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笨茖W研究表明,學習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強大內(nèi)驅(qū)力。當前普遍存在著小學生不喜歡作文的現(xiàn)象,一提起作文他們就很厭煩,總覺得無話可說。于是在作文中,大話、空話、套話連篇??偨Y(jié)十幾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激發(fā)學生興趣是提高學生作文水平的有效方法。
一、講明道理,引起興趣
興趣是在需要的基礎(chǔ)上產(chǎn)生的。因此,教師首先要從道理上向?qū)W生講明作文的重要性,讓學生懂得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它與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連,生活離不開作文。比如每個學生都有一個美好的理想,有的想成為天文學家,有的想成為一名宇航員,有的想成為科學家。不管干什么,總要寫計劃,寫總結(jié),寫科學實驗報告,發(fā)表和推廣科研成果,這一切都需要有一定的作文水平。這樣向?qū)W生講明作文的重要性。學生就會在思想上對作文產(chǎn)生興趣,覺得必須學會作文,寫好作文。有了興趣,學生就跨上了成才的第一個臺階。
二、觀察生活。激發(fā)興趣
《新課程標準》中要求“學生要養(yǎng)成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有意識地豐富自己的見聞。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現(xiàn)自己覺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動的內(nèi)容”。因此,教師要有意識地讓學生多接觸千姿百態(tài)的自然和豐富多彩的社會,指導他們在接觸自然、接觸社會的過程中做有心人,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聽,用腦子去記憶。這樣,學生就常常會發(fā)現(xiàn)新鮮的東西,得到特殊的感受,就想把自己的這些新“發(fā)現(xiàn)”說給大家聽。老師因勢利導,提供表達的機會,學生的興趣就會越來越濃,作文內(nèi)容就比較充實生動。同時還要有意識地創(chuàng)設(shè)情境和提供素材,讓學生在樂中學寫。提高作文興趣和水平。教學生寫人物外貌時,筆者自編故事,創(chuàng)設(shè)情境,激發(fā)學生的作文興趣。例如,暑假期間,筆者帶全班同學到公園游玩,回車站途中卻發(fā)現(xiàn)莊強同學走失了,大家萬分焦急。正在這時,來了一位警察叔叔,學生們異口同聲地說:“說出莊強的外貌,請警察叔叔查找!,”事后,把這件事搬到課堂上。筆者請莊強來到講臺前,筆者扮演警察叔叔,請學生向警察叔叔講述莊強的外貌特點。開始時學生講述的條理不清晰,后來筆者便要求學生按照由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的順序進行描述。漸漸地,學生說得有條理了,還從中知道了寫人物外貌一般要按從整體到部分、從上到下的順序描述人物的體態(tài)、衣著、面貌和神情等等。然后,讓學生運用寫莊強外貌的方法,寫另一位同學的外貌。學生獨立完成后,分別上臺朗讀自己的作文,讓其他同學猜猜寫得是誰。能讓同學們猜中的就鼓掌歡迎,并說出小作者哪些地方寫得好,哪些地方需要改一改。大家都猜不出來的,就請同學們幫助小作者,說說怎樣寫才能抓住同學的外貌特點。這一活動,大大激發(fā)了學生的作文興趣,調(diào)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懂得寫人物外貌要仔細觀察,抓住人物的特點。事實證明,生活是作文的主要源泉。只有與生活實踐緊密聯(lián)系起來,學生作文時才能有話可寫,也才會使學生感到寫作文是一件既有意義也很有樂趣的事。學生們善于觀察生活了,學生的寫作興趣也就激發(fā)起來了。
三、教給方法,增強興趣
當學生有話可說、有話想說時。教師就要及時教給學生作文的方法,讓學生懂得如何寫好作文,增強作文興趣。《新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具體明確、文從字順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據(jù)日常生活需要,運用常見的表達方式寫作。”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如實地反映他們的所見、所聞、所感。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要結(jié)合閱讀教學和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教給學生作文的基本方法。如怎樣寫景、寫人等;還可以以專題、講座的形式向?qū)W生介紹文章的開頭、結(jié)尾的寫法以及怎樣修改自己的作文等。當然,作文有法但無定法。學生學到了作文的方法,作文興趣就會大大增強,作文水平也就會逐步提高。
四、體驗成功,培養(yǎng)興趣
教育心理學認為,成功的學習體驗有助于激發(fā)學生進一步的學習動機,從而提高學習自信心,并渴求在學習上有新的突破。因此教師應(yīng)積極鼓勵表揚學生作文中的優(yōu)點,讓學生得到成功的體驗,進一步鞏固并增強作文興趣。在進行作文批改和作文講評時,要多表揚鼓勵,少批評指責。對于作文水平較低的學生,更要看到他的進步,哪怕是點滴的進步,比如有一個詞用得恰當,或者有一個句子寫得非常生動,也要在批改中指出來或在講評時當眾加以表揚,使他們增強自信心。當然。不要只表揚少數(shù)幾個寫得好的學生,要使每個學生都體會到進步的喜悅,盼望下次作文有更大的進步。這樣長此以往,學生的作文水平就會越來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