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三甲醫(yī)院主任醫(yī)師由于冠心病發(fā)作,經過冠脈造影安放支架,心臟病癥狀很快緩解。不料卻出現了更為難治的。腎功能衰竭,雖經積極搶救,最終未能挽救其寶貴的生命。
隨著造影檢查和介入技術的開展,一些新的疾病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造影劑腎病就是其中的一種。不幸的是,應用造影劑后會引發(fā)急性腎臟傷害,在國內尚不為人們所了解,這正是筆者心里有話不吐不快的原因。
哪些因素和造影劑腎病有關
以下一些危險因素與造影劑腎病密切相關,可以幫助我們“知道山有虎,避開虎山行”。
血壓:收縮壓低于80毫米汞柱;或平時血壓就很高。
心臟功能不好:已存在心力衰竭。
貧血:紅細胞容積少于正常,男性低于39%,女性低于35%。
脫水:病人處于脫水狀態(tài),存在血容量不足。
高齡:65~75歲及以上。
糖尿?。簩υ煊皠┟舾校绻M行造影,發(fā)病危險增高。
腎功不全:指肌酐清除率<60毫升/分鐘,血清肌酸酐水平>1.5克/分升。
此外,造影劑腎病的發(fā)病可能,還與造影劑的種類、用量相關。
如何早期發(fā)現造影劑腎病
臨床資料顯示,在接受造影劑的病人中,造影劑腎病的發(fā)生率為5%-38%,可見其危險性之大。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病人中,真正有感覺的卻很少。因為腎功能的損失不到60%以上,病人一般不會感到不適。所以,不能僅憑患者的個人感受來早期發(fā)現本病,于是,醫(yī)生將決定權完全交給了驗血檢查,標準是:在進行造影后的4天里,如果血肌酐含量比病人原來的水平上升高了25%,或者比原來肌酐報告值多了0.5毫克/分升。
病人沒有不適感覺,并不見得是一件好事。因為等病人感到不適時,就已經到了比較嚴重的階段。
如何防治造影劑腎病
不做造影,自然不會引起造影劑腎病。因此,可做可不做的造影盡量不做,能夠找到可以替代造影的措施最好。但可惜的是,對于很多病人來講,必須在做造影和承擔危害之間做艱難的選擇。此時,注意以下問題,可能有助于預防造影劑腎病。
選好造影劑在造影劑腎病的發(fā)生原因中,以前一直認為造影劑滲透壓是最重要的因素,理想的造影劑應當與血液等滲。但最新的研究卻發(fā)現,等滲造影劑比低滲造影劑更容易引起腎衰竭;造影劑的其他一些理化特點,如造影劑的黏度,有可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因此,容易引發(fā)不良反應的老式離子型造影劑,現在已很少使用了。新的碘造影劑都是非離子型的。此外,限制造影劑的用量也很重要。
充分補給液體給處于脫水狀態(tài)的病人實施造影,是醫(yī)家的大忌!因此,對準備造影的病人一定要事先做好“水化”處理,避免病人存在血容量不足的問題。研究認為,在造影前后給病人補充一些含有重碳酸鹽的液體堿化尿液,造成一種不利于自由基形成的環(huán)境,比補充普通的鹽水預防效果更好。
預防性的血液透析有的病人原本腎功就不好,如血肌酐含量為309.4微摩爾/升(3.5毫克/分升)以上,在需要進行造影時,如果能預防性的做血液透析,可能對病人有利。
試用藥物對估算肌酐清除率少于60毫升/分鐘的病人,在造影的當天可適當應用N-乙酰半胱氨酸、甲基黃嘌呤、茶堿和氨茶堿等腺苷拮抗物,有可能減少造影劑腎病的發(fā)生,所以有人建議在應用造影劑前30分鐘,靜脈注射200毫克的茶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