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琳,許紅梅,李翠香,馬珍珍
心肺復蘇術(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是挽救病人生命最基礎、最重要的臨床綜合操作技能。護士是否能及時、正確、有效的實施心肺復蘇術是直接影響搶救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我院護理部針對低年資護士專業(yè)理論知識薄弱,技術操作能力差的特點,制定了嚴格的心肺復蘇技術操作的標準作業(yè)流程(SOP),并應用SOP對我院低年資護士進行系統培訓,收到良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1 對象 我院2008年低年資護士105人,年齡20歲~26歲,平均22.6歲;學歷本科88人,專科17人。2009年低年資護士116人,年齡20歲~25歲,年齡22.3歲;學歷:本科98人,專科18人,兩組護士工作年限均為2個月~11個月。兩組人員學歷、年齡、工作年限比較無差異,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2008年低年資護士為常規(guī)培訓組,先按照《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中心肺復蘇技術的操作標準,集中講解操作流程并示教,然后分組訓練并給予指導,1周后進行考核、評分。2009年低年資護士為SOP培訓組,先按照制定的心肺復蘇SOP對4位示教者進行培訓,達到規(guī)范統一,然后由4位示教者嚴格按照心肺復蘇SOP進行講解和示教,之后讓學員逐個練習,示教者在旁給予指導,訓練 1周后進行考核、評分,并與2008年低年資護士考核成績對照。
1.3 SOP的制定 根據《急危重癥護理學》[1]中心肺復蘇相關理論知識及《2005-心肺復蘇與心血管急救國際指南》,參照《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中心肺復蘇技術的操作標準,并針對考核中出現的問題,制定出心肺復蘇SOP。
1.4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14.0軟件包進行數據處理,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表1 常規(guī)培訓組與SOP培訓組心肺復蘇考核成績比較 分
心肺復蘇術是護理人員必須掌握的急救技術。低年資護士專科操作技能及臨床護理經驗不足,遇到心臟驟停的病人時,不能在最短時間內做出正確判斷并為病人提供迅速有效的處理。因此,加強低年資護士心肺復蘇的規(guī)范化培訓,使其在緊急時刻能對病人實施迅速有效的實際救助,已成為護理管理者的一項重任。SOP,最先應用于企業(yè)領域,是企業(yè)將各項標準操作步驟和要求以統一的格式描述出來,不但避免了因技術人員的流動而使技術流失,還使操作人員經過短期培訓,即可快速掌握較為先進合理的操作技術,從而實現生產管理的規(guī)范化、生產流程的條理化、標準化、形象化、簡單化。我院護理部積極借鑒企業(yè)SOP的成功經驗,根據低年資護士的特點,針對心肺復蘇考核中存在的問題,制定了心肺復蘇SOP。心肺復蘇SOP中將每項操作步驟進行細化、量化和優(yōu)化,即對每一步操作什么時間做、為什么做、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以及容易出現的手法錯誤等一系列問題進行詳細說明。如以往應用的心肺復蘇操作流程中“清理呼吸道”的操作標準簡單描述為“檢查并取下義齒,清除口、鼻腔內分泌物(頭偏向操作者)”,致使在操作中出現檢查方法不統一、清除分泌物不徹底、次序顛倒、耗時較長等問題。SOP中“清理呼吸道”的操作標準為:操作者俯身,雙手置于病人臉部兩側,雙拇指向下打開病人下唇,觀察口腔內義齒及分泌物情況。口述有無義齒及口腔分泌物,有義齒應取下。隨即順勢將病人頭偏向操作者,取紗布,邊轉身邊快速纏繞在右手食、中指上,左手打開病人下唇,將纏繞紗布的右手食、中指自病人口角處進入口腔深部,由內向外清除口腔分泌物??谑鋈鐝埧诶щy,應使用壓舌板或開口器。之后,邊轉身邊自手指褪下紗布,棄之于彎盤。另取紗布,覆蓋在鼻翼兩側,自上而下擠捏鼻翼,清理鼻腔分泌物。要求動作迅速、連貫,口述清楚。
另外,心肺復蘇SOP中對相關的解剖位置和體表定位手法也作了詳細的說明,讓護士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如以往應用的心肺復蘇操作流程中“按壓定位”的操作標準描述為“確定胸外按壓的位置:胸骨中下1/3交界處”,對怎樣“確定”未做詳細說明,致使在操作過程中出現定位手法混亂、按壓位置不正確,甚至不定位,直接按壓的情況。心肺復蘇SOP中“按壓定位”的操作標準為:操作者右手食指與中指并攏,沿病人右側肋弓下緣滑行,上移至胸骨下切跡,左手食指與中指并攏,緊靠在右手食指上方,隨即抬起右手,掌根緊靠左手中指放在病人胸骨上,然后將左手垂直疊放在右手上,雙手指緊扣,準備按壓。正確位置為胸骨中下1/3交界處,男性病人為兩乳頭連線的中點。要求動作迅速、連貫,定位準確。心肺復蘇SOP中規(guī)范了定位手法,護士經SOP培訓后定位準確率明顯提高。
在心肺復蘇SOP的制定中,每步操作都強調密切觀察病情和迅速有效地時間觀念,以培養(yǎng)低年資護士的搶救意識,增強其急救狀態(tài)下的心理素質。如為節(jié)約判斷病情時間,要求判斷呼吸和觸摸病人頸動脈有無搏動同時進行,其操作標準為:操作者右手食指和中指指尖觸及病人氣管正中部(相當于喉結的部位),旁開兩指,至胸鎖乳突肌前緣凹陷處。隨即,將耳部貼近病人口鼻,感覺有無氣流,眼睛同時觀察胸廓有無起伏動作。避免操作者距病人口鼻太遠,不夠真實。要求判斷時間為10 s,避免時間過短。心肺復蘇SOP中合理安排流程,既避免了判斷時間過短,操作不真實,也避免了用時過長,延誤搶救。
本研究表明,應用心肺復蘇SOP對低年資護士進行心肺復蘇培訓,避免了以往心肺復蘇培訓中操作標準不統一,流程描述籠統,手法不規(guī)范等缺點,為操作者提供了一個省時、省力而又保證搶救效果的操作規(guī)范。經過嚴格按照心肺復蘇SOP規(guī)范化培訓,增強了低年資護士急救意識和急救技能水平,考核成績明顯提高,真正有效地增強了救治危重癥病人的能力,值得在臨床推廣應用。
[1]周秀華.急危重癥護理學[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8:1.
[2]張春舫,任景坤.護士崗位技能訓練50項考評指導[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