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節(jié),我給學生發(fā)鮮花 章愛琴
感恩
感恩,是人性善的反映,是一種禮儀,更是一種健康的心態(tài)。感恩孩子,并教會孩子感恩,這樣的老師必將收獲更多的鮮花和掌聲。
有個同事調走時,把一些雜物扔在校園圍墻邊。新學期開學報到的那一天,他教過的一群孩子圍在墻角的那堆雜物旁,在找著撿著。這個孩子撿起一張自制的小卡片,抹著上面的灰塵,傷心地說:“這是我送給T老師的,怎么會在這兒?”那個孩子撿起一個小玩意兒,一邊用衣袖擦拭,一邊難過地說:“T老師怎么這樣啊,竟然把我送給他的禮物扔掉了?”每個孩子在雜物堆中找到自己送給老師的禮物時,都是一副委屈不滿的哭臉。
那一幕太讓我難忘了!從此,我總是很鄭重其事地收藏孩子們送給我的小禮物,甚至他們用心給我寫的有錯字的小紙條。那是一份份純真的童心,應該得到尊重和珍藏。
記得去年的教師節(jié),我收到的鮮花特別多,我便在思想品德課上把花兒分發(fā)給我的學生,請他們回家轉送給自己的父母。
“同學們,老師有兩個問題要考考大家。第一個問題是,你知道自己的第一所學校是哪里嗎?”
“幼兒園!”孩子們不約而同地答道。
“錯了。你們的第一所學校是自己的家?!蔽夷闷鸺t粉筆在第一個問題下寫了大大的“家”字。
“第二個問題是,你們的第一任老師又是誰?”
“趙老師!”
“錢老師!”
“孫老師!”
孩子們一邊紛紛舉起小手,一邊七嘴八舌地答道,我微笑著看著可愛的孩子們,說:“這回你們又答錯了?!彪S后,拿起紅粉筆,又在第二個問題下寫了大大的“父母”二字。
幾十個孩子都滿臉疑惑地看著我。
我掃視著每一張稚嫩不解的小臉,問道:“同學們,是誰教會了你們說第一句話?又是誰教會了你們走第一步路?”
“爸爸、媽媽?!?/p>
“對!是你們的爸爸媽媽。請永遠記住:家庭是你們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你們的第一任老師。今天,我決定把鮮花發(fā)給你們每一個人。請你們回家把鮮花送給自己的爸爸媽媽,并對他們說,親愛的爸爸媽媽,謝謝你們教會了我說第一句話j謝謝你們教會了我走第一步路!更要謝謝你們陪伴我健康成長!你們是我的第一任老師,祝老師爸爸、老師媽媽節(jié)日快樂!”
孩子們跟我練熟了上面感恩的話,排著隊,一個個高高興興地從我手里接過鮮花。放學時,孩子們興高采烈地拿著鮮花背著書包,走出了校門
第二天早晨,一位母親送孩子來上學時,激動地拉著我的手,熱淚盈眶地訴說著她兒子在教師節(jié)的晚上,送給她鮮花的情景。她說,當兒子拿出那支已揉得只剩三片花瓣的玫瑰花,而又說出那么溫馨的話語時,她覺得自己調皮的兒子長大了,懂事了,知道感恩父母了,她摟著兒子激動地哭了。她還說,很后悔自己過去對兒子的教育太沒有耐心了,今后一定要做一個有耐心的好家長。說這些話時,這位年輕的母親眼里閃著晶瑩的淚花,她一直用雙手緊緊地握著我的雙手。
讓孩子高興地改變 知 言
從四年級開始,女兒喜歡寫點小玩意兒,天馬行空,不受任何限制,純屬自娛自樂,都是些根據學校生活虛構出的小故事。這些故事既獨立成章又相互關聯,在同學中頗受歡迎。女兒在家寫、在課間寫,興之所至,在課后管理班上,寫完了作業(yè)又寫她的“小故事”,因此受到過老師的批評。
五年級開學,班上換了新老師,我猜測老師會用對待高年級孩子的標準要求他們,提醒女兒別把這些“作品”帶到學校去了,但開學第二周她卻忍不住把“新作”帶給同學傳閱了。一天放學的路上,女兒高興地告訴我:“今天,老師看我的‘小說’了,夸我寫得好,有靈氣,還讓我好好保存,說等我將來當了作家,老師就成了作家的老師了!”
“以后寫的時候一定要注意精練和精彩,千萬別辜負老師的希望啊。”我鼓勵女兒說。
“那當然!”女兒回答得很干脆。
老師的態(tài)度令我心生感激,一顆懸著的心放下了。我感覺,女兒遇到了一位開明、善于發(fā)現孩子特長的好老師。
女兒的作文經常得優(yōu)星,每每被當作范文。但她作文也有一個問題,別的同學發(fā)愁寫不出來,她卻是1500字收不住尾。老師多次讓她文字精煉些、簡短些,她洋洋灑灑寫長篇作文的習慣卻沒有多大的改進。
那時,正面臨全區(qū)統測,對作文的一個要求是,字數必須在650字以內,計算機閱卷也只掃描650字。因為統測成績將成為日后小升初的重要依據之一,也是評價老師業(yè)績的依據之一,老師從考試和升學的角度來要求和訓練孩子就在情理之中——這對師生都是“一關”。
對于女兒的“有主見”,老師非但沒有為難她,反而安慰我:“孩子個性比較強,而且有點青春期的苗頭了,如果要求一步到位,她也挺難受的,效果也不一定好;還是順應她的心理,慢慢來,好在還有時間?!逼降脑捳Z,透著理解和關愛。對女兒,老師也給予了很大的寬容:要求其他同學作文在650字以內,但允許她的作文從1200字以內、10Q0字以內,再過渡到B00字以內。在這個過程中,老師一點點地教她如何精煉文字而不失文采,還推薦了一些名家散文和小學生優(yōu)秀作文,這些文章短小精悍,使女兒受益匪淺。一天,女兒開心地說:“老師最近總把我反復修改后的作文在全班朗讀,我現在對寫短文章越來越有信心了。”
教育是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對孩子個性和缺點的包容,對孩子潛能的發(fā)現和喚醒,對孩子學習興趣和進取心的激勵。正是老師的耐心、細心以及不和孩子較勁,讓女兒漸漸明白:寫文章哪些時候可以自由發(fā)揮,哪些時候必須按要求做。
一年的時間,女兒和老師建立了深厚的友誼。今年女兒升入六年級,老師不再教她了。9月8日,女兒用零花錢買了一個星星瓶,用兩個晚上親手折了滿滿一瓶五彩的星星,作為教師節(jié)禮物送給老師。她說:“每顆星星里都有我的祝福!”老師則對她說:“心在哪里,哪里就有風景;愛在哪里,哪里就有感動;志在哪里,哪里就有成功?!?/p>
教師如燭,師德如光,可以照亮孩子的一生。
要不得的“一閃念” 王棟生
信任:
一位四年級的學生,寫了一篇成功的作文,卻引發(fā)了老師懷疑的“一閃念”——“這篇文章是不是你自己寫的?”這一問題讓學生心灰意冷。而同樣的情況。另一位老師卻以肯定、鼓勵的態(tài)度相待,一句“你一定能寫好的!”讓學生愛上了寫作,并成為雜文家。相信學生,鼓勵學生,是老師應該具備的最基本師德。一我的一位學生,畢業(yè)十五六年了,讀書很多,文筆也有靈氣,常有雋永之語。有次閑聊,問她當年在校學習時,為什么總是不起勁。她說當時有些壓抑,因為從小學四年級起,她就和老師保持距離。
那是因為有次作文課后,老師問她:“這篇文章是不是你自己寫的?”她說是的。老師作深沉狀,搖了搖頭,不說話,像是在等待什么。她很驚訝,這篇作文當然是自己寫的,而且本可寫得更好。因為她一直偷偷讀小說,讀多了,也就略知點門道。而老師面對佳作,卻對她產生了懷疑。
此后在年級作文比賽中,已上了五年級的女孩的作文引起了其他教師的注意??吹綄W生的作文寫得好,作為教師應當很高興,可是偏見纏繞在那位女教師的心頭。竟然又一次不給這個女孩參加決賽的資格!老師又來找她,旁敲側擊,想誘導她說出這回抄的是誰的文章。女孩心寒了,她只是冷冷地說:“我能寫,你可以考我!”
可惜這位老師水平不高也無胸襟。從此之后,在老師懷疑的目光下,這位學生竟然不愿意在作文中展示自己,小小年紀就懂得藏拙,知道要“鈍”一些,以讓她的老師“放心”。
我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也有過那位教師的愚蠢行為呢?也許有過那種“一閃念”,不過我沒有那樣武斷,我也不大相信自己的學生會抄襲。這中間既有對學生的情感,也與自己的經歷有關。
四年級時,我作文平平。五年級上學期,有位叫沈定芳的老師成了我們的語文老師,她總是鼓勵我們,常常對我們說:“你一定能寫好的!”有一次,我的作文得了個“5-”,我從來沒有得過這么好的分數,激動得把那個“5-”看了好多回。
沈老師問我:“為什么這一篇能寫得很‘順’?”我說是編的。在那個暑假,我看了七八本小說,有儒勒·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和《神秘島》,有蘇聯的《金星英雄》和《我們這里已是早晨》等。我讀小說讀出了“敘述”的一些門道,再來寫老師布置的“我看到的一件事”這類作文,就懂得用點“鋪墊”,來點“起伏”,加點議論或抒情——當然,這是當教師以后才懂的,當時不過是自然地那么做的。
多年教學之后,我在這方面有了一些經驗,如果你的學生寫作水平突然讓你眼睛一亮,開始有選材意識,開始注意修辭,有模有樣,你不要驚訝!你最好先關注他最近讀了些什么書,有沒有受某個作家或某些作品的影響,你還應當想到是什么事物感動了他,他最近有什么樣的發(fā)現,等等。
在小學四五年級,我和那位女生的起點是一樣的,可是因為我們遇到了不同的教師,于是就有了不同的人生經歷。從這個意義上說,教師有可能給學生發(fā)展的機會,也可能毀滅一株幼苗。教師的修養(yǎng)太重要了。
40多年前的那個“5-”,讓我開始喜歡寫作。我一直到現在仍然感謝沈老師,想著她的那句“你一定能寫好的”。我現在教寫作,也常對學生說:“大膽地寫吧,你一定能寫好的!”
“星兒”為什么這么亮? 劉治富
“六一”兒童節(jié)當天,學校舉行了盛大的慶祝表演活動,這次活動中,有一個小插曲給了我很深的印象。
“下面請欣賞六年級秋菊同學給我們帶來的獨唱——《同一首歌》,大家掌聲歡迎!”主持人話音剛落,頓時掌聲雷動,秋菊一路小跑著上了臺,抑制不住滿臉的興奮。
這是個高高胖胖黑黑的女生,身著普通的校服,無論是長相還是穿著,均不出眾,甚至連她上臺的跑姿也與整個舞臺格格不入,怎么都看不出她是那種擅長唱歌的學生。
老天爺好像故意跟她開玩笑,在同學們的期盼中,《同一首歌》的優(yōu)美旋律遲遲未能響起,只見原本就靦腆的她更加手足無措,雙手在不停地揉搓著話筒,站著也不是,離開也不是,臺下已是一片騷動。
我找到了播放伴奏帶的老師,弄清了原由:原來秋菊準備的伴奏帶是磁帶,而學校僅有的一臺錄放機恰在播放這盤磁帶時壞了。這時她的班主任王老師也急壞了,說秋菊平時是個比較內向的孩子,不善于表現自己,成績一直都不太理想,這次是她主動要求參加聯歡會的,難得那么積極,錄音機卻壞了。王老師無奈地說:“算了,不唱了,讓她下來吧!”
我說:“不行,絕對不行!畢竟這孩子經過辛辛苦苦準備了,這是她小學階段僅有的一次登臺機會,不能讓她有一絲的遺憾,我們一定要幫她實現這個愿望?!蔽夷闷鹪捦?,向全體同學說道:“同學們,由于學校的錄音機壞了,所以無法伴奏,我們先欣賞下一個節(jié)目,等會再請秋菊為大家演唱,好嗎?”同學們表示理解和支持。
我迅速帶著秋菊來到了辦公室,拿出MP4在網上為她下載了一首高質量的《同一首歌》伴奏曲,告訴她這個要比播放磁帶的效果好,秋菊的眼里充滿了感激。此時的她并沒有急于上臺,而是向我提出了一個要求:跟著剛剛下載的伴奏曲,再練習唱兩遍。
這次我被她感動了,感動于她的真誠,感動于她的認真。我突然意識到,這次如果不讓她上臺唱出心里的歌,將會是我們做教師的不可原諒的錯。有些事,錯過了就是永遠。
在同學們的歡呼聲中,秋菊再次走上了舞臺,這次她明顯地比上次有了自信,滿臉洋溢著開心的微笑。《同一首歌》的舒緩旋律如約響起,“鮮花曾告訴我你怎樣走過,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一個角落,甜蜜的夢啊誰都不會錯過,終于迎來今天這歡聚時刻……”
秋菊應和著旋律,動聽的歌聲將現場的觀眾征服,掌聲響了起來。也不知是哪班的調皮女生,弄來了一束鮮花,跑到臺上將花獻給了秋菊,并給了她一個激情的擁抱,這更讓秋菊找到了“星”的感覺,眼眸中的歡快與自信更加閃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