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志輝
( 江西冶金職業(yè)技術學院,江西 新余 338028)
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狀況的主流是積極、健康、向上的。但也應該看到,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不斷深化,在各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的環(huán)境中,大學生受到各種思想文化的影響日益增多,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面臨嚴峻的挑戰(zhàn)。分析并探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應對之策,改進新時期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大而深遠的戰(zhàn)略意義。
倡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與發(fā)展是一個系統的工程,需要構成思想政治教育系統的各個要素都要追求創(chuàng)新。
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必須體現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務和目的要求。一方面,它必須要符合根本任務和目的的要求。另一方面,它必須與時俱進,根據不同對象的思想實際情況確定具體內容。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內涵即一定社會為了實現其根本任務和目標,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教育者(教育主體)通過一定的方式和手段對受教育者(教育客體)傳遞的思想政治觀念、社會道德規(guī)范等知識系統。
現在“80后”、“90后”的大學生,價值取向、行為方式日益呈現出多樣化的趨勢,他們既關心時政,有強烈的愛國情感,但也有少數學生在一些重大理論問題上存在模糊甚至錯誤的認識。他們眼界開闊,追求思想獨立,自我意識強烈,關注社會對自己的評價,重視自我價值的實現和個性的張揚,具有求新、求實、求異的特點,但又容易以自我為中心,集體觀念、團隊精神、大局意識不強,有的還缺乏艱苦奮斗精神,熱衷高消費,享樂思想比較嚴重。大學生思想的獨立性、選擇性、多變性和差異性,無疑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加了難度。針對這些情況,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的最突出的問題就是發(fā)展的滯后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滯后于經濟發(fā)展,滯后于國內、國外形勢的發(fā)展和變化。面對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很難適應這方面的要求,特別是缺乏針對網絡的道德教育,無法適應網絡迅速普及的新形勢。同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強,也是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存在的一大問題。
新形勢對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與時俱進,不斷創(chuàng)新。馬克思主義關于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原理是我們制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理論基礎之一。馬克思主義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社會意識是對社會存在的反映,同時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具有能動的反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植于馬克思主義所揭示的關于理論與實踐、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內在本質及其辯證關系的科學理論。我們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chuàng)新就是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根據社會實踐的變化做出理論調整。
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關于人的本質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學說,也是我們確定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重要理論依據。“人的本質不是單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边@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本質的經典性表述。人的發(fā)展總是要受到歷史條件的制約,需要社會提供全面教育。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根據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發(fā)展的要求而不斷地創(chuàng)新,以增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針對性,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在實踐領域的發(fā)展,可分為國內和國際兩個層面。
從國內層面上看,思想政治教育同經濟、管理、業(yè)務等活動都具有廣泛的滲透性,并且深深根植于現代社會生活中。在現代條件下,政治、經濟和科學技術的發(fā)展,不斷開辟出新的領域,涌現出新的問題,迫切需要更新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而我國傳統的革命道德教育、階級斗爭教育并不能滿足社會實踐的要求,從而造成理論與實踐相沖突、相脫節(jié)。我們進行理論創(chuàng)新的著眼點就在于理順二者的關系,使得理論真實地反映社會實踐,為社會實踐服務。
從國際層面上看,隨著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的發(fā)展,世界各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交往頻繁,各種思想文化相互碰撞、相互滲透,使思想政治領域更加錯綜復雜,思想政治教育所面臨的挑戰(zhàn)前所未有。面對世界發(fā)展提出的新課題,我們要有理論勇氣回答這些現實問題,不斷突破傳統框架,勇于創(chuàng)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不斷豐富。
創(chuàng)新是思想政治工作發(fā)展的本質要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創(chuàng)新不是拋棄基礎、標新立異,而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特征,為教育注入新的血液。黨的十七大報告提出:建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按照十七大要求,當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務是: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貫穿教育教學的全過程,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以愛國主義教育為重點;以大學生全面發(fā)展為目標,深入進行素質教育,樹立和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
面對經濟社會轉型的新形勢,科技文化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大學生思想狀況的新動向,當代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應該用具有現代化發(fā)展趨勢、體現時代特點的人和事來引導學生,在繼承和發(fā)揚優(yōu)良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和創(chuàng)新。
當前我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突出問題就是發(fā)展的滯后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滯后于經濟發(fā)展,滯后于國內、國外形勢的發(fā)展和變化。針對這一突出問題,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選擇上,要深入研究與現實相適應的思想政治工作內容。只有這樣,才能激發(fā)大學生對社會現實的關注,用正確的價值觀看待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出現的一系列社會問題,并且能夠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去解決問題。
高等教育的主要目標是培養(yǎng)社會需要的高級專業(yè)人才。由于長期存在的把專業(yè)理論、專業(yè)技能的學習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學習人為地分裂開來的習慣,使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里不受歡迎和重視,同時,經常的、大量的與大學生專業(yè)學習相聯系的思想問題和矛盾卻得不到解決。這一矛盾如果解決不好,后果是嚴重的。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也要密切結合學生的專業(yè)選擇、專業(yè)學習、專業(yè)素質的提高,從而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大學生。
學生思想實際是指在學生頭腦中形成的,通過自身思維產生的對社會生活和現實狀況的理性認識和觀念。長期以來,我國的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陳舊,說教成分太濃,忽略了作為思想政治教育對象本身的個性培養(yǎng),從而導致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的說服力和感染力不強。因此,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要貼近學生思想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有的大學生中理想信念比較淡薄的實際,對他們進行馬克思主義及人生理想教育;針對有的大學生對國內國際形勢認識不清,對他們進行形勢任務教育;針對嚴峻的就業(yè)形勢,對他們進行擇業(yè)觀教育;針對有的大學生的一些心理問題,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傊?,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要密切聯系實際,有的放矢為大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種現實問題。
參考文獻:
[1]錢榮,羅正楷.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
[2]中央團校哲學研究室.馬克思主義哲學簡明讀本[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
[3]曹春宜,劉華斌.思想道德教育讀本[M].南昌:江西高校出版社,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