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亞紅,李 杰,劉力軍,鈕偉芳
壓彈(resilience)指個人面對生活逆境、創(chuàng)傷、悲劇、威脅及其他生活重大壓力的良好適應,也是個人面對生活壓力和挫折的“反彈能力”。壓彈是應激和應對的統(tǒng)一,適當?shù)膽ぞ哂袆訂T機體潛力應付各種困難的作用,對于健康人并非有害,對于穩(wěn)定期精神分裂癥病人可提高其應對能力,也可能有利于改善并保持良好的社會功能。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社會功能缺陷發(fā)生率高,超過80%[1,2],社會功能的康復對于病人的全面康復和回歸社會具有重要意義。社會功能缺陷是社會行為和社會職能的功能障礙,只有在參與社會事物中顯示出來。人為的、有預想地制造適當強度的應激事件,使病人在被動應激中適應應激,改善其社會功能,這也是我們將壓彈訓練的原理試用于精神分裂癥病人康復訓練的目的。
1.1 對象 選擇我院2007年6月—11月住院病人。入組標準:所有病人均符合中國精神障礙分類與診斷標準(CCMD-3)精神分裂癥標準;年齡15歲~50歲,病程3個月~144個月;小學及以上文化水平;陽性和陰性癥狀量表(PANSS)評分<70分。排除標準:嚴重軀體疾病,乙醇和藥物濫用者。退出標準:精神癥狀變得不穩(wěn)定(需要增加藥物劑量和加強護理,故意自殘,嚴重傷人、毀物等暴力行為;自愿退出。
1.2 方法
1.2.1 干預方法 將符合入組標準的病人按照入院順序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組接受壓彈訓練,兩組均接受常規(guī)康復訓練和健康教育。壓彈訓練設置:確定病人院內(nèi)外可能遇到的應激事件,了解其對具體事件的認識;將應激事件按應激程度分級,從應激程度低的事件開始,進行情景模擬,觀察病人遭遇應激時的表現(xiàn);針對性地舉辦講座,講述合理、客觀認識問題的方法和應對方式,但不完全否定個性化的應對方式。訓練要點:模擬前不明確告知病人;使病人學會放松和調節(jié)自己情緒的方法并運用于實踐;使病人學會求助。
1.2.2 評價工具及評價時間 住院精神病病人社會功能評定量表(the scale of social-skill for psychiatric inpatients,SSPI)是適用于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的量表。評定時間范圍為最近1個月。SSPI共10個條目,采用3級評分,0分為無異常,1分為確有功能缺陷,2分為嚴重功能缺陷。量表評定人員在每次評定之前均進行培訓,并做一致性檢驗(Kappa值為 0.78~0.88)。評定共進行3次,分別在入組時、4周末和8周末。社會功能康復的評價標準:SSPI減分率=(訓練前總分-訓練后總分)/訓練前總分,減分率≥50%為顯效,<50%,≥25%為有效,<25%為無效。
1.2.3 統(tǒng)計學方法 全部數(shù)據(jù)錄入計算機,應用SPSS統(tǒng)計軟件處理,進行 t檢驗、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等。
2.1 一般資料 共有102例病人入組,全部為男性,實驗組54例,對照組48例。實驗組:年齡 16歲~50歲(31.76歲±8.38歲);病程3個月~135個月(71.65個月±44.63個月);小學 3例,中學41例,專科8例,本科及以上 2例;未婚19例,已婚12例,離婚21例,喪偶2例;農(nóng)村29例,城鎮(zhèn)16例,城市9例。對照組:年齡15歲~48歲(32.43歲±9.05歲);病程 3個月~144個月(80.37個月±75.62個月);小學 5例,中學37例,專科5例,本科及以上1例;未婚14例,已婚15例,離婚18例,喪偶1例;農(nóng)村23例,城鎮(zhèn)15例,城市1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2 SSPI評分比較 實驗組在4周末、8周末社會功能評分明顯下降,兩組8周末社會功能評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入組時、4周末和8周末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入組時與 4周末和 4周末與8周末分別比較,差異顯著(95%CI分別是-0.85~2.21,0.83~2.19),而對照組變化不明顯(P>0.05)。實驗組4周末SSPI減分率≥50%占15%,8周末減分率≥50%占68%。見表1。
表1 實驗組與對照組SSPI評分比較 分
2.3 影響SSPI評分的因素 起病有誘因病人的社會功能在8周末好于起病無誘因者(P=0.033),家族史陰性的病人社會功能好于陽性家族史病人(P=0.028),起病的急與緩對社會功能的康復無影響。將年齡和病程分別與社會功能做相關分析,結果顯示,社會功能評分的下降與年齡、病程無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顯示,經(jīng)過8周訓練,實驗組SSPI評分顯著下降,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組內(nèi)方差分析顯示,SSPI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提示壓彈訓練對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社會功能康復有較明顯的效果。精神分裂癥病人常有不成熟的心理防御機制和應對方式,壓彈訓練是利用既定的應激事件激發(fā)病人的內(nèi)在動力,使病人在應激中不斷提高“應激閾”,并學會成熟的應對方式,使社會適應能力提高,社會功能障礙改善。
隨著時間延長,訓練的顯效率呈現(xiàn)增加趨勢。4周末,兩組SSPI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8周末,兩組評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實驗組的有效率也顯示出了同樣的結果,從4周末的15%達到8周末的68%。分析8周的壓彈康復訓練,對于精神分裂癥病人來講似乎太短,隨著時間的延長,效果可能會更好,但病人并沒有充足的在院時間用來觀察,還不能確定最佳訓練時間。從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看,社會功能有顯著好轉(P<0.01,95%CI為-2.62~-1.11)。
影響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的因素較多,有研究發(fā)現(xiàn),首發(fā)病人1年后的社會功能與陰性陽性癥狀和病程顯著相關,某些認知功能與社會功能關系密切[3],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認知功能的損害可能是社會功能障礙的基礎[4]。本組結果顯示,社會功能與病程無相關性,可能是本樣本病程長造成的。認知功能的損害是精神分裂癥的原發(fā)癥狀,我們在壓彈訓練中包含了認知療法內(nèi)容,但這對本組病人社會功能的恢復有多少幫助,需進一步研究。
有研究報道,社交功能缺陷是潛在的患精神分裂癥的危險因素[5],也即社交缺陷可能是分裂癥固有的癥狀。長期住院的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常常表現(xiàn)社會性退縮、主動性差等,影響訓練的實施和結果,但也顯現(xiàn)出了社交訓練的重要性。將社交訓練融合于壓彈訓練中,可能會有實踐意義。8周末,起病有誘因、家族史陰性病人的社會功能恢復好于起病無誘因和陽性家族史病人。誘因可能是病人的應激源,訓練過程中問題得到了解決,而陽性家族史病人的某些遺傳因素是否對訓練結果產(chǎn)生影響,還不明確。我們進行康復訓練的目的使病人更好的適應社會,改善社會功能,最終回歸社會,從訓練結果看,達到了既定目的,但還不成熟,還有許多工作要做。
[1]唐英.長期住院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康復的影響[J].蘇州大學學報,2003,23(6):701-702.
[2]黃永祥,吳佩芳,徐英,等.慢性精神分裂癥病人社會功能缺陷調查及康復對策[J].中國冶金工業(yè)醫(yī)學雜志,2004,21(5):390-392.
[3]尚蘭,費立鵬,吉中孚,等.首發(fā)精神分裂癥病人隨訪一年中社會功能的相關因素[J].中華臨床醫(yī)學雜志,2006,7(10):11-13.
[4]朱春燕,汪凱,李曉駟,等.精神分裂癥病人的社會認知損害與社會功能障礙[J].安徽醫(yī)科大學學報,2006,41(4):471-474.
[5]Ballon JS,Kaur T,Marks II,et al.Social functioning in young people at risk for schizophrenia[J].Psy chiatry Res,2007,151(1-2):2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