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忠
(常州中醫(yī)醫(yī)院腫瘤科,江蘇省常州市和平南路 156號,213000)
復方紅豆杉膠囊(由紅豆杉和紅參、甘草等中藥復合而成的膠囊制劑)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散結之功效,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對多種惡性腫瘤有廣譜活性的抗癌新藥。為探索復方紅豆杉膠囊在中晚期惡性腫瘤中的作用及其安全性,我們單獨應用重慶賽諾制藥有限公司生產(chǎn)的復方紅豆杉膠囊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 42例,取得滿意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組病例均屬中晚期惡性腫瘤,不適合手術或拒絕手術及術后復發(fā)和轉移病例,有臨床可觀察指標,均經(jīng)病理學或細胞學證實。42例中,男 31例,女 11例,年齡 39~83歲,中位年齡 54歲。KPS(Karnofsky)評分≥60分。腫瘤種類:肺癌 19例,男 16例,女 7例;結直腸癌 11例,男 9例,女 2例;胃癌 8例,男 6例,女 2例;乳腺癌、子宮癌各 2例均為女性。病理類型:肺鱗癌 12例、腺癌 6例、腺鱗癌 1例;直腸癌 5例(管狀腺癌 3例,黏液腺癌 2例);結腸癌 6例(黏液腺癌 4例,乳頭狀腺癌 2例);胃癌 8例(黏液腺癌 6例,低分化腺癌及印戒細胞癌各 1例)。按 1997年 UICC制定的標準進行 TNM分期:肺癌Ⅱ期 4例、ⅢA期 4例、ⅢB期 5例、Ⅵ期 6例;結直腸癌ⅢA期 5例、ⅢB期 3例、Ⅳ期 3例;胃癌ⅢB期 3例、Ⅳ期 5例;乳腺癌Ⅲ期 1例,Ⅳ期 1例;子宮癌 2例均為Ⅲ期。轉移情況:淺表淋巴結轉移 22例,其中肺癌鎖骨上淋巴結轉移 10例、胃癌 8例,結直腸癌腹股溝淋巴結轉移4例。肺癌伴肺內、縱隔、胸膜轉移 6例,肺癌肝轉移 5例,大腸癌肝轉移 3例。肺癌骨轉移 7例,大腸癌骨轉移 2例,乳腺癌骨轉移 2例。胃癌、乳腺癌腹膜后淋巴結轉移各 2例。
1.2 治療方法 復方紅豆杉膠囊 0.6g/次,每日 3次,飯后服。連服 21天,休息 10天為 1個周期,每個患者至少使用 2個周期。
1.3 觀察指標 治療前后檢查三大常規(guī),肝腎功、心電圖、腹部 B超、胸片或 CT等。治療過程中每周查血常規(guī) 1次,詳細記錄 KPS、體重、癥狀及體征變化和各系統(tǒng)毒副反應。依照實體瘤療效判斷標準進行療效評價[1],毒副反應采用 WHO毒性分級標準。
2.1 臨床療效 見表 1。
2.2 生活質量 全組治療前 KPS平均 65分,治療后平均 85分。 KPS提高 30分 6人,占 14.29%,20分 8人,占 19.05%,10分 22人,占 52.38%。體重增加 31例,占 73.81%。全組治療前癌痛患者共 12例,治療后得到緩解 9例,緩解率達 75%。
2.3 毒副反應 見表 2。從表 2可知,毒副反應僅為少數(shù)Ⅰ度不良反應,無 1例Ⅱ ~Ⅲ度發(fā)生,主要表現(xiàn)惡心、嘔吐、食欲下降、白細胞減少及肝功能異常,但均不影響繼續(xù)治療。
表1 復方紅豆杉膠囊治療中晚期腫瘤療效(例)
表2 復方紅豆杉膠囊治療中晚期腫瘤毒副反應(例)
復方紅豆杉膠囊是由紅豆杉、紅參、甘草等藥物組成,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散結的功效,主要用于惡性腫瘤的輔助治療。方中紅豆杉味微苦、微辛,性平,有解毒、消積、活血祛瘀、消腫散結之功,為君藥;紅參,性平,有扶正固本之功;佐使藥甘草甘平,調和諸藥。諸藥合用,共奏活血祛瘀、消腫散結、祛邪扶正之功[2]。
復方紅豆杉膠囊其主要活性成分為紫杉醇、巴卡汀 -Ⅲ和三尖杉寧堿等,其中紫杉醇是一種新型抗微管藥物[3]。它與腫瘤細胞微管亞單位中的微管蛋白牢固結合,促進微管聚合抑制著絲點微管解聚,從而阻止染色體的移動及去極化,使細胞阻滯在 G2-M期及凋亡[4]。此外,復方紅豆杉膠囊中的人參皂苷能提高機體免疫力,甘草甜素則起到解毒保肝的作用,從而降低藥物的不良反應。迄今為止已發(fā)現(xiàn)紫杉醇能誘導多種腫瘤的凋亡,包括卵巢癌、淋巴瘤、白血病、肺癌、肝癌、胃腸道癌以及乳腺癌等。細胞生物學研究發(fā)現(xiàn),紫杉醇誘導細胞有絲分裂停滯發(fā)生于 G2和 M期。Bhalla等報道紫杉醇能使 bcl2MRNA下調,紫杉醇誘導的 bcl2磷酸化才是致腫瘤凋亡更重要原因。本研究提示復方紅豆杉膠囊對肺癌有效率為 57.89%,結直腸癌 16.67%,胃癌 37.5%,乳腺癌及子宮癌 75%。本組總有效率為 45.24%,與文獻報道相仿[5-6]?;颊?KPS明顯改善,其中體重增加者 73.81%,可能與復方紅豆杉膠囊中藥的雙相性作用有關。國內外研究表明,中性粒細胞減少是紫杉醇主要的劑量限制性毒性[6],其余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脫發(fā)、肌肉酸痛、周圍神經(jīng)病變,消化道反應和急性過敏性反應等。本組研究應用口服復方紅豆杉膠囊,無 1例出現(xiàn)Ⅱ度以上毒副反應發(fā)生,明顯克服了紫杉醇等常規(guī)制劑的毒副反應,臨床使用安全性好,可用于患者門診治療,減輕腫瘤患者的治療費用。
綜上,復方紅豆杉膠囊治療中晚期惡性腫瘤,不僅能抑制腫瘤生長,而且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緩解患者痛苦,且安全性好,對于一些自體狀況較差,不適合進行聯(lián)合化療,甚至失去常規(guī)化療指征的患者,不失為一種好的選擇[7],值得臨床進一步研究及運用。
[1]孫燕,石元凱.臨床腫瘤內科[M].手冊.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7:142-156.
[2]滕紅麗,李珪,鐘鳴,等.復方紅豆杉膠囊治療肝癌 60例臨床研究.中醫(yī)雜志,2006,47(4):279.
[3]張英峰,范林.抗癌藥物紫杉醇的制備.抗癌機理和應用前景.化學教育,2007,1(1):7-9.
[4]周際昌.實用腫瘤內科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9:298.
[5]Cascinus,Gragiano F,Cardarelli N,et al.PhaseⅡ study of paclitaxel in pretreated advanced gastric cancer.Anticancer Drugs,1998,9(4):307.
[6]周美珍,張永強,李文舉,等.國產(chǎn)紫杉醇治療 40例中晚期惡性腫瘤.中國癌癥雜志,2000,10(1):73.
[7]李全,宋小妹.紅豆杉中紫杉醇最新研究進展.現(xiàn)代中醫(yī)藥,2008,28(1):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