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有厭勝供嬉戲,辟惡除邪迎利市。
萬年百歲祝康強,五男二女矜祥瑞。
就中刻畫何玲瓏,繪事爭同斧鑿工。
神仙佛怪一輪轉,飛走蟲鱗萬態(tài)工?!?/p>
這是董大勇先生編著的《中國花錢集藏指南》上刊載的清代趙子枚的《詠花錢歌》中的四句,現(xiàn)摘錄下來供喜愛花錢的泉友欣賞。
馬定祥先生在《中國花錢》的序言中說:“厭勝錢亦稱壓勝錢、押勝錢,因大多有圖案花紋,故民間俗稱‘花錢’。厭勝錢之出現(xiàn),當不遲于西漢,歷代官方與民間均有鑄造。厭勝錢之本義,當指以厭禳為目的而特制之迷信物,但后來人們所指范圍愈來愈廣,凡不作流通錢幣之‘非正用品’,諸如辟邪、避兵、開爐、鎮(zhèn)庫、吉語、祝壽……冥錢、瘞錢等等均泛稱之為厭勝錢”。
該錢譜在凡例中把花錢分為七類:無字花錢、吉語花錢、錢文花錢、生肖錢、神靈仙佛花錢、棋錢馬錢、異形花錢。筆者在這里介紹的是清代小平錢中的錢文花錢,年號從順治到嘉慶。錢文花錢,指含有歷代紀重、紀值、紀年號等錢文,另有吉語或圖案花紋或早年之刻花者。
圖1 寶泉局“順治通寶”。錢徑27.5毫米,黃銅質,傳世品,銅質熟舊,包漿層次豐富。根據(jù)錢文等風格判斷該幣為寶泉局錢。錢面外緣為方格網紋,錢背刻山水樹木亭榭,圖文并茂,賞心悅目。在清朝的錢文花錢中,順治花錢是非常稀少的。在一些花錢譜中均未見刊載。
圖2 寶泉局“康熙通寶”。錢徑27.3毫米,黃銅質,傳世品,包漿生根入骨,局部綠銹。錢的面、背外緣各刻四只展翅飛翔的蝙蝠。蝙蝠紋在古代很多器物上都有反映。蝙蝠是古代中國人常用來借喻“?!弊值募槲?。此類花錢比較多見。
圖3 寶源局“康熙通寶”。錢徑26.1毫米,黃銅質,傳世品,包漿老到,舊氣特征十足,嚴重的磨損,是滄桑歲月留給它的紀念。此幣屬于闊緣版,在錢面的外緣上,刻有四個似“蝠”似“花”的圖案。
圖4 寶源局“雍正通寶”。錢徑25.8毫米,黃銅質,傳世品,包漿潤澤,鑄造規(guī)范。錢面外緣上下左右各刻大花一朵,以葉相襯托,并在錢文之間的四個空檔各刻梅花一朵。背面在滿文外的第一圈刻網紋,第二圈為珠圈。
圖5 寶源局“雍正通寶”。錢徑25.5毫米。黃銅質,傳世品,包漿堅實自然。經人們長期把玩摩挲,或參與流通,已不是當年有棱有角的佳美模樣,但神韻猶存。此幣亦是闊緣版,在錢面外緣緊挨著錢文各刻蝙蝠一只。
圖6 寶泉局“乾隆通寶”。錢徑27.2毫米,黃銅質,傳世品,包漿老舊古樸,錢體十分規(guī)整。錢文筆劃粗壯。“乾”字寫法有點畫蛇添足,左半部中間的“曰”字寫成“目”字,不知是筆誤,還是戲作,令人猜想。
圖7 寶直局“嘉慶通寶”。錢徑26.1毫米,黃銅質,傳世品,銹斑牢結,滄桑熟舊。錢面外緣刻游魚四條,搖頭擺尾,栩栩如生。背面外緣水波蕩漾。魚形紋在古代器物上也經常出現(xiàn),被古人視為吉祥物。寓意生活富裕,年年有余,吉慶有余。寶直局的花錢與寶泉局、寶源局相比,要少得多。
上面介紹七枚錢的花紋圖案各不相同,每枚都有獨到之處,觀賞和研究價值很高,想說不愛它都難。
(責編:丁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