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圓圓學古箏源于去年暑假,當時幼兒園辦了一個古箏培訓班,圓圓鬧著要去,于是就為她報了名。培訓班是每周六的上午上課,圓圓就掰著手指數(shù)著,期盼著星期六的到來。
第一堂課開始了,圓圓聽得很認真,小眼睛滴溜溜地盯著老師看,學得津津有味。
學習古箏的過程是異常辛苦的,雖然每節(jié)課只有一個半小時,可回來后的一個星期每天都要至少練習半小時,這對于一個只有5歲的孩子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從撥弦開始,“Do Re Mi Sao La”,低音、中音、高音以及各種指法的練習都要正確,于是作為媽媽的我,既是她的同學,也是她的老師。每次上課,我都和圓圓坐在一起,跟著老師學唱曲譜,練指法,回家后督促她練習,幫助她糾正指法,一遍又一遍,圓圓不耐煩了,“學古箏怎么這么難呀?”我耐心地告訴她:“這才是剛開始,不能著急,基礎很重要,就像砌房子一樣,如果根基搭不牢,上面的房子就會倒下來的?!彼犃怂贫嵌攸c了點頭,可她只堅持了一會兒就又不耐煩了,“媽媽,我不想學古箏了,我問班上的小朋友了,人家什么也不用學,每天回家就看《喜羊羊與灰太狼》,我每天都要練琴,累死了?!闭f完就把兩只小手放在琴弦上不動了,任憑我怎么說也不動。
一天晚上,電視上正好播放了一個女孩跳樓自殺的新聞,當我正為此感到不解和惋惜時,圓圓說了句讓我很震驚的話:“媽媽,你怎么不跳樓自殺呀?”我感到很詫異,“你為什么要媽媽自殺呀?”“因為,如果你自殺了,就沒有人要我練古箏了?!彼f得振振有辭,我聽了很傷心,雖然我知道在孩子幼小的心里面,可能還不明白自殺意味著什么,但她竟然為了不學古箏,連媽媽都不想要了。
我打算和圓圓好好談一談,我對她說:“孩子,你知道嗎,死這個字是不能隨便說的。如果媽媽死了,就沒有人幫你扎小辮,給你買新衣服,給你講故事了。媽媽沒想到學古箏會給你帶來這么大的壓力,也許是媽媽平時說話的語氣重了些,以后媽媽會慢慢改正的,但是,如果你真的不想學古箏,我們就不學了,好嗎?”圓圓沉默了一會兒,說:“媽媽,我不是有意的,我喜歡古箏,我想繼續(xù)學,以后我再也不會說讓你自殺的話了?!闭f完,圓圓像只小貓一樣鉆進了我的懷里哭了,霎時我熱淚盈眶。
此后,我想到去年12月《莫愁·家教與成才》上有一篇《家有小琴童,“哆、睞、咪”》的文章,文章記敘的是媽媽輔導女兒學鋼琴的故事。于是,我把雜志找出來,又仔細看了一遍。借鑒文中媽媽的做法,變著花樣培養(yǎng)女兒練琴的耐性,并且改變教育方法,讓圓圓一個人彈,我在旁邊幫她看譜子,看指法:然后我彈,她做老師幫我看譜子,看指法,兩個人互相監(jiān)督、指導。練累了就唱唱歌,然后繼續(xù)練,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每天的練琴輕松而愉快。
現(xiàn)在圓圓學古箏快半年了,已經(jīng)能彈幾首簡單的歌曲了,因為畢竟是小孩子,有時還是很調皮,她曾一本正經(jīng)地對我說:“媽媽,我現(xiàn)在學古箏,學好了再學鋼琴,我什么都要學……”我一邊笑著點頭一邊想,幼小的她還不知道,學習這么多也許要付出一生的努力,但有志者事竟成,只要她能勇敢面對,堅持不懈就能實現(xiàn)自己的理想,愿我的女兒能伴隨著音樂快樂的成長!
編輯 朱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