蹣跚學步是每個孩子成長的必經(jīng)歷程??墒?,1歲多的航航至今尚不會爬,更別提走路了?!昂⒆踊嫉氖悄X癱,平衡神經(jīng)受到影響,無法控制雙腿的活動……”醫(yī)生的話促使航航媽媽下定決心,辭職好好照顧孩子。然而年復一年的艱辛,才讓她真正懂得“這是一輩子的事情”。但功夫不負有心人,航航終于在5歲時學會了站立,6歲時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老街坊們每天早上都能看到他們母子在那條僻靜路上練習走路的身影,這一走就是15年。如今,昔日的很多病友仍躺在床上,而航航卻基本能獨立行走?!拔覀儾荒苷疹櫵惠呑樱悄軐W個技能,以后他就能生活自理了?!?/p>
航航媽媽樸實的話語,代表了腦癱家長的共同心愿。腦癱兒需要身心全面康復,包括肢體功能、智力開發(fā)、語言、聽力,合并癲癇時的合理用藥以及心理康復等綜合措施,最終目的是使殘疾兒童得到全面康復,回歸社會。但其中肢體功能的康復訓練是首要的。
中醫(yī)將腦癱歸為“小兒弱癥”,按臨床表現(xiàn)分為五遲、五軟、五硬等。如肢體不能站立或走路不穩(wěn)等,就是五遲中的“立遲”。有的認為是腎精不足所致,治療采用補腎方劑,如金匱腎氣丸加減,藥物有熟地、萸肉、山藥、茯苓、丹皮、澤瀉等。有的根據(jù)陰陽五行理論,認為肝屬木,肝風徐動是肢體不能白控的病機,治療采用平肝息風的方劑。在辨證處方的基礎上,還需要結(jié)合推拿、按摩、針灸等,來促進肢體功能的康復。
西醫(yī)方面,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創(chuàng)立刻全套的體療體系,并結(jié)合諸多理論逐步改進。目前多采用日本人上田法進行體療,或采用相應的手術(shù)方法來解除肌痙攣,增強肌力,使肢體功能得到恢復。
但多年臨床實踐表明,嚴重痙攣型腦癱通過上述治療,仍然難以達到預期療效。我們認為,對3歲以下確診為痙攣型腦癱的兒童,早期進行康復訓練有一定療效,特別是有助于防止肢體繼發(fā)性畸形,如膝、踝關節(jié)攣縮等。少數(shù)輕型者經(jīng)過康復訓練,或許能免除手術(shù)。但如經(jīng)較長期治療療效不明顯時,家長應轉(zhuǎn)變觀念,考慮接受手術(shù)治療。
有很多患兒由于多種原因不能去專科醫(yī)院進行訓練時,可在家進行康復訓練,也有助于促進肢體功能康復,防止繼發(fā)肢體畸形。
1 鍛煉前肌肉松弛法:反復屈膝、屈髖(腰與臀部),雙下肢伸直位(同時腳往上勾)行內(nèi)收、外展,持續(xù)10分鐘。然后保持雙髖外展位,持續(xù)30分鐘。這些訓練可糾正尖足與剪刀步態(tài)。
2 增進肌力四步法:采用爬位(俯臥位)抬頭及雙下肢,可增強腰背肌力;仰臥位上舉大腿,可增強股四頭肌力;靠墻站穩(wěn)后將一腿抬起(所謂金雞獨立),可增強臀中肌力;雙足站立蹬地,可增強三頭肌肌力。這些方法可在家中自行訓練,站立有困難的兒童可在家人的扶持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