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在一座小城里,住著一個小提琴手。他整天坐在窗前,每當黃昏降臨,他才穿上燕尾服,夾起小提琴,向市中心廣場走去。
他站在廣場中央,高聲喊道:
“喂!鄉(xiāng)親們!走出你們的家門,聽聽我的演奏吧!”
但是,誰也沒有來聽他的音樂,只有幾個偶爾過往的行人……
有一次,這位音樂家突然想到:也許是我這把提琴不好吧。需要找一種特殊的木材,做一把使人人聽了都為之傾倒的琴。于是他動身到森林中去尋找。每走到一棵樹前,他便用手敲敲樹干,聽聽聲音,然而每一次他都失望地長嘆一聲,接著又向另一棵樹走去……忽然,他看見一只小鳥。摔壞了翅膀,再也飛不起來了。音樂家捧起小鳥,給它喝足了清清的泉水,然后親切地問:“你怎么啦?”
“我想飛得很高很高,可是翅膀支持不住,就摔了下來。”小鳥哭了。
小提琴手感到奇怪,卻什么也沒有說。他把鳥兒小心翼翼地揣在懷里。便轉(zhuǎn)身回城。在家里,他盡心地照看小鳥,好言安慰它:“別傷心!等你的傷好了,一定能飛上天的?!币魳芳乙恍姆旁谛▲B身上,連拉琴都忘了。
小提琴手的鄰居,是一個少見的又懶又胖的貪吃鬼。他老是抱怨琴聲破壞他的食欲。音樂家不拉琴,這家伙高興得手舞足蹈。
一天,這個胖子悄悄地走到音樂家的窗前,向屋里張望。他看見小提琴手正在給小鳥受傷的翅膀輕輕地擦抹藥膏?!霸愀?,”胖子想,“要是小鳥的傷好了,這個拉琴的一定會高興死了,他又會像殺豬一樣地拉起琴來。那時我無論白天黑夜都不得安生了?!?/p>
夜里,當小提琴手睡熟之后,胖子鉆進音樂家的屋里,偷走了小鳥。
小提琴手跑遍了全城,逢人便問,有誰看見他的小鳥……
“這世界上小鳥多的是呀,”人們這樣回答他,“你說說那鳥的特征嘛!”
“它什么特征也沒有。是一只普通的小鳥。它想飛上天空,飛得很高很高!”
人們攤攤手,聳聳肩,無可奈何地各自離去。由于沒有希望再找到小鳥,音樂家十分悲傷。他調(diào)好琴弦,來到廣場上。他站在廣場中央,拉起了小提琴?;孟胫?,他看見自己心愛的小鳥展翅飛翔,越飛越高……
他拉了很久很久,后來拉累了。他睜開眼睛時,一下子驚呆了:全城的人都匯集到廣場來,在靜悄悄地傾聽著他的演奏??吹饺藗兗优d奮的神情,音樂家終于明白了,并非自己這把琴不好,而是要有強烈的愛戀和深摯的憂傷,才會產(chǎn)生美妙的旋律,才能燃起人們感情的火焰。
從此以后,每天晚上,音樂家就在廣場上演奏,全城的人都聆聽著他的樂曲。每當他奏完最后一個音符的時候,人們總是擦著臉上的淚水,贊嘆地說:“多么動人的音樂啊!”孩子們聽了音樂,跑回家去,在自己的圖畫本上,畫出許多五彩繽紛的星星。夜里便出現(xiàn)奇跡:人們進入夢鄉(xiāng)以后,這些星星便離開畫本,飛向天空,天上的星星越來越多了。打那以后,這座城里的大人和孩子,從早到晚都哼著小提琴手演奏的樂曲。
很多年過去了?,F(xiàn)在,廣場上矗立著這位音樂家的雕像。他的手里拿著小提琴,肩上站著他的小鳥。據(jù)說,每當夜晚隕星劃破長空的時候,小提琴就會發(fā)出一聲嘆息,青銅鑄的小鳥便會復(fù)活,急速地飛向夜空。它飛向正在墜落的隕星,將它托住,送回蒼穹。黎明時,它又飛回小提琴手的肩頭。
【簡評】
藝術(shù)——包括文學(xué)、音樂、美術(shù)等各個門類,確實有些神秘莫測,它的表現(xiàn)形式是物質(zhì)的,卻濃縮著人類無限的精神創(chuàng)造力。
這個故事中的小提琴手,最初就是把音樂看做可通過外物操控的東西,他的音樂不受歡迎,就認為是自己的工具不夠好。機緣湊巧,他去尋找木材做更好的小提琴途中,遇到了給他感情慰藉的小鳥,小鳥被偷走,竟然激發(fā)了他內(nèi)心深處的情感。后來,他終于明白,“并非自己這把琴不好,而是要有強烈的愛戀和深摯的憂傷,才會產(chǎn)生美妙的旋律”。
這個“陰差陽錯”的故事,其實揭示了藝術(shù)創(chuàng)作中一個樸素的道理:藝術(shù)是直指人心的,要打動人,必須有真情實感。且不說宏大的藝術(shù)創(chuàng)作,我們平時的作文不也暗合了這個規(guī)律嗎?當你抒發(fā)真實的內(nèi)心感受時,作文就能打動人;當你生編硬造、寫出來的故事連自己都覺得“假”時,別人讀起來就更覺得味同嚼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