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玄宗李隆基做了皇帝后,積極選用賢士良臣治理國家。他將同州刺史姚崇調(diào)到了京城。
2.一日,唐玄宗出外狩獵,命姚崇陪同。途中,唐玄宗問:“愛卿會打獵嗎?”姚崇回答說:“臣以前學過武,技藝還沒忘記。”
3.這次狩獵,姚崇連發(fā)數(shù)箭,射殺了許多野獸。唐玄宗對姚崇的武藝很是滿意。
4.唐玄宗請姚崇談?wù)勚螄牡览?,姚崇講得頭頭是道,切中時弊。面對唐玄宗的詰難,姚崇對答如流。
5.唐玄宗認定姚崇是當世經(jīng)國之才,便迫不及待地問:“愛卿,可以做我的宰相嗎?”姚崇連忙推辭,不愿接受。
6.唐玄宗不知其中緣故,忙問姚崇為什么。姚崇不緊不慢地說:“臣有十大治國之策,皇上如能答應(yīng),臣便來做這個宰相。”
7.唐玄宗聽了姚崇的建議,覺得全是肺腑之言,也是為國家算計,馬上滿口答應(yīng)。聽說姚崇做了宰相,朝廷上下議論紛紛,認為唐玄宗任用得當。
8.盧懷慎與姚崇同朝為相,自認為才能不及姚崇,每遇到一件事,都要請教姚崇,被人戲稱為“伴食宰相”。
9.有一次,姚崇給兒子辦喪事,請了十幾天的假。宰相府等候處理的文件堆積成山,盧懷慎無法決斷,十分惶恐,只好入朝向唐玄宗謝罪。
10.姚崇假滿回來后,只用了一會兒工夫就將事務(wù)處理完畢。他自己不禁得意起來,回頭問下屬齊浣:“我可以與歷史上哪些宰相相比啊?”
11.齊浣?jīng)]有吱聲。姚崇繼續(xù)問道:“我與管仲、晏嬰相比,誰更好些?”
12.齊浣回答說:“管仲、晏嬰所奉行的法度雖然沒能長久,起碼也能做到終身實施。您所制定的制度則隨時更改,似乎比不上他們?!?/p>
13.姚崇又追問齊浣:“那么我到底是什么樣的宰相呢?”齊浣回答說:“您可以說是一位救時之相。”
14.姚崇聽后十分高興,將手中的筆扔在案上,說:“一位救時宰相,也是不容易找到的呀!”
15.姚崇自己沒有府邸,寓居在罔極寺中,因患瘧疾,在家休養(yǎng),玄宗多次派人詢問他的病情和日常飲食狀況。
16.源乾曜上奏時,當他的回答符合玄宗的心意,玄宗總是說:“這一定是姚崇的主意?!比绻卮鸩环闲诘男囊?,玄宗就說:“你為什么不事先與姚崇商量一下呢!”
17.朝中一有大事,玄宗就讓源乾曜到罔極寺詢問姚崇的意見。后來,玄宗特地讓姚崇搬到四方館居住,并準許他的家屬入館照料他。
18.姚崇的兒子姚彝和姚異,平日交游廣泛,收了別人許多禮物,受到了朝廷百官非議。
19.姚崇的親信趙誨接受賄賂獲罪,玄宗親自參加審訊,判了趙誨死罪,姚崇冒險出面營救,唐玄宗心中不快。
20.姚崇非常害怕,擔心大禍臨頭,多次提出告老還鄉(xiāng)的請求,并推薦宋璟接替自己的相位。唐玄宗因此免去了他的宰相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