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有一個習(xí)慣,許多年以來都是如此:讓媽媽每晚講幾個故事,然后他枕著故事安然入睡,假期中也是如此安排。
一天洗完澡后,我們正準備進入“睡前故事”時間。孩子卻向我們提議:“從今天開始。我們進行‘三人故事會’。一人講一個故事,好嗎?”
“好呀!”這正是我們求之不得的,我們也暗暗為孩子的新想法感到欣慰。我笑嘻嘻地問:“‘三人故事會’怎么開展呢?”他說:“我們每天安排一個主持人,安排好順序,然后按順序一人講一個故事!”我拍手稱好。故事會開始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講的都是他看過的各種圖書、雜志、報紙上的故事,有時他也會讀一個故事給我們聽。我們從來沒有對故事的形式做過具體的要求,因為我覺得只要每天都講故事,孩子就已經(jīng)在講故事的過程中獲得了許多知識儲備,而且孩子每天也會在意他要講述什么樣的故事,無形之中強化了他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課外閱讀的能力。
每天的故事會就這樣在你一個故事,我一個故事,他一個故事中持續(xù)不斷地進行著。我們每天也都享受著坐在床上三人講故事的快樂,孩子每天做完洗漱后總是提醒我們:“‘三人故事會’就要開始啦!”我與妻子也不敢怠慢。趕緊隨他一同坐到床頭,大家開心地講起故事。
隨著“三人故事會”的開展,我思考:能否再增加一點難度,讓孩子的能力得到更進一步的鍛煉?
又到了“三人故事會”的講述時問了,我對孩子說:“我可不可以講自己的故事呢?”因為我想以自己的行為告訴孩子:閱讀了許多故事之后,我們可以將這些故事轉(zhuǎn)化為自己的知識,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有長足的進步,也才能達到“學(xué)以致用”的效果。孩子高興地點頭表示同意。
坐定之后,我環(huán)顧四周,電風(fēng)扇的“呼呼”聲一直在耳邊響著,我靈機一動:“今天,我給大家講的故事是《電風(fēng)扇與蒲扇》的故事!”孩子指著電風(fēng)扇咧著嘴直喊好!多么聰明的孩子呀,他知道我是從電風(fēng)扇引起的聯(lián)想……在往后的“三人故事會”中,孩子多了許多自己閱讀之后的“續(xù)編”故事。
孩子們做課外閱讀常常是走馬觀花,不能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會讀”。故事會可以引導(dǎo)孩子掌握一定的讀書方法、技能技巧,著眼于“思”,落腳于“懂”。發(fā)展為“會”,環(huán)環(huán)到位,長期訓(xùn)練,會幫助孩子將閱讀知識轉(zhuǎn)化為閱讀能力。
編輯 吳忞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