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從激進民主到階級斗爭
        ——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政治策略的差異*

        2010-04-12 16:32:23
        山東社會科學 2010年2期
        關鍵詞:齊澤克克勞墨菲

        莫 雷

        (南開大學哲學系,天津 300071)

        從激進民主到階級斗爭
        ——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的政治策略的差異*

        莫 雷

        (南開大學哲學系,天津 300071)

        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雖然同屬后馬克思主義的陣營,但他們在如何理解全球化背景下革命的新形勢和左派所應采取的政治策略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拉克勞和墨菲主張“回到領導權斗爭”中去,建立多元的激進民主策略,齊澤克則主張“回歸”階級斗爭。兩者的差異體現(xiàn)了后馬克思主義思潮的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潛在地反映了后現(xiàn)代政治敘事邏輯的轉變。

        激進民主;對抗;階級斗爭

        隨著社會發(fā)展的不平衡及社會斗爭形勢的多樣化,以拉克勞、墨菲和齊澤克為代表的后馬克思主義者認為傳統(tǒng)的馬克思主義理論遭遇了嚴重的危機。為了化解危機,他們運用了后現(xiàn)代主義的一些理論成果來解構馬克思主義的基本概念,試圖建立符合當今新形勢下革命斗爭的新策略。雖然同屬于后馬克思主義的陣營,但他們的政治策略卻存在著差異。拉克勞和墨菲建立了以領導權為核心的激進的和多元民主的策略,齊澤克則主張從這種激進民主回歸階級斗爭。

        一、拉克勞和墨菲的“激進民主”

        拉克勞和墨菲認為隨著社會主義斗爭形勢的變化以及整個社會斗爭形式的豐富性和多元化,我們必須對社會主義的構想以及道路進行重新思考。“現(xiàn)在正處于危機之中的是整個社會主義概念,它停留在作為大寫革命角色的無產階級本體論中心之上,作為從一種社會類型到另一種社會類型轉變的基本因素,依賴于會導致要素空洞化的完美集體和同質化集體意志的幻想前景。當代社會的復雜性和多樣化特征不可改變地消解了那種政治虛構的最后基礎。”①拉克勞、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導論,第 2頁。在他們看來,要對社會主義概念進行變革,首先必須取消無產階級在本體論上的中心地位,破除對政治主體的本質主義理解。這一方面是因為隨著資本主義的多樣化和不平衡的發(fā)展,工人階級的斗爭形勢日益復雜,工人階級出現(xiàn)了分化和分層;另一方面則是因為無產階級在社會變革中不再具有特權地位,政治斗爭并不必然都是階級斗爭。因此,他們認為必須取消無產階級的中心地位,重新引入領導權的概念。

        領導權最初起源于俄國的革命實踐。由于俄國資產階級無力完成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無產階級就必須擔負起這一使命。于是在任務的階級本質與執(zhí)行它的代表之間就形成了一種錯位和斷裂。這種外在的和偶然性的關系就是領導權關系。它與階級關系不同,階級關系是“被領導的任務與它的‘自然的’階級代表之間的關系”;而領導權關系是“被領導的任務和領導它的階級之間的關系”。②拉克勞、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 52頁。領導權關系是為了增補階級關系而存在的,它并不因此而改變任務的階級本質。但是領導權可以實現(xiàn)任務的轉移,重組政治斗爭的領域。

        拉克勞和墨菲對領導權的概念進行了某種改造。在他們那里,領導權這一概念與社會和主體這兩個概念密切相關??梢哉f,拉克勞和墨菲的領導權概念正是他們解構馬克思主義的社會和主體的必然性的主要武器。具體說來,正是因為拉克勞和墨菲取消了階級的主體地位,主體不再是社會關系的本源,而是話語構造的“主體位置”。主體之間的關系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不再是作為本源和基礎的主體之間固定的關系,而是話語情境下的分散的、去中心化的主體之間松散的聯(lián)系,不同的主體通過話語實踐“連接”起來。這一方面意味著沒有中心,各種主體的話語立場之間都是平等的;另一方面,正是由于話語立場的平等性和去中心性,它們又是可以相互置換,可以不斷地重新組合的。因此,拉克勞和墨菲就不再把無產階級看作領導權力量的核心,在他們看來,由于主體形式的增多及新的對抗形式的出現(xiàn),就需要領導權將各種形式的社會斗爭接合起來。

        正是為了堅持領導權對各種社會斗爭的鏈接,他們認為必須超越對社會斗爭的單一把握,解構社會的實證性。因為如果社會是按照其內在規(guī)律自行發(fā)展的,就根本不需要領導權進行鏈接。因此,堅持“結構非決定性維度恰恰是領導權的條件?!雹倮藙?、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二版序言,第 6頁。在他們看來,社會并沒有固定不變的本質,社會是非決定的,“我們必須把社會開放性看成是構造的基礎或存在的‘否定性本質’,把各種不同的‘社會秩序’看成是不穩(wěn)定的或根本上不可馴化的差異領域。從而,社會的多樣性不可能通過中介體系被理解,‘社會秩序’也不能被理解為根本原則。社會沒有被縫合的特別空間,因為社會本身沒有本質”。②拉克勞、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03、141、142頁。為了論證這一點,他們引入了“對抗”概念來說明社會總體化的不可能性。對抗與對立和矛盾都不同,對立和矛盾仍保持了對立雙方的完整性,而對抗則是另一個的存在阻止“我”成為完整的整體。對立和矛盾都有可能被更高層次的肯定性所吸收,成為事物內在發(fā)展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而對抗則不可能被任何肯定性所吸收,不能被任何必然性所調解,它的存在阻止其自身也阻止對方成為一個完整的存在?!爸灰嬖谥鴮?我就不能成為一個自身完整的存在,不過與我對立的力量也同樣如此:它的客觀存在是我的非存在的一個象征,而且在此方式中,它充滿著阻止它變成完全確定的多樣化含義?,F(xiàn)實的對立是可確定、可定義事物中的一個客觀關系,矛盾同樣是概念之中可定義的關系,對抗構成每個被展現(xiàn)為局部的、不穩(wěn)定客觀化的客觀性的限度。”③拉克勞、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03、141、142頁。因此,拉克勞和墨菲認為對抗與矛盾不同,矛盾是內在的,對抗則是外在的。對抗阻止了客觀性的構成,顯示了客觀性的限度和偶然本質。

        怎么理解這一點呢?我們理解對抗只能從它的“啟示性”去理解,即它本身就表明了社會客觀化的局限,它的存在就表明了社會被完全縫合的不可能性?!吧鐣蛔鳛榫植繕嬙焐鐣呐Χ嬖凇?客觀的封閉差異系統(tǒng)——對抗,作為不可能最終縫合的證據(jù),是對社會限制的‘經驗’。嚴格地說,對抗不是內在的,而是外在于社會的,或者更確切地說,它們構造了對社會的限制以及后者完全構造自身的不可能性?!雹芾藙?、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03、141、142頁。這種對抗在拉克勞和墨菲看來是構成性的,它們不斷改變和顛覆統(tǒng)一的結構,它們的阻撓使得任何建構社會統(tǒng)一性的企圖必將失敗。雖然社會是不可能被完全縫合的,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意義處在永遠的無意義的滑動之中。在拉克勞和墨菲看來,還必須存在著局部的固定。否則,差異的流動就成為不可能。這種局部的固定就需要領導權的斗爭。通過領導權的鏈接,滑動的意義被暫時固定下來,不同的意識形態(tài)要素被縫合為一個結構性的整體。但是,這個整體不具有任何必然性,它只是暫時的和偶然形成的,每一個要素的含義可以不斷地變化,在變化的基礎上重新進行意義的縫合,從而處在不斷開放的意義的流動之中。因此,在拉克勞和墨菲看來,這種局部構造社會的企圖既顛覆了對社會的本質主義的理解,又避免了陷入相對主義的困境。他們把這種領導權實踐稱之為“包括在非決定領域的決定性”及“特殊的普遍主義形式”。⑤拉克勞、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二版序言,第 6、7頁。這樣構造的社會就是一個結構錯位的社會,是一個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邊界不斷變換的社會,是一個永遠沒有被最終建構起來的社會。因此,這樣的社會就成了一個開放的系統(tǒng),對抗的存在以及結構錯位的存在表明歷史的重復性越來越少,其不受結構決定的領域相應地也越來越廣,這就直接導致了主體形式的增加和對抗形式的復雜化。因此,必須通過領導權斗爭進行鏈接,從而使得政治斗爭的領域不斷擴大。

        通過對階級主體的解構以及對社會的多元性和非決定性的強調,他們認為這樣就掃除了領導權斗爭的兩個主要障礙,一種新的政治學說的建立就得以可能?!霸诿媾R等級社會的重建計劃時,左派的抉擇應當是完全把自身定位在民主革命領域,發(fā)展反壓迫斗爭之間的同等鏈。因此,左派的任務不是放棄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tài),相反,是在激進的和多元的民主方向上深化和擴大民主?!雹倮藙?、墨菲:《領導權與社會主義的策略——走向激進民主政治》,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第 198頁。因此,拉克勞和墨菲的政治學說既不同于“第三條道路”,也不同于哈貝馬斯的“協(xié)商的民主”,他們的目標是要回到領導權斗爭中去,通過鏈接多種形式的斗爭建立起激進的和多元的民主。那么,他們的“回到領導權斗爭”中去的策略能否真的實現(xiàn)他們所謂的激進的民主呢?齊澤克針對這一點提出了批評,并提出了他自己的不同的政治策略。

        二、齊澤克的“階級斗爭”

        齊澤克批評拉克勞、墨菲所主張的激進民主策略,在他看來,他們的政治策略的問題在于“這個對后革命社會完滿性的合理拒絕并沒有證明下列結論是正當?shù)?即我們不得不放棄任何一種關于全球社會轉型的規(guī)劃,并且使我們局限在那些有待解決的部分難題上:從一種對‘在場的形而上學’的批判轉向反烏托邦的‘改良主義的’漸進主義政治學是一種非法的短路。”②齊澤克、拉克勞、巴特勒:《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于左派的當代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00、96、343-344、344頁。也就是說,齊澤克認為拉克勞和墨菲的激進民主非但不能實現(xiàn)其目標,反而恰恰是一種改良主義的非激進的民主策略,其本質仍然是對資本主義制度的維護。他們所主張的多元的、特殊的斗爭沒有一個可以成為“真正的”斗爭并成為其它斗爭的關鍵,因為這些斗爭仍然是在普遍性的內部進行的一系列無休無止的替代,通過把資本主義內在的對抗轉化為一系列外在的經驗因素的阻礙,這些斗爭只是從外部考慮自己的失敗。由此,齊澤克認為拉克勞和墨菲的激進多元民主只是一種許諾,只是將多元民主及自由和平等的理念擴展和深化到社會所有領域。他們的問題在于沒有使資本主義再政治化,沒有看到資本主義的當代形式——全球資本主義——仍然提供了理解當今政治現(xiàn)象的根基,為本質主義的終結和多重政治主觀性的擴散創(chuàng)造了條件。正是因為脫離了這一基礎,未能從根基處撼動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存在,所以齊澤克認為拉克勞和墨菲的多元民主的政治行為實際上是不激進的,也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行為。

        在拉克勞和墨菲用多元民主斗爭取代階級斗爭時,齊澤克認為這種后現(xiàn)代政治學包含了“從資本主義內部統(tǒng)治問題的理論的退卻”。③齊澤克、拉克勞、巴特勒:《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于左派的當代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00、96、343-344、344頁。正是由于階級斗爭的對抗性被否定,結構性作用被忽視,所以人們不再追問工人階級受剝削的階級根源,而是變成了對性別、種族等問題的多元主義提問。齊澤克并不反對這些斗爭,但他反對“文化多元主義”占主導的斗爭,因為在他看來,這些斗爭都是中上層階級的“受迫害”的邏輯,而不是無產階級奮斗的目標。從全球資本主義的視野出發(fā),齊澤克不同意拉克勞等人把階級斗爭只看作身份斗爭的一個類型,也不同意階級斗爭越來越不重要的觀點。在齊澤克看來,階級斗爭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政治行為。階級斗爭是一種“普照光”,在反對資本主義的斗爭中扮演了“中心結構”的角色,多元的身份斗爭是階級斗爭在全球資本主義語境中的結果。“階級對抗當然作為社會對抗的一種而出現(xiàn),但它同時又是特殊的對抗,它‘決定其他一切生產的地位和影響,因而它的關系也決定其他一切關系的地位和影響。這是一種普照的光,它掩蓋了其他一切色彩,改變著它們的特點’。在這里我的例子再一次地是對新的多重主觀性的擴散:這種擴散——似乎把‘階級斗爭’貶為次要角色——是‘階級斗爭’在當今全球資本主義語境中的結果,是所謂‘后工業(yè)’社會進步的結果。”④齊澤克、拉克勞、巴特勒:《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于左派的當代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00、96、343-344、344頁。其次,齊澤克認為多元斗爭的各種元素并不是平等的,在各種系列的斗爭中,階級斗爭是它們的基礎,是全球資本主義條件下真正的斗爭?!拔也怀姓J進入霸權斗爭中的所有元素大體上都是平等的:在各種系列的斗爭中 (經濟的、政治的、女權主義的、生態(tài)學的、倫理的,等等),總是存在著一種斗爭,雖然它是鏈的一部分,但卻秘密地多元決定著真正的地平?!雹蔟R澤克、拉克勞、巴特勒:《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于左派的當代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100、96、343-344、344頁。無疑,這種斗爭就是階級斗爭。階級斗爭的存在使得霸權斗爭的“戰(zhàn)場”始終存在,而它開辟的空場才使得爭奪霸權的各方有可能展開斗爭。正是在這個意義上,齊澤克認為階級斗爭的存在是各種斗爭的基礎和地平。對階級斗爭的強調成了齊澤克政治策略的鮮明特色。

        我們需要特別強調的是,雖然齊澤克駁斥了拉克勞和墨菲用多元主體替代階級斗爭的觀點,力圖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提供一種更為激進的左派的政治謀劃。但是,齊澤克對階級斗爭的強調并不是出于對社會的具體分析,和馬克思對階級斗爭的理解相比也存在著本質的差異。馬克思對階級斗爭的分析主要是源于資本主義經濟領域的剝削和壓迫,“馬克思的階級斗爭學說是他從經濟和財產權角度介入政治問題并揭示現(xiàn)代社會中的政治對抗性本質的理論路徑”。⑥張盾:《馬克思的政治理論及其路徑》,《中國社會科學》2006年第 5期。齊澤克所理解的階級斗爭的內在邏輯是拉康的“實在界”理論,階級斗爭是為了阻止我們將社會看作封閉整體的創(chuàng)傷性內核。齊澤克認為階級斗爭“并不是賦予所有社會現(xiàn)象以意義的最終能指 (‘所有的社會進程歸根到底都是階級斗爭的表現(xiàn)’),與此截然相反,它是某種限制,某種純粹的否定性,某個創(chuàng)傷性限制,它阻止社會意識形態(tài)領域的最后集聚?!A級斗爭’只能呈現(xiàn)于其結果之中,呈現(xiàn)于下列事實之中——努力集聚社會領域,努力給社會現(xiàn)象在社會結構中分配一定的位置,每一次這樣的努力,都是注定要失敗的”。①齊澤克:《意識形態(tài)的崇高客體》,中央編譯出版社 2002年版,第 224頁。因此,齊澤克對馬克思的階級概念進行了重新解讀,他把階級斗爭看作社會的內在對抗,是阻止社會成為一個和諧的、透明的和理性的整體的“故障”,任何試圖整合它和馴化它的企圖必將失敗。階級斗爭是定位所有社會現(xiàn)象的參照點,沒有一種社會現(xiàn)象可以被排除在它之外,其它的文化多元主義的斗爭都只是掩蓋、遮蔽階級斗爭,抹去其蹤跡的企圖。即使是“‘和平’、斗爭的缺席,已經是一種斗爭形式,是斗爭一方的 (暫時的)勝利。階級斗爭 (‘階級和平’)的不可見性已經是階級斗爭——即:斗爭中一方施加的霸權——的一個結果?!雹谒估譄帷R澤克、泰奧德·阿多爾諾等:《圖繪意識形態(tài)》,南京大學出版社 2006年版,第 21頁,引文有改動。因此,在齊澤克看來,即使在社會現(xiàn)實中不存在階級斗爭,階級斗爭作為一種內在的對抗仍然在起作用。

        那么,這種階級斗爭的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在齊澤克看來,在資本主義社會,無產階級作為社會的內在的創(chuàng)傷性內核而存在,永遠無法被資本主義社會所吸納。他們在資本主義的社會秩序中失去了合適的位置,“在馬克思主義傳統(tǒng)中,無產階級是作為‘沒有部分的部分’的主體化而將不正義提升為對普遍性的根本檢驗,同時也是作為造成了建立后政治理性社會的操作者而得以解讀”。③齊澤克:《敏感的主體——政治本體論的缺席中心》,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216、255頁。無產階級只能作為“被排斥的剩余物”而斗爭,從而在這種斗爭中表明自身才是普遍性的真實代表。無產階級作為被排斥物又如何能夠代表普遍性呢?齊澤克認為正是因為他們被社會等級制度內在地排斥,他們才成為肯定的社會秩序的對立面,從而能夠代表被意識形態(tài)虛假的普遍性所掩蓋的真實的普遍性?!啊疅o產階級’代表普遍人類,并非因為他是最低、最受剝削的階級,而是因為他的存在是一種‘生存矛盾’,也就是說,它產生了資本主義社會整體的基本不平衡和不連貫性?!雹荦R澤克:《敏感的主體——政治本體論的缺席中心》,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年版,第 216、255頁。因此,只要資本主義存在,不管工人的待遇和境況有了多大的變化,它的存在本身就代表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對抗,它的斗爭就是這種被排斥的普遍性的體現(xiàn)。這種斗爭在全球資本主義的新形勢下有了一些突出的表現(xiàn):“種族隔離、新的‘柏林墻’和貧民窟正是資本主義內部包容 /排斥對抗性邏輯的集中表現(xiàn),這些被排斥的貧民窟居民是全球資本主義發(fā)展所產生的剩余物,但卻是必要的剩余,一方面是作為無法進入市民社會的市場競爭之失敗者,另一方面又是資本邏輯自我增殖的外圍后備力量。這種對抗同樣是資本主義自身矛盾的表現(xiàn),也是超越資本主義的現(xiàn)實政治可能性所在?!雹葜芗侮?《界限、對抗、行動:齊澤克對當代資本主義的批判》,《南京大學學報》2007年第 5期。被排斥者的斗爭提供了超越全球資本主義的某種可能性,它們的存在本身就表明了資本主義全球化的企圖必將失敗,資本主義所宣稱的普遍性只是一種虛假的普遍性。因此,齊澤克認為,在全球資本主義時代,必須重新強調社會對抗的不可消除性,強調社會不可能成為一個肯定的、完整的和自我封閉的實體,強調這種對抗的集中體現(xiàn)——階級斗爭。

        從以上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齊澤克對階級斗爭的理解和馬克思的理解是大異其趣的。我們既要看到齊澤克在后政治時代對階級斗爭重要性的特別強調,又要對齊澤克和馬克思的差異保持清醒。齊澤克雖然繼承了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但他的觀點是在后馬克思主義的背景下對馬克思主義階級理論的重新解讀。

        三、從“激進民主”到“階級斗爭”

        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齊澤克與拉克勞、墨菲在政治策略上的這種差異?具體說來,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他們關于階級斗爭的這種論爭?齊澤克批評拉克勞的文化多元主義和霸權策略忽視了作為各種斗爭的“普照光”的階級斗爭,拉克勞則批評齊澤克對階級的強調是一種政治上的“幼稚的自滿”,只是提供了“政治虛無主義和思想貧乏的藥方”,“齊澤克提到階級僅僅是繼承了一種教條主張,那種教條念念不忘努力地去解釋理解當代社會的階級范疇的重要性。人們不能回避這種感覺,階級觀念在齊澤克的分析中是一根救命稻草,它扮演著反對文化多元主義惡人的好人角色”。⑥齊澤克、拉克勞、巴特勒:《偶然性、霸權和普遍性——關于左派的當代對話》,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4年版,第 216頁。因此,拉克勞認為齊澤克只是呼喊著階級斗爭的原則,卻拒絕對其有效性的歷史條件進行分析。

        雖然拉克勞、墨菲和齊澤克在政治策略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但是,在我們看來,兩者的差距實際上沒有這么顯著。齊澤克與拉克勞、墨菲之所以能夠展開爭論,首先是因為他們擁有共同的基礎,即后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背景。他們的不同表現(xiàn)在,從理論來源上看,雖然拉克勞、墨菲和齊澤克都以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論的某些概念為武器來分析當代的政治現(xiàn)象,但是拉克勞的思想繼承了自由主義的傳統(tǒng),借鑒了德里達的可能性 /不可能性理論,齊澤克則更多地借鑒了德國古典哲學的思想尤其是黑格爾的辨證分析的方法①亞歷克斯·柯林尼克斯:《評齊澤克的激進左翼政治理論》,《現(xiàn)代哲學》2008年第 2期。,因此,拉克勞更注重對經驗的實證分析,齊澤克則側重于某種先驗的解釋程序。以對抗這一概念為例,拉克勞強調的是將二元的矛盾轉變成多元的對抗,從而探討不能被社會必然性所吸收的各種偶然性因素如何通過領導權的斗爭鏈接起來;而齊澤克強調的不是對抗的偶然性和多元性,而是它的根本性和前提性。對抗只是提供了空位,表明了資本主義社會的內在限度,只能通過階級斗爭來體現(xiàn)。因此,拉克勞試圖模糊階級和后現(xiàn)代主義之間的差距,齊澤克則把這兩者之間的差距看作是根本的。兩者的差異體現(xiàn)了后馬克思主義這個理論思潮的不同的發(fā)展階段,也潛在地反映了后現(xiàn)代政治敘事邏輯的轉變。拉克勞體現(xiàn)的是從“階級本質主義”到身份之爭的多樣性的轉變,齊澤克這里發(fā)生的是某種逆轉,即從斗爭的多元化到“階級本質主義”的轉變。齊澤克不是要對現(xiàn)實進行經驗的描述,不是要積極從事新的多元主義的社會運動,從女權主義走向反種族主義,解決某些“單一問題”,而是更多地進行規(guī)范的論證,恢復馬克思主義被“解構”的內涵,發(fā)揮“普遍單一性”的政治想象,積極地為打破現(xiàn)存的秩序而斗爭。

        由于拉克勞、墨菲與齊澤克在政治規(guī)劃上的差異,齊澤克日益同拉克勞、墨菲等后馬克思主義者分道揚鑣。拉克勞抱怨齊澤克的論述是“半形而上學”的,齊澤克認為拉克勞和墨菲不能真正揭示社會內在的對抗。齊澤克的政治傾向與拉克勞和墨菲相比以及與他本人前期的理論相比都越來越激進了。這種激進的趨勢還表現(xiàn)為齊澤克提出“回歸”政治經濟學批判和“回歸”列寧。對于他的回歸馬克思主義的趨勢,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價。伊格爾頓認為:“齊澤克從某種后—馬克思主義開始它的出版生涯,但現(xiàn)在又后退到馬克思主義……隨著他變得越來越流行,他的政治因素變得弱化了。”②Terry Eagleton.The phenomenal Slavoj?i?ek,Is there any subject on earth that isn’t grist to ?i?ek’s intellectualmill?[OL].http://philosophyol.com/pol04/Article/western/w_cont/200804/3453.html.亞歷克斯·柯林尼克斯則認為:“齊澤克的激進化是知識分子普遍地轉向左翼的一種象征。在發(fā)達資本主義國家這個步驟似乎不斷加快。皮耶·布爾迪厄以抵制新自由主義的面孔出現(xiàn),或許就是此種過程最重要的事例了。這或許也是政治巨變的一種征兆——從不同的理論出發(fā)點,齊澤克和布爾迪厄應該引領相同的反資本主義的方向。但是,無論他們采取何種方法,到最后他們會發(fā)現(xiàn)馬克思在等待他們?!雹蹃啔v克斯·柯林尼克斯:《評齊澤克的激進左翼政治理論》,《現(xiàn)代哲學》2008年第 2期。對于這兩種不同的評價,我們無疑是同意后者的。齊澤克的努力就在于反對將全球資本主義看作人類的唯一答案,揭露資本主義左右公眾想象的方式,從而擴大我們的政治想象,揭示資本主義社會內在的對抗。齊澤克的這種轉變可以看作是后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某種激進化的趨勢。后馬克思主義既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批判和解構,同時也是對馬克思主義的某種意義的回歸。從這種趨勢中我們可以把握后馬克思主義發(fā)展的脈搏,從而為理解當代馬克思主義的發(fā)展趨勢提供某種思路。

        A81

        A

        1003—4145[2010]02—0017—05

        2009-12-25

        莫 雷,南開大學哲學系講師、博士。

        本文系南開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校內青年項目“穿越意識形態(tài)的幻象”的階段性成果 (項目編號:NKQ09059)。

        (責任編輯:周文升 wszhou66@126.com)

        猜你喜歡
        齊澤克克勞墨菲
        你找的是哪個墨菲
        外星人咕咚
        黎笑:用創(chuàng)新引領增長,用專注穩(wěn)步前行
        中國食品(2022年16期)2022-08-25 08:49:48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外星人咕咚
        哪個墨菲
        兒童繪畫之父——齊澤克
        少兒美術(2020年5期)2020-12-06 05:52:42
        基于齊澤克后拉康思想的希區(qū)柯克電影解讀
        論齊澤克的“死亡驅力”
        国产午夜福利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片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久久| 精品高清免费国产在线| 少妇粉嫩小泬喷水视频www| 中国精品久久精品三级| 男女上床视频免费网站| 中国少妇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精品成人av在线| 亚洲肥老熟妇四十五十路在线| 日本最新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看| 亚洲乱妇熟女爽到高潮视频高清| 2019最新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无码精品午夜福利a| 成人免费无码视频在线网站| 亚洲女同系列在线观看| 人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欧美一区| 丝袜足控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小视频| 女同性恋一区二区三区av| 国产md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美腿丝袜综合一区| 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久久| 亚洲av综合国产av日韩| 国产精一品亚洲二区在线播放| 女女同性黄网在线观看| 日本少妇又色又紧又爽又刺激| 欧美老熟妇乱xxxxx| 2019年92午夜视频福利|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网站|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丝袜av中文系列先锋影音 | 91精品国产综合成人| 日本中出熟女一区二区| 亚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无码av免费一区二区三区试看| 亚洲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av | 91久久久久无码精品露脸 | 色噜噜av亚洲色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