1井。由于馬北1井的發(fā)電機已經(jīng)搬走了,井場沒電,我們在伸手不見五指的夜色中,望不見井場和茫茫戈壁的一點兒燈光,沿著馬北1井的大致方向,摸索前進。我們邊走邊找,一直沒有見到馬北1井的影子。不知走了多少路程,我感到行車時間好像比記憶中的長了,到馬北1井仿佛用不了這么長的時間。于是提醒司機。司機老羅說這里只剩下了一條路,汽車不能掉頭,否則又會陷入沙土中(在此之前我們的車已經(jīng)陷進去兩次了),我們還是繼續(xù)向前看看吧。
汽車后排的兩個人已經(jīng)睡著了,前排的司機老羅、我和小趙三個人,一直睜大眼睛尋找著馬北1井的蹤跡。汽車行駛了很長一段路程,一直是前不著村、后不著店。我們知道自己迷路了。寒冷的夜風從車門、車窗的縫隙里鉆進來,把我們20多個小時馬不停蹄、長途跋涉的五個人凍得瑟瑟發(fā)抖??諘绲母瓯跒?我們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手機處在盲區(qū),沒有信號,也無法打電話問路。我們感到了一絲的茫然。這時若停下來等待天亮,寒冷會把我們凍死;若一直向前行駛,這條路不知道有多長,通往哪里,車里的柴油也會被耗盡,我們又沒帶多少吃的,若得不到救援,我們到頭來也只能是坐以待斃。前排的我、小趙和司機老羅,不敢睡覺,互相鼓勵著,驅(qū)車繼續(xù)前行。
汽車沿著戈壁灘上這條惟一的小路行駛著,車燈照著起伏不平的、好像是很古老的不知是誰留下的車轍。長時間的顛簸,我們前排的三個人也累了,說話漸漸地少了,我們只是靜靜地看著車前的路面。又不知走了多遠的路程,我們?nèi)送蝗话l(fā)現(xiàn)遠方的山頂上有兩三點燈光,燈光下面是一片黑乎乎的、看不清楚的營房,我們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互相印證著共同的發(fā)現(xiàn),結(jié)果證明我們?nèi)丝匆姷木跋笫且粯拥?一片野營房,房頂上有電燈,至少有兩盞。我們心里頓時感到有希望了,我們終于要找到落腳的地方了!大伙兒商量,不管這片房子是鉆井隊的還是井下作業(yè)隊的,只要有人在,我們就可以借宿;我們就可以在有電暖器的野營房里過夜,甚至可以在那里吃上一頓飽飯了!
隨著汽車的前進,那山頂上的燈光距離我們越來越近,景象也越來越清晰。路是高低不平的,我們的汽車走到凹處,那燈光就被擋住看不見了;我們的汽車行駛到地勢較高的地方,那燈光就慢慢地映入我們的眼簾?!皼]錯!這里就是一個鉆井隊,還有井架呢!”小趙高興地說。我和老羅也都看見了。
汽車繼續(xù)沿著小路向前行駛。不久就到了那座山下,這時后排座上的兩個人也醒來了,大家看清楚了山頂上的電燈、燈光照耀下的野營房和房頂上架設的電線。大家商量著,到了鉆井隊以后,喝點兒開水,找個房子好好睡上一覺,第二天向鉆井隊問路,我們再返回馬北3井施工。老羅心里一輕松,不由自主地加大了油門,準備把車開上山頂,找鉆井隊去。
“不好,陡坡!快停車!”我突然發(fā)現(xiàn)車前面的路是一個伸向低洼處的陡坡,高度落差很大,坡下是一個很深的沙坑。當時的車速容不得我喊第二遍。但是,老羅好像沒有聽見我的喊聲似的,鬼使神差般,不但沒有減速,而且加大了油門,汽車猛地俯沖下去,陷入了深深的沙坑。
雙排車的前輪多半被沙土掩埋了,車后拉著很多很重的石油設備,要想把汽車從沙坑里拉出來,僅靠我們饑寒交迫的這五個人肯定是辦不到的了。這時我們所想到的,就是趕快上山找鉆井隊去求助。可是,當我們向山頂上看的時候,山頂上黑黢黢的,哪里還有鉆井隊的蹤影?沒有目標,我們又怎么能找到他們呢?我們尋找山頂上的燈光,燈光消失了,靜聽鉆機的隆隆聲,聲音無處可尋。四周靜悄悄,靜悄悄,我們所能聽到的,只是戈壁灘夜色里寒冷的風聲。我們只好蜷縮在雙排車里等待天亮。
15日早晨8點鐘,太陽出來了。我們從雙排車里出來,分頭尋找來到戈壁的車輛以尋求救援。我和小趙徒步上山,尋找頭天夜里發(fā)現(xiàn)亮燈的鉆井隊??墒?當我們上了山頂之后,看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山頂空曠、平整的井場上,好像很久沒有人來過了,只有一個井口在咕嘟咕嘟地向外冒水,根本就沒有夜里我們所見到的野營房和電燈、井架!我們心中一片愕然。
9點50分,一陣汽車馬達聲傳來,我們上了高地往遠處一看,原來是一輛物探隊的越野車在向我們這邊行駛!我們得救了。據(jù)物探隊的人說,山頂那口井是上個世紀70年代打出來的,由于不出石油和天然氣,早已廢棄多年了。
我是一個從來不信鬼故事的人。但這次親歷的事實使我很疑惑:夜里見到的景象符合常識,山頂上的野營房和電燈、電線也不是虛無飄渺的,而是實實在在的,遠近視圖關系也無異常,怎么我們陷入了沙坑之后它就消失了呢?尤其令人不解的是,電燈發(fā)光是需要能量的,我們所看到的持續(xù)發(fā)光的電燈后來證明是根本不存在的東西,它的能量是從哪里聚集來的呢?然而我們汽車前排的三個人都看到了,而且看到的是同一種景象,事實終歸是事實。
這件事情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過去6年了,可是一提到它,我仍然記憶猶新,好像就發(fā)生在眼前,因為這件事情太不可思議了。
選自《新聊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