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笑話逗樂子本來是為了活躍氣氛尋開心的,可于先生卻差點讓一個笑話要了性命。
那天于先生與一幫朋友聚會,飯桌上,大家一邊喝酒吃菜,一邊海闊天空地神聊,氣氛十分活躍。這時一位朋友突然冒出句非常逗樂的話,全桌人頓時都被逗得哈哈大笑起來。此時于先生剛往嘴里送了一口菜,也忍不住張嘴大笑。可就在這一瞬間,嘴里的食物被吸入氣管卡在那里。頓時他感到憋悶異常,說不出話也喘不上氣。朋友忙為他拍背,他自己則用手指摳喉嚨,企圖將異物吐出來,但都不見效。眼看于先生被憋得臉色由紅變紫,兩眼圓睜,痛苦異常,朋友們立即將其送往附近的解放軍304醫(yī)院求助。急救部副主任彭國球接診后,立即對患者實施手法異物排除急救,很快將患者誤入氣管的異物排了出來,解除了險情。
據(jù)彭主任介紹,醫(yī)院急診部經(jīng)常會救治一些氣管異物患者,其中嬰幼兒居多,成年人相對少些。嬰幼兒出現(xiàn)氣管異物,主要是其吞咽功能發(fā)育不全造成的。成人氣管異物,常常是因工作時口含小物件,如鐵釘、紐扣、筆帽,或邊吃東西邊說話等情況下,不小心誤將異物吸入氣管。
氣管異物是急癥,嚴重者搶救不及時會送命,因此重在預防。對嬰幼兒平時要注意看護,教育他們不往嘴里放小玩具,吃東西時要安靜,不要打鬧跑動。成年人則要養(yǎng)成不用口含工具、吃飯不說話的好習慣。一旦發(fā)生氣管異物,要及時到醫(yī)院求助醫(yī)生,因為異物很少能自行咳出。氣管異物即使體積較小,一時對通氣影響不大,也不可掉以輕心,因為異物長期存在于氣管或肺部,會引起氣管炎、肺炎、肺氣腫、肺不張、肺膿瘍或其他更嚴重的后果。
古人云:“食不言,寢不語。”這既是養(yǎng)生之道,也是行為文明的體現(xiàn),做起來并不難,對身體卻大有益處,何樂而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