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及疲勞的累積,不少人漸漸開始因肝腎不足而出現(xiàn)腰膝酸痛,除了按摩、理療等治療方法外,中藥在這方面也不遑多讓,其中杜仲就有不錯的補肝腎、強筋骨的作用。
杜仲為杜仲科落葉喬木杜仲的干燥樹皮,在我國大部分地區(qū)均有出產(chǎn),但主產(chǎn)于四川、云南、貴州、湖南、湖北、廣西等省區(qū)。我國最早的中藥學典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中就記載,杜仲有“主腰脊痛,補中益精氣,堅筋骨,強志……久服輕身不老”的功效。歷代本草文獻都將杜仲樹皮作為中藥材使用。杜仲是我國的特有樹種,十分珍稀,其樹皮也不能過多采剝,因此現(xiàn)在也常用藥源更豐富的杜仲樹葉代替。兩者療效相似,杜仲葉雖藥效稍低,但可通過適當增大劑量來彌補,這也大大減輕了藥源的壓力。使用時最好選擇杜仲的炮制品,因其藥理作用較生品效果更好。
【功效】
杜仲味甘性溫,歸肝、腎經(jīng),有補肝腎、強筋骨、安胎的功效,適用于肝腎不足所致腰膝酸痛、軟弱無力、陽痿尿頻及胎動不安等癥。杜仲能增強機體免疫功能,激活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人體內(nèi)具有強大防御外邪入侵功能的細胞系統(tǒng))的吞噬活性;能對抗氫化可的松引起的免疫抑制作用。其煎劑有中樞鎮(zhèn)靜、降壓和強壯的作用,并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炭疽桿菌、肺炎球菌有抑制作用。鹽炙杜仲對受孕子宮自主收縮抑制作用,故有安胎之功。
杜仲可與多種藥配伍,增強其作用,如與牛膝配伍,可增強補肝腎、強筋骨之效;與續(xù)斷配伍,可補肝腎、利腰膝、固沖任二脈;與補骨脂配伍,溫補腎陽力增,兼補脾、肝,既澀下元,又固沖任;與五加皮配伍,既強壯筋骨又祛風濕,乃補瀉兼施的良藥。
補腎助陽杜仲可補腎助陽,用于治療腎陽虛所致陽痿早瀉、滑精遺精,常與人參、巴戟天等配伍;治療下元虛汗所致遺尿尿頻、小便余瀝,常與山茱萸、山藥、益智仁等同用。
強筋健骨杜仲有強筋健骨之效,治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痛、肢軟無力,可單用酒煎服,或與續(xù)斷、懷牛膝、熟地黃、核桃肉等同用。
補腎安胎杜仲還能補腎安胎,用于治療腎虛不固所致胎動不安,常與續(xù)斷、桑寄生等同用。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證實,杜仲含有木脂素類、酚類、有機酸、黃酮、杜仲膠、多糖及多種氨基酸、維生素及微量元素等,故能發(fā)揮不錯的養(yǎng)生保健作用。
增強免疫杜仲有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既可增強特異性免疫功能,也能增強非特異性免疫功能。
抗氧化杜仲能抑制機體過氧化,提高抗氧化酶活性,促進皮膚、骨骼和肌肉中蛋白質(zhì)膠原的合成和分解,防止功能衰退和抗疲勞。
其他杜仲還有良好的降壓作用及降血糖、調(diào)血脂、抗炎、抗應激及利尿等作用。
【驗方】
◇肝腎不足方——杜仲續(xù)斷飲
應用:肝腎不足導致的腰膝酸痛。
配方:炒杜仲、川續(xù)斷各10克。
用法:水煎,每日早晚服,10天為1療程。
功效:強健筋骨,壯腰止痛。
◇降血壓方——杜仲菊花茶
應用:保護視力,降血壓。
配方:杜仲葉15克,白菊花10克。
用法:開水浸泡,代茶飲。
功效:清肝明目,降低血壓。
◇高血壓伴血脂異常方——杜仲決明首烏飲
應用:高血壓伴血脂異常,便秘。
配方:杜仲葉15克,決明子、制首烏各10克。
用法:水煎,代茶飲。
功效:降血壓,調(diào)節(jié)血脂,潤腸通便。
◇腰腿酸痛方——杜仲豬腎湯
應用:骨質(zhì)疏松癥引起的腰腿酸痛。
配方:杜仲、懷牛膝、枸杞子各10克,狗脊5克,豬腎1只,調(diào)料少許。
用法:將豬腎切開,剔去中間白筋后洗凈切片,將諸藥用水煎煮半小時,放入腎片及調(diào)料,再煮半小時,食肉喝湯。
功效:補腎益精,強健腰膝。
◇肝腎虛損方——杜仲桃仁粉
應用:肝腎虛損導致的須發(fā)早白、腰膝無力。
配方:炒杜仲、炒補骨脂各30克,核桃仁100克。
用法:將諸藥炒干研為細末,每日早中晚各沖服10克。
功效:補肝腎,烏須發(fā),壯腰膝,久服延年益壽。
◇原發(fā)性坐骨神經(jīng)痛方——杜仲豬腎湯
應用:原發(fā)性坐骨神經(jīng)痛。
配方:杜仲20克,雞血藤30克,豬腎1只,調(diào)料少許。
用法:將杜仲、雞血藤加水煎煮1小時,濾取藥液。將豬腎從中間切開,剔去白筋切薄片,放入藥液中煮10分鐘左右,等豬腎熟后加調(diào)料少許調(diào)味,食肉喝湯。
功效:補肝腎,強筋骨,活血脈。
◇補腎縮尿方——杜仲杞櫻粥
應用:主治腎氣不固,尿頻遺尿。
配方:杜仲、枸杞子、金櫻子各10克,大米100克。
用法:杜仲、金櫻子加水煎煮1小時,濾取藥液,放入枸杞子與大米同煮成粥,早晚食用。
功效:補腎縮尿。
【注意事項】
(1)杜仲屬溫補藥物,有陰虛火旺者忌用。
(2)由于杜仲有興奮大腦皮層和降低血壓的作用,故低血壓患者慎用。
(3)對杜仲過敏者禁用。
(4)杜仲“惡蛇皮,元參”(見《本草經(jīng)集注》),故忌與此二者配伍。
(5)內(nèi)熱,精血燥者禁用(見《得配本草》)。
(6)腎虛火熾者不宜用,需用者當與黃柏、知母同入(見《本草經(jīng)疏》)。
【選購與保存】
正品特點:外表皮呈淡棕色或灰褐色,薄皮有斜方形橫裂皮孔,厚皮有縱槽狀皮孔,內(nèi)表皮暗紫色,折斷后有銀白色多而密的膠絲,富有彈性(可拉至1~3厘米才斷),微臭,味苦,嚼之開始有顆粒感,后為棉花感。
偽品特點:外表皮或內(nèi)表皮的顏色不同,或表皮缺乏皮孔,特別重要的是橫斷面的膠絲較少,無彈性,拉之即斷(偽品夾竹桃科的紫花絡石除外,但其特點是膠絲彈性太強,拉至11~12厘米仍有部分絲不斷),嚼之無顆粒、棉花感。
杜仲宜放置于陰涼干燥處,密閉封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