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立新
由于門診靜脈輸液病人越來越多,因靜脈輸液中間環(huán)節(jié)多、程序復雜,稍有疏忽即可造成感染,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所以,加強門診靜脈輸液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是確保病人治療安全的有效方法。
1.1 一般資料 我院為三級甲等醫(yī)院,一日治療室是負責全院各科門診及急診臨時輸液病人的主要場所,日輸液約110例次。2007年6月—2009年4月一日治療室護士27人,年齡21歲~50歲,平均年齡 30歲。2005年7月—2007年5月護士28人,年齡20歲~52歲,平均年齡32歲。兩階段護士人數、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風險管理方法
1.2.1.1 加強環(huán)境設置,規(guī)范流程化管理 我院一日治療室與急救中心一體管理,輸液廳治療室在中間,兩邊分別為輸液廳及病房,分為成人輸液廳和兒童輸液廳,治療室兩側為透明大玻璃,所有輸液病人都在治療室護士的視野之內,護士可以及時掌握病人動態(tài)。同時,規(guī)范首接負責制,制訂了多項工作流程,包括病人治療流程、護士各崗位工作流程、健康教育等,縮短了病人就治等待時間,減少了護理不安全因素。
1.2.1.2 控制各環(huán)節(jié)質量,防止差錯發(fā)生 在接藥過程中做到有序,尤其是短時間內有幾例甚至十幾例輸液病人同時到達時,作為接藥護士一定要沉著冷靜,按序逐一接待。首先要認真查對醫(yī)囑,了解病情、用藥目的、藥物劑量、藥物濃度、藥物特性等。其次要認真檢查藥品瓶口有無松動、瓶身有無裂痕、藥物有無過期。根據發(fā)票核實藥物清單、藥品數量,并在輸液單上工整書寫病人姓名、序號、藥名、濃度、劑量、用法等。字跡需清楚,特殊藥物用記號筆標識,如高濃度藥物等提醒輸液護士注意。在配藥過程中護士要再次認真核對輸液單和醫(yī)囑是否一致,嚴格執(zhí)行無菌技術操作。防止微粒污染,按正確的方法切割安瓿抽取藥液,液體中需加多種藥物時插入瓶塞固定使用一枚針頭,抽吸藥液時用另一枚針頭,可減少瓶塞穿刺次數,減少瓶塞微粒污染。加強一次性輸液器、注射器的管理,嚴格遵守“一人一針一管”“一用一滅菌及一次性使用”的原則,避免輸液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在輸液過程中護士要再次認真查對,確認無誤后采用呼叫應答與門診病歷確認以及編號卡與輸液椅相結合的模式確認病人,嚴格無菌技術操作,力求“一針見血”,做到一人一針一壓脈帶一消毒,防止交叉感染。根據病情、年齡、藥物性質調節(jié)滴速,同時告訴用藥目的、注意事項,如病人或家屬不要自行調節(jié)滴速,不要擅自更換座位或將藥液帶回,不要自行拔針。加強巡視,傾聽病人主訴,觀察有無輸液反應、輸液部位有無疼痛及腫脹,及時排除輸液故障。
在輸液完畢后及時拔針,以防空氣進入形成栓塞。拔針后,指導病人正確按壓方法,同時告知按壓時間。
1.2.1.3 重視心理護理,提供優(yōu)質服務 掌握不同年齡、性別、急慢性病人的心理特點,提供心理支持,同情、安慰、鼓勵病人,在做輸液操作或巡視時向病人提供相關疾病的預防、治療配合及飲食注意事項等健康教育知識,針對輸液病人流動性大、健康教育難以開展等特點,在輸液醒目的位置增設閱覽角,為病人及家屬免費提供常見病、多發(fā)病的健康教育指導。加強護士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相關知識的學習與培訓,不斷提高健康教育和心理護理水平。
護士在輸液全過程中做到微笑服務、主動問候;按照輸液室的規(guī)范化語言服務:用心傾聽、耐心解答、主動攙扶老年人及行動不便的病人如廁,為輸液病人送水到口、給焦急的病人一些安慰,為有需要的病人訂餐,送餐到手等細節(jié)服務,從而徹底解放家屬。培養(yǎng)“病人無錯”意識,不管是醫(yī)生、收費、藥房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有錯,我們都及時用電話聯(lián)系,減少病人往返次數,定期與各部門、個人溝通,使病人在就醫(yī)的整個過程中感到良好的醫(yī)療氛圍,以一種感恩的態(tài)度重視任何原因的投訴。為體虛、年老等有特殊需求的病人提供特需輸液服務,在醫(yī)院現(xiàn)有條件下最大限度地滿足病人的需要。
1.2.2 成立考核小組并記錄考核情況 護士長負責護理工作的全面管理及檢查指導和考核,每月按培訓考核計劃對專科理論、操作技術進行考核,85分以下者為不合格,當月成績≥95分者為優(yōu)秀。記錄病人身份識別錯誤率、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健康教育覆蓋率。通過發(fā)放病人滿意度調查表和電話回訪進行病人滿意度調查 。
表1 實施風險管理前后護士考核結果及病人滿意度比較 %
風險管理是一個管理程序,是指對現(xiàn)有的和潛在的風險進行識別、評價和處理,以減少風險事件的發(fā)生及風險事件對病人的危害及經濟損失[1-3]。因此,加強門診靜脈輸液全過程的風險管理是確保病人治療得以安全有效實施的關鍵所在。長期以來,人們就如何有效地進行護理管理、提升護理質量進行了大量探索和實踐并總結了許多寶貴經驗[4,5]。根據我院門診一日治療室存在的風險隱患,從環(huán)境設置、護士培訓、工作模式及環(huán)節(jié)質量控制等方面加強了管理,護理質量和病人滿意度大幅提高。
總之,質量是一個醫(yī)院生存和發(fā)展的重要因素,全程質量控制管理是醫(yī)院質量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質量管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原則。通過風險管理,輸液廳的護士在不斷提高自己專業(yè)技術水平的同時增強了醫(yī)療安全意識,將人文關懷和健康教育融入到操作過程中,使病人感到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適,從而提高了病人滿意度。
[1]柴曉紅.靜脈化療風險管理[J].護理研究,2009,23(7A):1761-1762.
[2]韓利民.臨床護理風險的產生及預防[J].家庭護士,2006,4(10C):44.
[3]李錦.加強安全防范 降低護理風險[J].家庭護士,2007,5(5C):79.
[4]任真年.現(xiàn)代醫(yī)院醫(yī)療質量管理[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1:388.
[5]黑蓮芝,李琛.持續(xù)改進在提高護理質量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07,21(3C):823-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