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海蓮,楊 秀,臧海洋
(上海電力學院電力與自動化工程學院,上海200090)
國內(nèi)外多年的運行經(jīng)驗表明,輸電線路防雷性能的好壞能夠直接影響到系統(tǒng)的安全可靠運行,避免雷害事故的發(fā)生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保證電氣運行的安全[1-3]。本文采用了ATP-EMTP仿真軟件進行輸電線路雷電過電壓的仿真分析,結(jié)合實際工程中的輸電線路,對110 kV和220 kV架空線在2種雷擊方式(雷電繞擊導線和雷電直擊桿塔或避雷線)情況下的耐雷水平進行研究,然后對仿真的原理進行了分析,并對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影響因素進行仿真建模仿真,最后計算了110 kV和220 kV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率。本文在結(jié)合現(xiàn)場實際需要與反復試驗的基礎(chǔ)上完成,并記錄了相關(guān)試驗模型與數(shù)據(jù)結(jié)果,充分考慮到現(xiàn)場中各種雷擊情況,有較強的實用價值[4-6]。
本文利用現(xiàn)在國內(nèi)外廣泛采用的ATP-EMTP電磁暫態(tài)計算程序,建立輸電線路雷電過電壓仿真計算模型,進行輸電線路雷擊過電壓仿真計算[8-9]。
重要的參數(shù)設(shè)置。雷電流模型按規(guī)程建議采用的是波形2.6/50的負極性雙指數(shù)波形;波阻抗使用的是300 Ω;根據(jù)實際的輸電線桿塔進行建模,接地電阻取5 Ω,桿塔電感取0.5 H/m;變壓器入口電容取平均值為2 000 pF;絕緣子串蠶蛹標準絕緣,110 kV線路選取雷電沖擊閃絡電壓為700 kV,220 kV線路選取1 200 kV;ZnO避雷器選取參數(shù)為,110 kV線路直流1 mA,參考電壓為145 kV,10 kA放電電流下殘壓260 kV,220 kV線路選取1 mA,參考電壓為290 kV,殘壓120 kV;最重要的模型是Lcc輸電線路模型,考慮集膚效應并使用仿真矩陣,線路模型采用的是JMarti型,將實際的線路參數(shù)輸入到模型中,軟件自動生成滿足要求的輸電線路模塊。模型見圖1。
圖1 計算雷擊同桿雙回線路耐雷水平的仿真模型
110 kV及以上輸電線路的雷擊跳閘是由雷擊桿塔塔頂和雷繞擊導線引起的,接下來就是對110 kV及220 kV的輸電線路的2種雷擊方式進行建模,仿真計算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計算結(jié)果見表1、表2和表3)。
對于110 kV線路,單避雷線的輸電線路(單回線路)的耐雷水平約為53 kV,有雙避雷線的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為57 kV;對于220 kV線路,單避雷線的輸電線路(單回線路)的耐雷水平約為89 kV,有雙避雷線的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為96 kV。對比可知,雙避雷線的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比單避雷線的單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高。
2.2.1 雷擊桿塔時耐雷水平的原理分析
以220 kV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雷擊桿塔的情況為例。
表1 雷擊桿塔時110 kV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
表2 雷擊桿塔時220 kV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
表3 雷繞擊導線時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
雷電擊中輸電線桿塔頂端(或避雷線上),雷電流會經(jīng)桿塔及其接地電阻流入大地[10]。220 kV及以上電壓等級的電網(wǎng)采用中性點直接接地方式,若作用在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幅值超過絕緣子串的50%沖擊放電電壓值,絕緣子串就會發(fā)生閃絡,由此引起的工頻電弧電流會較大,形成穩(wěn)定的工頻電流,引起線路跳閘。
當雷擊塔頂?shù)睦纂娏髟谳旊娋€路能夠承受的沖擊范圍內(nèi),在系統(tǒng)內(nèi)部會產(chǎn)生一些小擾動,但絕緣子串則不會發(fā)生閃絡。未發(fā)生閃絡情況時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如圖2所示。當雷擊塔頂?shù)睦纂娏鞒鲚旊娋€路能夠承受的沖擊范圍,作用在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幅值超過絕緣子串的50%沖擊放電電壓值,絕緣子串就會發(fā)生閃絡,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如圖3所示。
圖2 未發(fā)生閃絡的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
圖3 發(fā)生閃絡的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
由此得出不同在不同雷擊方式、線路不同的運行和絕緣方式下的耐雷水平,即絕緣子串可承受的的最大雷電流沖擊值。
2.2.2 雷繞擊線路時耐雷水平的原理分析
繞擊導線時的過電壓和耐雷水平與無避雷線線路雷直擊時相同。所不同的是,由于避雷線的存在,發(fā)生繞擊的次數(shù)要遠小于雷直擊于無避雷線的導線次數(shù)。
繞擊導線時,雷電流會沿著導線向兩側(cè)流動。雷電過電壓沿線路向兩側(cè)傳播到達桿塔絕緣子串,如果作用在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幅值超過絕緣子串的50%沖擊放電電壓值,絕緣子串就會發(fā)生閃絡,由此引起的工頻電弧電流會較大,會形成穩(wěn)定的工頻電流,從而引起線路跳閘。
當雷繞擊線路的雷電流在輸電線路能夠承受的沖擊范圍內(nèi),在系統(tǒng)內(nèi)部會產(chǎn)生一些小擾動,但絕緣子串則不會發(fā)生閃絡,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如圖4所示;當雷擊塔頂?shù)睦纂娏鞒鲚旊娋€路能夠承受的沖擊范圍,作用在絕緣子串上的電壓幅值超過絕緣子串的50%沖擊放電電壓值,絕緣子串就會發(fā)生閃絡,在系統(tǒng)上會產(chǎn)生影響很大的擾動。發(fā)生閃絡的情況時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如圖5所示。
圖4 未發(fā)生閃絡的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圖
圖5 發(fā)生閃絡的絕緣子串上的電壓波形圖
由此得出在不同雷擊方式、線路運行和絕緣方式下的耐雷水平,即可承受的的最大雷電流沖擊值。
220 kV線路無避雷線時的耐雷水平只有10 kA左右。由于110 kV及其以上線路是中性點直接接地的線路,都要求全線架設(shè)避雷線,以防止線路頻繁發(fā)生雷擊閃絡跳閘事故。
在前面建立的仿真模型的基礎(chǔ)上進行影響輸電線路耐雷水平因素的仿真計算與分析,通過改變其中一個因素來了解耐雷水平的變化,分析仿真數(shù)據(jù)從而總結(jié)出各個因素對于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影響規(guī)律:從表4可知,輸電線路桿塔接地電阻越大,雷擊桿塔頂時,造成作用于線路絕緣子串的電位差越大,線路的耐雷水平會降低。因此,降低桿塔的接地電阻可以減小雷擊桿塔時塔頂?shù)狞c位升高,可以得出減小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有效措施[11-13]。
表4 110 kV線路桿塔接地電阻對耐雷水平的影響
由表5可知,增強輸電線路的絕緣水平,也就是提高了絕緣子串50%沖擊放電電壓,由此可見,在輸電線路的易擊區(qū),可采取增強線路絕緣的措施來提高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例如:在110 kV系統(tǒng)中,線路增加1片絕緣子,其桿塔電阻值5 Ω,10 Ω,15 Ω時的耐雷水平分別增加14%,16%,17%;線路增加2片絕緣子,其耐雷水平分別增加25%,27%,31%。
表5 220 kV雙回線路加強絕緣對耐雷水平的影響
在仿真中還發(fā)現(xiàn),系統(tǒng)電源電壓對線路耐雷水平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當作用的工頻電壓與桿塔電位反相且到達峰值時,線路的耐雷水平最低。
當三相絕緣子串旁配置線路避雷器時,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會大大提高,可以考慮利用線路避雷器來降低線路的雷擊跳閘率。
通過對影響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因素進行仿真,可以了解提高線路耐雷水平的方式,可以證明現(xiàn)有的防雷措施仍行之有效,也有利于以后的規(guī)劃,對現(xiàn)實工作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根據(jù)我國電力行業(yè)標準DL/T 620—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結(jié)合仿真模型計算出的耐雷水平可以進行110 kV與220 kV輸電線路雷擊跳閘率的計算,計算結(jié)果見表6。
從表6中的數(shù)據(jù)可知,山區(qū)線路的雷擊跳閘率較平原線路的雷擊跳閘率高。例如:110 kV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雷擊跳閘率山區(qū)比平原高58.98%;220 kV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雷擊跳閘率山區(qū)比平原高了57.75%。
表6 110 kV和220 kV架空輸電線路的雷擊跳閘率
根據(jù)輸電線路雷電過電壓仿真計算模型,在110 kV和220 kV電壓等級的情況下對輸電線路耐雷水平和雷擊跳閘率進行仿真計算與分析,其結(jié)論如下:
1)可知在各種雷擊形勢下都可以看出,雙避雷線的同桿并架雙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比單避雷線的單回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會提高。
2)山區(qū)線路的雷擊跳閘率較平原線路的雷擊跳閘率高。
3)桿塔接地電阻對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影響很大。可以得出減小桿塔接地電阻是提高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有效措施。
4)增加線路絕緣對輸電線路耐雷水平的影響很大。在輸電線路的易擊區(qū),可采取增強線路絕緣的措施來提高輸電線路的耐雷水平。
5)系統(tǒng)電源電壓對線路耐雷水平是有一定程度的影響。當作用的工頻電壓與桿塔電位反相且到達峰值時,線路的耐雷水平最低。
[1]解廣潤.電力系統(tǒng)過電壓[M].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5.
[2]Sakis Meliopoulos A P,Ron Cooper.Transmission Line Lightning Performance Based Design[J].Power Engineering Society,2000,13(2):2898-2903
[3]Snelson J K. Propagation of Traveling Waves on Transmission Line - Frequency Dependent Parameters[J]. IEEE Transactions on Power Apparatus and Systems,1992 ,15(1);85-91.
[4]廖永力,王黎明,張炎武,等.緊湊型輸電線路復合絕緣子風偏變形分析[J].南方電網(wǎng)技術(shù),2010(3):77-81.
[5]龔有軍.同塔同窗同相序緊湊型輸電線路潛供電流與恢復電壓研究[J].南方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3(4):73-76.
[6]覃華,黃文京,朱普軒.500 kV緊湊型輸電線路防雷性能研究[J].南方電網(wǎng)技術(shù),2009,3(5):89-93.
[7]李明貴,魯鐵成.輸電線路耐雷水平與雷擊跳閘率的仿真計算與分析研究之一:輸電線路雷電過電壓仿真計算模型的建立[J].廣西電力,2005,28(4):7-10.
[8]李明貴,魯鐵成.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雷擊過電壓的仿真計算與分析研究之二:輸電線路耐雷水平與雷擊跳閘率的仿真計算分析[J].廣西電力,2005(5):1-3.
[9]李明貴,魯鐵成.高壓架空輸電線路雷擊過電壓的仿真計算與分析研究之三:輸電線路耐雷水平與雷擊跳閘率的仿真計算分析[J].廣西電力,2005(5):4-6.
[10]屠志健,張一塵.電氣絕緣與過電壓[M].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5:110-122.
[11]王劍,張學鵬,楊鳳杰.輸電線路防雷改進措施的研究[J].華北電力技術(shù),1998,10(3):1-5.
[12]劉渝根,蘇玉萍,劉敏.750 kV單回和同桿雙回輸電線路反擊耐雷性能[J].高壓電器,2009,45(5):96-99.
[13]楊今夕.防雷·接地及電氣安全技術(shù)[M].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