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李 周 愿
當人們談論蕭條的時候,是不是購置資產的最佳時機?最近人們開始熱衷于討論中國的各種行動,探討這些行為的影響。事實上有豐富流動資金的公司都會選擇在經濟低潮期購買資產,諺語說“在商言商”,中國日益增長的投資并非“給美國施加影響”。
華盛頓報道——響徹世界的“中國制造”可能改為“中國收購”。
為增加中國在全球范圍內的資產,中國正在使用高達幾億萬美元的外匯。去年中國在美國的投資甚大,從并不著名的布蘭森酒店,到入股國際大牌可口可樂和強生。中國之所以能夠這樣一擲千金,與中美貿易順差大有關系。這幾年來中國作為美國債務人,確實極大幫助了華盛頓的財務赤字政策。
2月下旬,據中國媒體報道,2009年中國此類投資增長6.5%,高達433億美元。如果不考慮經濟衰退因素,實際投資值達到600億美元。據正式統(tǒng)計,去年中國在美投資在39~64億美元之間,這其中不包括購買債券(數據上限來自紐約的研究公司Dealogic的統(tǒng)計,下限來自美國傳統(tǒng)基金會中國全球交易部門研究員Derek Scissors)。但Scissors同時表示,實際數值可能更高。無論如何,中國投資總額在前幾年就急劇升高了,這一切發(fā)生在美國還沒注意到中國投資額的時候。
大舉投資的一個原因是,蕭條時收購資產獲得的增值很劃算。投資策略也在尋求用外匯儲備換得盡量高回報資產的辦法,25萬億美元中,大部分是美國政府的低息債券與其它以美元為主的低風險投資。中國當然也擔心美元疲軟會對這項資產造成貶值。
去年12月,美國政府報告宣布,與2009年5月相比中國持有的美國資產價值下降到8948億美元,貶值率達3.7%。對此,中國表示關注。盡管投資勢頭增長,對于中國的海量外匯儲備來說,2009年中國對美公司的投資和資產只相當于九牛一毛。且根據Dealogic公司統(tǒng)計,美國部分也僅占全部對外投資的3%。
盡管美國公司和機構歡迎外國投資,但中國的加速投資依然處于中美關系緊張的大背景下。兩個超級大國的貨幣政策間的分歧、美方向臺灣銷售軍火、奧巴馬接見達賴、全球氣候變化措施的分歧等都使兩國關系緊張化。
Scissors表示,“美國實施了貿易保護主義,中國當然也會在購買資產方面作出相應對策?!睘榱祟A估中期選舉中“來自美國國會的潛在貿易保護主義風暴”會帶來多大影響,中國方面代表[乜曾在華盛頓的Scissors辦公室會見過他。美國立法者承認這種政治性質的貿易保護會影響到中國貨幣的價值,以及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D-Wash公司的Rep.Adam Smith也表示,“的確,中國不得不做出一些讓步,并采取更多的行動?!?/p>
2005年夏天,在兩國關系緊張時期,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收購加州艾爾塞貢度市尤諾科公司(Unocal Corp)的失敗從未被忘記。從2005年之后的那段時間到2006年,美國贏得了石油等自然資源在非洲、澳大利亞等地的控制權。
從那時起,中國投資者對服務公司的需求與日俱增。中國對美的最大一項投資是國企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投公司)投下的3千億美元,主要目標為收購知名金融公司股份,包括黑石公司(BlackstoneGroup)、投行摩根士丹利(MorganStanley)等。
2008年經濟危機之后,投資轉向了房地產部門。2009年的投資涵蓋了億萬美元的房產相關部門,如洛杉磯橡樹資本管理有限公司(Oaktree Capital)、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 Group Inc)、及黑巖公司(BlackRock Inc.)。
這種轉變是議價的結果。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研究員梅新育表示:“在過去的幾年中,美國房地產市場觸底跡象已經很明顯。”他還認為,中國日益增長的投資不應該看成“給美國施加影啊”,只能算“以美國人的方式搞商業(yè)”。梅新育同時說:“美國有句諺語叫‘在商言商,不能給商業(yè)活動強加政治意義?!?/p>
據2月份向證券交易委員會的申報;中投公司聲稱它持有的股份已包括蘋果電腦(Apple)和維薩公司(Visa)。中投公司在2009年的最大收購項目則是以16億美元購買愛依斯電力公司(AESCorp)15.8%的股權。
據紐約研究公司Dealogic統(tǒng)計,其他的中國公司投資了以下美企:位于檀香山的赫庫科學公司(Hoku Scientific Inc.)——致力于可替代能源技術研發(fā),汽車零件供應商德菲公司(Delphi Corp.'s)的剎車制造部門,科羅拉多州索里克斯生物燃料公司(Solix Biofuels)——致力于藻類生物能研究。
日本在過去2n年前一手將房產泡沫推向最高點,同時也具備全球經濟優(yōu)勢的支配力量。該國在1989年購買洛克菲勒(Rockefeller)中心的14棟辦公大樓,在1990年購買三藩市圓石灘高爾夫球場(Pebble Beach GolfCourse),中國一向對此表示關注。
根據一些分析,中國私人投資者已經開始行動,主要是一些小額交易,包括為家庭購置房產、投資工廠、以及一些接近北美市場的公司。中國的全球投資研究人員、艾伯塔大學的中國專家Wenran Jiang說,中國公司也正在學會如何建立聯(lián)盟,以降低他人的過度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