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讀課,我剛走進教室,小華便笑嘻嘻地遞上一個紅蘋果,說:“老師,送給您!”
“謝謝!”接過蘋果,我備感欣慰,多好的禮物,多美的心靈!我意識到,這是對學生進行“愛的教育”的絕好契機。我捧著蘋果走上講臺,笑著問:“同學們,這個蘋果多少錢可以買到?”
學生們唧唧喳喳:
“三毛?!?/p>
“五角?!?/p>
……
“買不到?!?/p>
聽到最后那句話,我循聲望去,原來是顏××。這孩子真是語出驚人。我笑著問他:“為什么說買不到?”
“這個蘋果是小華對老師的好……”他站起來低語道。
他的回答出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我端詳著手中的蘋果,然后故作神秘地說:“這個蘋果上好像寫著一個字呢!你們猜猜是什么字?”
學生沉思片刻之后,有的說是“蘋”字,有的說是“果”字,有的說是“紅”字,有的說是“愛”字。
“我也覺得是‘愛’字。”我贊同并追問,“誰愛誰?”
一個學生脫口而出:“小華愛老師!”
“言之有理?!蔽铱隙ǖ?,并將蘋果放在鼻子下方使勁聞了聞,做出一副陶醉樣,“哇!真香!誰吃呢?”
學生面面相覷。我微笑著:“放學時再告訴你們。”
放學鈴聲剛響,我端著一個碗走進教室。孩子們看得見碗中被切成幾瓣的蘋果,卻不知我要干什么,大家都好奇地望著我。我親切地問:“今天,哪六位同學表現(xiàn)得好?”
大家七嘴八舌。
“張××,他上課積極回答問題,作業(yè)全對?!?/p>
“羅××撿到一張飯票,還給了同學?!?/p>
“小華愛老師,他送了一個蘋果給老師?!?/p>
“羅××的字寫得比昨天端正多了?!?/p>
孩子們的眼睛真夠亮,發(fā)現(xiàn)了這么多“好人好事”。我掃視著學生,目光停留在小Z身上——一個昨天在課堂上玩水槍的男孩。我高聲說:“還有一個也該吃上一瓣。”學生們四下張望著,想看看最后一個“目標”是誰。正當大家左顧右盼時,我大聲叫道:“周××同學?!痹捯魟偮洌淌依锞驼ㄩ_了鍋。
“昨天,語文課他還在抽屜里玩水槍呢!”
……
我示意大家安靜,高聲道:“不錯,周××同學昨天上課玩東西,可是他今天上課特別認真,同學們說他進步了嗎?”
“進步了!”
“這個蘋果,他可以吃一瓣嗎?”我趁勢問。
“可以!”學生們一致回答。
接著,我把“小華、周××”等五個同學請上講臺,對全班學生語重心長地說道:“其實,今天我們班表現(xiàn)出色的同學不止這幾個,還有很多!臺上的同學,也許還有這樣或那樣的不足,但我們應該看到他們的進步,多看別人的優(yōu)點?!?/p>
學生們?nèi)粲兴虻攸c點頭。
我提示道:“我們剛學了‘尺有——”
“所短,寸有所長,取長補短,相得益彰!”全班學生齊聲接上我的話。
之后,我把碗里的五瓣蘋果分給他們,并說道:“讓我們用掌聲對他們的良好表現(xiàn)和進步表示祝賀,同時也希望大家互相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話畢,掌聲如潮。同學們笑了,我也笑了,因為我也在品嘗著那個蘋果的“六分之一”。
處理“蘋果”插曲,引發(fā)了我更深層的思考:小華送蘋果給我,正是愛的種子在他心里自發(fā)萌芽的表現(xiàn),當我接收了那個凝結著愛心的蘋果,并對其行為予以感謝時,則使小華的愛心行為得到了強化和延伸,而我與當天表現(xiàn)較好或進步較大的學生一起“分享”蘋果之舉,又把愛的種子播撒到他們心里,播撒到教室的每一個角落。
學生身上每天都在發(fā)生新鮮事,教師要獨具慧眼,敏銳地抓住每件“小事”,充分挖掘其中的育人資源,妥善使用,使之成為學生健康發(fā)展的肥沃土壤,讓“真、善、美”的種子在他們的心里不斷生根、發(fā)芽?!?作者單位:四川省屏山縣大乘鎮(zhèn)柏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