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患者朱大媽在報紙上看到“魚油有利于降壓降血脂”的報道,就直奔醫(yī)藥超市。站在貨架前,她發(fā)現(xiàn)不僅有魚油,還有魚肝油,二者一字之差,是不是一回事呢?思前想后,她決定購買魚肝油,因為她感覺魚油與魚肝油都是從魚中提煉出來的油,而魚肝油似乎更“精華”些……
魚油與魚肝油不僅名字近似,在外表上也沒有太大區(qū)別:淡黃色的透明膠囊,咬開后都有點腥味。但如果因此就認為它們是同一種東西,甚至被張冠李戴地服用,就大錯特錯了。
提取成分不同
魚油與魚肝油都是從魚體內(nèi)提取的油脂。不同的是,魚油是從深海冷水性海魚和淺海魚脂肪中提取的油,魚肝油是從魚肝(主要是鯊魚肝)中提取的油;魚油主要活性成分為ω-3脂肪酸,如EPA(二十碳五烯酸)及DHA(二十二碳六烯酸),魚肝油主要活性成分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D。目前市場上85%以上的魚油是從淺海魚中提取的,甚至是生產(chǎn)魚粉飼料時分離出來的副產(chǎn)品。資料報道,淺海魚油的保健作用,不如冷水性深海魚油。
保健功能各異
魚肝油作為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營養(yǎng)補充劑,對人的視覺、生殖、免疫力、抗感染,以及兒童的正常發(fā)育和骨骼、牙齒的形成,有著密切的關系,特別是對防治干眼癥、夜盲癥等疾病起著重要作用。
魚油中所含w-3脂肪酸DHA和EPA具有較多的保健作用:①預防冠心病、中風等心腦血管疾??;②抗炎作用,輔治風濕性關節(jié)炎、腸炎、皮炎與牛皮癬以及哮喘、支氣管炎等病癥;③預防某些精神病,如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與阿爾茨海默病等;④預防自身免疫系統(tǒng)疾病,如腎病、紅斑狼瘡等;⑤預防癌變和抑制癌細胞轉(zhuǎn)移作用;⑥防治糖尿病等。
最新研究成果表明,ω-3脂肪酸、DHA與EPA,對胎兒以及嬰兒神經(jīng)細胞的生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胎兒生長的最后幾個月里,ω-3脂肪酸缺乏會造成出生嬰兒智力低下;ω-3脂肪酸與嬰兒早期認知能力發(fā)展也大有關系。基于這一理論,美國衛(wèi)生主管部門提出,食品制造商應在嬰兒奶(或奶粉)中適量添加ω-3脂肪酸,以促進嬰兒智力的發(fā)育。
錯吃有損健康
不論是吃魚油還是魚肝油,只有吃對才能達到保健的目的。要明確自己是否屬于“適應癥”者,并嚴格按照說明書的劑量服用,切勿超量。
魚肝油攝入過多可致中毒。維生素A急性中毒時,因顱內(nèi)壓增高、腦積水而出現(xiàn)煩躁不安、驚厥、嘔吐,重者可致死亡;慢性中毒時,兒童表現(xiàn)為骨骼提前愈合而長不高,發(fā)熱、頭痛、嘔吐、腹痛、食欲不振、溶血、貧血等;成人出現(xiàn)肝腫大、牙齦出血;孕期可致胎兒兔唇、腦積水、泌尿道或心間隔缺損畸形、生長遲緩等。維生素D攝入過多表現(xiàn)為消瘦、精神萎靡、多飲、多尿和蛋白尿等。
魚油一般對人體無不利影響。但魚油屬于脂肪酸,攝取過多不但熱量攝取增加,同時脂肪酸容易被自由基攻擊而氧化,增加動脈粥樣硬化發(fā)生率。EPA有降低血粘度作用,攝取過量會破壞凝血功能,有出血傾向的人會加重出血。DHA過量攝人,除了會出現(xiàn)頭暈、惡心、失眠等不良反應外,也有嬰兒因吃了太多DHA引起視網(wǎng)膜退化的報道。
生活一點通
腦血栓或糖尿病患者可適當食用魚油,前者是利用EPAA抗凝作用,而后者是為了破壞ω-6脂肪酸對胰島的抑制作用而使胰島素分泌量增加。對于冠心病及動脈硬化的患者,提高飲食中ω-3脂肪酸的攝入量,既可以抑制動脈粥樣硬化病變,又可使前列環(huán)素產(chǎn)生增多而減少心肌梗死的機率。有出血傾向的患者則應適當減少魚油的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