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作為一國總理則只求不顯。在外交、公務(wù)場合他是官,而在生活中,在內(nèi)心深處,他是一個最低標準甚至不夠標準的平民。他是中國有史以來的第一個平民宰相,是世界上最平民化的總理?!?摘自人民網(wǎng)黨史頻道)
用世俗的眼光看,做官意味著顯赫的地位、特殊的享受。童叟皆知,封建社會的官帽不是烏紗便是紅頂,中了進士披紅掛彩,考上狀元就要鳴鑼報喜,一旦當官就要“衣錦還鄉(xiāng)”,官員的出行或鳴鑼開道、或靜街回避,不就追求一個“顯”字嗎?
“真雁無聲,真水無香?!敝芏鱽碛袡?quán)不私,有名不顯,權(quán)傾一國卻兩袖清風,這種的反差隨著歲月的增加無不讓人崇敬萬分。不妨重溫幾段:總理的襯衣多處打過補丁,白領(lǐng)子和袖口是換過幾次的,一件毛巾睡衣本來白底藍格,但早已磨得像一件紗衣;總理有次在洛陽視察,見到一冊碑帖,問秘書身上帶錢沒有,沒有錢,總理搖搖頭走了;總理從小隨伯父求學(xué),伯父的墳遷移,他不能回去,先派弟弟去,臨行前又改派侄兒去,為的是盡量不驚動地方。
誠然,周恩來總理一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嘔心瀝血、鞠躬盡瘁,默默無聞地貢獻,踏踏實實地做人,索取卻微乎其微,力求做到“官而不顯”。他的舉動彰顯的是做人的崇高品德、做官的高雅品位、做事的高尚品質(zhì),更是一種姿態(tài)、一種修養(yǎng)、一種境界、一種大道。他的高尚人格彪炳史冊,熠熠生輝,國人敬仰。同時,也令人警醒,催人自省。
可是,有的官員行為與周總理的“官而不顯”截然不同,丟掉了黨的優(yōu)良作風,不是常懷憂黨之心、恪盡興黨之責,也不是在謙虛中的堅定有為、清醒中的苦心經(jīng)營、務(wù)實中的孜孜不倦,而是鋪張浪費、奢靡享樂,甚至搞勞民傷財?shù)摹靶蜗蠊こ獭焙凸撩炞u的“政績工程”。中石化總經(jīng)理陳某在任時日均揮霍公款4萬元,監(jiān)察部、國辦曾找他談話,陳竟然不可一世地說:“每月交際一二百萬算什么,公司一年上繳稅款二百多億。不會花錢,就不會賺錢?!卑不帐≡笔¢L王懷忠在阜陽市當政時期,搞了許許多多的“形象工程”,其中盲目決策投資3億多元的“國際機場”不到一年就倒閉。還有轟然倒塌的許多違紀違法官員,在人民群眾面前耀武揚威、招搖過市,人民群眾早已深惡痛絕。要是他們想想周恩來總理的“官而不顯”,廉恥之心不知該往哪里安放!
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勝利閉幕,迎來了加強黨的建設(shè)的春天。結(jié)合《中共中央關(guān)于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黨的建設(shè)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有關(guān)反腐倡廉建設(shè)內(nèi)容,筑牢官員不愿“顯”、不能“顯”、不敢“顯”的有效防線是智慧之策。
首先,加強官員的廉潔從政教育和黨性黨風黨紀教育,筑牢“官而不顯”的思想防線,大興密切聯(lián)系群眾、求真務(wù)實、艱苦奮斗、批評和自我批評之風。其次,建立完善反腐倡廉機制,促進官員“官而不顯”。如《決定》強調(diào)“完善黨員領(lǐng)導(dǎo)干部報告?zhèn)€人有關(guān)事項制度,把住房、投資、配偶子女從業(yè)等情況列入報告內(nèi)容?!痹谪瀼芈鋵嵵校粩嗤七M官員個人重大事項申報、公示、監(jiān)督、問責等工作,將一些官員生活腐化墮落、蔭庇子女、買高檔別墅汽車等貓膩,特別是那些“裸官”的污穢曝曬在陽光之下。再次,要狠下重手堅決懲治“張狂顯揚”背后的腐敗行為,發(fā)現(xiàn)一起,打擊一起。
周恩來總理雖已魂歸人遠去,但他“官而不顯”的優(yōu)良作風卻是值得每位官員珍藏的寶貴財富,永遠鞭策著官員慎權(quán)、慎獨、慎微,帶著謹慎心修養(yǎng)人生之道,懷著敬畏心走好從政之路。
(摘自《中國共產(chǎn)黨新聞網(wǎng)》作者:覃發(fā)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