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勝題
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約定事項”主要分條款的意義
劉勝題
(上海理工大學管理學院,上海 200093)
“約定事項”是幾乎所有國際借貸協(xié)議包括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的通用條款之一,旨在對借款人的財務商事活動與貸款人所關心的問題進行合同法律規(guī)范,傾向于保護貸款人的利益?!凹s定事項”包括眾多分條款,如消極擔保、比例平等、財務約定事項等。注意“約定事項”條款有關主要分條款的內容與法律意義是借貸雙方防范國際借貸法律風險的必要舉措。
約定事項;消極擔保;比例平等;財務約定事項
幾乎所有國際借貸(國際貸款和國際債券發(fā)行等)協(xié)議中均有一個不可忽視的條款,即貸款人要求借款人須做些什么,不得做些什么,這就是所謂“約定事項”(covenants) 條款。約定事項是合同一方當事人做或不做出某種行為的一份協(xié)議或承諾:規(guī)定做什么的約定事項是“積極約定事項”,禁止做什么的約定事項是“消極約定事項”。積極的和消極的約定事項均有利于貸款人,但借款人在經營狀況良好時通??梢垣@得消極約定事項的豁免[1]。約定事項使借款人在借用貸款期間不可避免地為貸款人承擔義務和限制自己的權利,約定事項旨在對借款人的財務商事活動與貸款人關心的問題進行合同法規(guī)范[2]。約定事項中關于主要內容的分條款有三項:消極擔保條款、比例平等條款和財務約定事項條款;關于一般內容的分條款有:??顚S脳l款、資產保護條款、業(yè)務變更條款與合并條款等以及對于違反約定事項的救濟方法等[3]。概括起來說,約定事項是貸款人要求借款人所作的下述保證:保證借款人的合法存在,防止借款人因合并或其他原因而發(fā)生借款人不復存在的情況;保證貸款人對借款人的財產請求權享有平等的受償地位,防止被置于次要地位;借款人必須保證對其財產定期進行維修保養(yǎng),不隨意銷售、分配或處置其財產,不擅自舉債、投資、合并或改變經營方向,維護貸款人的合法利益;保證按期向貸款人提供財務報表和工程進度報告,使貸款人隨時掌握借款人和借款項目的情況[4]。本文以國際銀團(辛迪加)貸款協(xié)議為中心著重探討與分析約定事項條款的主要分條款及其法律意義。
1.1 消極擔保條款的內涵與作用
消極擔保 (negative plegde)是指借款人向貸款人所做的不從事某一行為的保證,即借款人向貸款人所做的否定性保證。消極擔保條款是無擔保的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最重要的約定事項。其核心內容是,借款人承諾在償還貸款以前,借款人不得在其資產和收入上或在其子公司的資產和收入上設定任何抵押權、質權、留置權或其他擔保物權,也不得允許這些擔保物權繼續(xù)存在。英文關于消極擔保條款的表述一般為:The borrower will not, and will procure that none of its subsidiaries will, create or permit to subsist any encumbrance on the whole or any part of the respective present or future assets of the Borrower or any such subsidiary,……[5]。 “負擔”(encumbrance)一詞通常用在英國的土地法文本中。法官Romer在Jones v Barnett一案中將“負擔”一般定義為一種附屬于財產上的請求、留置權或義務 (acclaim, lien or liability)。國際銀團貸款法律方面的學者Peter Gabriel認為Romer的定義過于寬泛,因為任何一種針對財產的契約性請求權都可能構成“負擔”。“負擔”是擔保 (security)或一種物權性的請求 (a proprietary),這是與貸款融資本質上比較貼切的說法,也就是說,“負擔”似乎在本質上是抵押、質押、留置(a mortgage, or a charge ,or lien ,or pledge)等擔保形式。
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的約定事項中,消極擔保條款是借款人所作的最有力的承諾。消極擔保的實質是貸款銀團限制借款人為了其他債權人利益而在其資產上設定擔保權益的行為,從而保證貸款銀團對借款人的求償權在償還條件、順序上不會落后于其他債權人。在消極擔保條款中,貸款銀團有權阻止借款人違規(guī)向第三人設置擔保,退一步講,貸款銀團還有權獲得對其貸款的平等的按比例的擔保,甚至貸款銀團能夠在借款人的其他資產或收入上設定等額擔保。
消極擔保條款除了在對一國政府的貸款即主權貸款 (sovereign loan)中可以用來阻止借款國政府將其可供償還外債的外匯儲備或其他資產為其他債權人設定擔保權益外,主要作用有以下三點:(1)防止借款人將其資產為其他債權人設定或再設定擔保物權,使其成為有擔保權益的債權人,從而使無擔保權益的貸款銀團在清償債務時,依據擔保法有關受償先后順序的原則,不得不居于次要地位,亦即防止等有擔保權益的債權人得到全部清償后,貸款銀團才能從所剩余額中得到補償;(2)可以使同一類的各債權人之間根據“相同的債權憑證,享受相同的待遇”(same paper, same treatment)的原則[6],各自處于平等的地位,維護貸款銀團與其他同一類債權人之間的平等性;(3)間接地限制了借款人在面臨財務困難時用資產擔保向他人舉借新債,以免因承擔過多的債務而影響其償還貸款的能力。此外,消極擔保條款就整體效用而言,似乎與浮動擔保近似,它允許借款人為了應付其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自由地運用其財產,而毋需取得貸款銀團的同意,只是禁止使貸款銀團的債權請求從屬于其他債權人的請求之后。
1.2 消極擔保條款的適用范圍
消極擔保條款的適用范圍由借貸雙方具體約定。貸款人傾向于擴大該條款的適用范圍,借款人則相反。消極擔保條款一般規(guī)定借款人不得在其資產或收入上設置抵押、質押、留置以及任何其他形式的擔保物權。各國法律關于擔保物權的界定并不相同。在英文示范文本的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常見眾多的擔保物權術語,如 mortgage, lien, charge, hypothecation, pledge等,其解釋適用貸款協(xié)議的準據法,而消極擔保條款為了避免歧義,盡可能列舉各種擔保形式,然后加上一些概括性用語,如“所有其他形式的擔保權益 (all other forms of security interest)”、“任何其他負擔 (any other encumbrance)”等。有些消極擔保條款甚至將擔保的含義延伸到融資租賃和準擔保交易中,或將消極擔保條款的范圍延伸到所謂具有“擔保效果的各種安排”。消極擔保條款不限于也不應當限于為借款人本身的債務提供擔保權益,還要禁止為第三人的債務如借款人子公司的債務設定擔保。消極擔保條款可以擴大適用于限制第三人(如子公司)為借款人的債務在其資產上設定擔保物權或者第三方如銀行為借款人的債務提供保證,還可以間接地限制借款人舉借不合理的債務,或者依照其自身資產情況不足以承擔的債務。在國家及其政府部門作為主權借款人的國際銀團貸款中,消極擔保條款可以擴展適用于國家機構,比如中央銀行、其他政府部門及其派出機構等。
1.3 消極擔保條款的例外與效力
消極擔保條款的適用范圍盡管很廣,但并不是也不可能絕對地禁止設定任何擔保物權。這里存在著法律與實務兩方面的原因??疾焓澜绺鲊芍贫炔浑y發(fā)現(xiàn),擔保權益可分為約定擔保與法定擔保兩種。前者是可以由當事人雙方約定設立的擔保權益,后者則不必以當事人的約定為條件,是依據法律規(guī)定直接產生的。貸款銀團對于法定擔保的設立是無法通過條款來限制或禁止的。在國際銀團貸款實踐中,借款人為了自身的利益往往也會要求保留設定某些擔保權益,由此出現(xiàn)了不受消極擔保條款約束或禁止的種種例外情況。
1.3.1 貸款人在享受同等的擔保權益條件下的例外
消極擔保條款可以規(guī)定,如果借款人向第三人提供擔保權益時貸款人能夠同時獲得同等的和同比例的(equally and rateably)擔保權益,那么對其不予禁止。原因是此時可以保證貸款人的受償地位并不低于其他債權人,從而維護了平等受償原則。貸款人具體做法可以考慮以下三種形式。
1)同一的擔保權益
借款人在其資產上向第三人設定擔保物權時,所有的貸款人在同一資產上都享有同一擔保權益。這種做法不受借款人和第三方歡迎,因為貸款人在相同的資產上分享擔保權益,意味著減少了第三方的擔保權益以及限制了第三方執(zhí)行擔保權益的自由。另外,按照某些國家的法律規(guī)定,當數個債權人對同一資產享有擔保權益時,通常要求指定一名受托人代表所有債權人持有和管理該項擔保權益,這就得增加管理工作和費用,第三方不太愿意接受這種做法。
2)同等的物權擔保
要求借款人在向第三人提供擔保時對貸款人提供同等的擔保物。這種做法由于不要求必須在同一的資產上設定物權擔保,比較切實可行。
3)自動擔保權益
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規(guī)定,如果借款人向第三方提供物權擔保時,貸款銀團亦將自動享有此項擔保權益。這種做法的目的是防止借款人無視消極擔保條款,在向第三方提供物權擔保時,不向貸款銀團提供相同或同等的擔保。當然,它的效果最終取決于借款人所在國或擔保物所在國的法律是否予以承認。反對這種做法的理由有三:當事人協(xié)議設定未來的物權擔保時,必須明確指定擔保權益所附著的那項資產;第三方未得到存在有其他潛在利益的通知情況下,有時甚至在得到通知時,有權排除對其擔保權益的干擾;自動擔保權益可能無法符合法定形式要件或缺乏必要的登記手續(xù),而這些時常是不可或缺的。
1.3.2 某些擔保權益的例外
一般來說,有幾種擔保權益不會嚴重損害消極擔保條款的作用,因而可以作為例外情況對待。
1)留置權例外
各國法律關于留置權的規(guī)定雖然存在差異,但留置權大多數情況下是依照法律規(guī)定的條件直接產生的,而不是由當事人設定的,借款人對留置權的產生無法加以阻止。留置權例外的具體范圍由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的準據法具體確定。留置權可能包括:修理廠在修理費用償付之前對其修理的設備或物件享有留置權;在貨物價款交付之前賣方對貨物擁有法定留置權;銀行就客戶寄存的證券擁有留置權等等。
2)現(xiàn)存擔保權益例外
貸款銀團可能同意在貸款協(xié)議簽訂之時或之前已經設定的擔保權益可以繼續(xù)存在,條件是借款人必須事先以書面形式向貸款銀團提示該擔保權益的存在;有時可能要求借款人不得在已設擔保物權的資產上為新增債務提供擔保。
3)設定于日后獲得財產上的擔保權益例外
某項擔保如果早已設定而不是借款人為了取得該項資產設定的,那么此項擔保可以作為消極擔保條款的例外。例如,收購已經在其資產上設定了擔保物權的新的子公司,購進已經設定抵押權的土地等。
1.3.3 關于資產的例外
某些資產被認為對消極擔保不會產生重大影響,因而允許作為消極擔保條款的例外。
1)貨物質押 (pledges on goods)例外,即對以代表貨物的物權憑證作質押貸款予以例外。例如,在國際貿易中,作為借款人的買方將貨物所有權憑證的提單等向信用證開證行出質,以作為取得銀行融資的擔保,對此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一般允許作為消極擔保條款的例外。
2)購貨款抵押 (purchase money mortgages)例外,即允許借款人在簽訂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之后購置財產時就其未付的購貨款為賣方設定擔保權益。這項例外有利于借款人融通資金獲得新的資產以增加借款人資產總量,對貸款銀團并無不利。
1.3.4 關于債務的例外
關于債務的例外分為三個層面的問題。
微生物品種種類多、應用范圍廣,并能夠促進有機物料腐熟,改善農產品品質,改良和修復土壤。截至2018年9月,我國微生物肥料年產量在1600萬噸,年產總值達到300億元。微生物肥料累積應用面積3億畝以上,應用范圍包括蔬菜、果樹等。微生物肥料已成為新型肥料中年產量最大、應用面積最廣的品種??梢哉f,微生物肥料具備國家戰(zhàn)略需求特征。
1)關于借款
“借款”一詞含義廣泛,又是消極擔保條款主要限制的對象,因而借貸雙方應當在消極擔保條款中做出明確約定。特別須注意有些借貸方式并非“借款”,但在商業(yè)上卻有類似于“借款”的效果。其一,銀行承兌信用 (acceptance credit):這是指匯票出票人與銀行約定,由銀行承兌出票人開立的以銀行為付款人的匯票,銀行承兌后,出票人憑銀行的信用在貼現(xiàn)市場上出售匯票獲得融資,然后出票人根據其與銀行的約定,在匯票到期之前向銀行歸還匯票項下的資金,以便銀行能在持票人提示匯票時向持票人付款。這種非直接借款的融資方式在國內外市場上廣泛采用。其二,延期支付價金 (deferred purchase consideration):延期支付價金或勞務報酬相當于從賣方處借款來支付價金日后再還,這在法律上并不是一種借款行為。例如,購買船舶時開立期票來支付價款等。其三,提供保證 (guarantee):提供保證不等于借款,借款人可以采用提供保證的方法來規(guī)避消極擔保條款的某些限制,如,由借款人新設一個子公司,子公司出面借款,借款人提供保證,然后再由子公司將款項交給借款人。此外,國際項目融資的補償協(xié)議、“提貨或付款合同”等也類似于提供保證的做法。
2)內國債務例外
內國債務通常作為消極擔保條款的例外,因為國家政府一般不會以國有財產為內國債務設定擔保;對主權國家提供的貸款中,消極擔保條款的適用范圍一般限于以外國貨幣支付或者支付給外國居民的外國債務。對公司借款人則無此區(qū)分。
3)一攬子例外 (basket exception)
即貸款銀團允許借款人在規(guī)定的金額或比例范圍內為其他債權人設定擔保權益。公司作為借款人時,采用一攬子例外可以避免借款人的一些疏漏性違約 (inadvertent default),如借款人難以時刻監(jiān)督其各地子公司的活動而發(fā)生子公司違反消極擔保條款所禁止的行為,另外還可以對借款人就小額債務設定擔保權益免除責任。
1.3.5 消極擔保條款的效力
盡管違反消極擔保條款與違反其他約定事項一樣,構成一項違約事件,但是,消極擔保條款的效力仍然十分有限。消極擔保條款是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的協(xié)議,對第三人并沒有約束力,如果借款人違反消極擔保條款,將其資產抵押或出質給其他債權人,貸款人是無權要求法院撤銷這些擔保物權的。除非借款人公司面臨破產界限,貸款人才能以借款人為個別債權人利益而欺詐性地轉移財產為由,向法院申請宣告上述擔保行為無效。如果借款人違反消極擔保條款致使資產流失的話,貸款人采取加速貸款到期在內的各種救濟措施也為時已晚,不可能對借款人違約造成的損失進行充分的補償。只有當各種救濟措施能針對第三人時,消極擔保條款才能達到設定者預期的效力。
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訂立的比例平等條款 (pari passu clause)近年來非常醒目。比例平等條款又譯稱平等地位條款,是借款人對無擔保物權的貸款行為承擔義務,不得給予任何其他無擔保物權的債權人以法律上的優(yōu)先權[7]。比例平等條款不僅是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而且是各種國際融資交易協(xié)議中常用的標準條款。2.1比例平等條款的內容
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比例平等條款與消極擔保條款往往是同時使用并規(guī)定在一起的,相得益彰,加強了國際銀團貸款的安全性,減少了利益沖突。比例平等條款的內容一般表述為:借款人保證和承諾在本協(xié)議項下的義務將始終是借款人直接的 (direct)、無條件的 (unconditional)、無擔保的 (unsecured)、非從屬性的 (unsubordinated),一般性義務 (general obligation)。這些義務在任何時候和在所有方面至少與借款人現(xiàn)在或將來所產生或承擔的無擔保性債務在清償地位上是平等的。
所謂“直接債務”,通常是指直接發(fā)生的債務,“非或有性 (non-contingent)”的債務,即不是那種目前尚未確定,須待將來出現(xiàn)某種事件方能確定的債務。所謂“無條件的債務”,是指債務人在還債時,不得提出任何額外條件,比如償還貸款銀團的貸款不能以國際銀團先支付當地的稅款為條件。所謂“一般性債務”,是指可以從債務人的一切資產中請求償還的債務而不是只能從債務人的某些資產或某種特別基金中償還的債務。例如不可能是這樣的情況:英國人壽保險公司對于人壽保險的賠償請求,只能從人壽保險資產中支付;世界銀行、亞洲開發(fā)銀行、非洲開發(fā)銀行等設有準備用于清償特殊性債務的特別基金。通過比例平等條款讓借款人承諾國際銀團內各貸款人在將來與借款人的其他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處于平等的受償地位[8]。
比例平等條款與消極擔保條款都可以阻止借款人過度舉債,是分別從不同的視角來維護貸款人的平等受償地位的。消極擔保條款從限制借款人在其資產上為其他債權人設定物權擔保入手,而比例平等條款著眼于未擔保債權間的平等受償地位;消極擔保條款限制借款人為其他債權設定擔保權益,從而使貸款人與其他債權人都處于無擔保權益的平等地位,比例平等條款則是使貸款人的受償順序、份額等權利不亞于無擔保權益的其他債權人。消極擔保條款為比例平等條款打下基礎,比例平等條款鞏固了消極擔保條款的成果。
2.2 比例平等條款的效力
比例平等條款是借款人與貸款人之間的約定,對第三人并沒有法律約束力。其實際效力在于,作為借款人對貸款人的保證,如果借款人違反比例平等條款構成了一項違約事件,那么該條款賦予國際銀團采取違約救濟措施的權利。比例平等條款的約定因為不能改變法律規(guī)定的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之間的優(yōu)先受償順序,所以貸款人與其他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享受平等受償地位也不是絕對的。某些國家(如西班牙)的法律強制性地規(guī)定,有些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因其債權的性質或種類在清償秩序上可以優(yōu)先于其他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
比例平等條款的具體作用視借款人的法律主體地位不同而有所區(qū)別。如果借款人是一家公司,比例平等條款則被解釋為借款人承諾在其面臨破產清算或被強制分割資產時,每個無擔保權益的債權人均有權按比例獲得清償;如果借款人與其他債權人達成和解協(xié)議,亦不得對貸款人有所歧視。這符合各國有關破產法的規(guī)定。當然,比例平等條款僅適用于存在相互沖突的債權請求情況,如果無須決定債務的優(yōu)先次序,則不予適用比例平等條款。國家政府作為借款人時不可能出現(xiàn)破產清算的情況,也不可能未經主權實體同意將其財產如同企業(yè)法人破產時那樣清算分配給債權人。這時,比例平等條款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政府將其收入劃歸某種特定用途,或者將外匯儲備撥給某一特定的債權人,或者采取法律措施優(yōu)待一部分債權人,從而使國際銀團內各個貸款人(債權人)處于不平等地位。
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往往加入“財務約定事項” (financial covenants)條款的內容,其核心是設計一套國際銀團可以接受的借款人財務狀況指標,借此反映借款人財務方面的最新信息,為貸款人的正確決策做準備。體現(xiàn)借款人財務狀況的指標表現(xiàn)為各種財務比率,給借款人規(guī)定各種財務比率可以維護國際銀團的利益。財務約定事項是借款人財務狀況與還債能力的“預警器”。如果借款人不能達到約定的財務比率的要求,表明借款人可能很快陷入財務困境,國際銀團可以在借款人實際無力還款之前與之進行磋商以盡早采取保護措施。財務比率的變化還可以作為違約事件中“重大不利變動”的量化指標。另外,財務約定事項要求借款人提供反映其財務信息的經過審計的各種財務報表或財務資料。在國際銀團貸款實務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財務指標。
3.1 資產負債率
資產負債率 (the debt to equity ratio)可以說是國際銀團貸款財務約定事項中最重要的一項比率。它是指借款人的負債與其資產之比,要求借款人的全部負債在任何時候都不應超過其資本的一定比例?!柏搨卑ǜ鞣N借款和各類擔保合同、補償合同等或有債務,而“資產”通常只包括表現(xiàn)為有形凈資產的股本 (capital)和資本公積金 (reserves)。資產負債率的嚴格定義實質上是負債與有形凈資產的比率。其中存在的一個問題是,負債數額可能每日都在改變,而取得的資產卻未能及時反映在有形凈資產總額中,這將會扭曲該比率的真實意義。
3.2 最低凈資產額
最低凈資產額 (minimum net worth)是對資產負債率的補充,實質上是維持資產負債率中的基數即資產不得減少。保持最低凈資產額要求有形資產總額在減去所有負債之后的凈資產額保持在一定的金額之上。這一指標保持得好,有利于防止借款人在企業(yè)虧損時為了減少資產負債表的負債額而變賣企業(yè)的營利性資產。這是因為借款人可以通過減少負債的方法,即使在其連續(xù)虧損導致資本和資本公積金減少的情況下,也可可以避免發(fā)生違反資產負債率而構成違約的情形。
3.3 流動比率
流動比率 (current ratio)是指流動資產與流動負債的比率。規(guī)定該比率的目的是測定借款人是否有足夠的流動資金來支付其流動負債,而不必動用其他資產來償還。流動資產應按普遍接受的會計原則來確立,一般包括現(xiàn)金、銀行存款、按最低成本確定的存貨的價值、預付款項、應收賬款以及可在市場上出售的有價證券等;流動負債是指應立即支付的和須在12個月內償還的債務總額,包括貿易借款、銀行透支、應付賬款、應付工資、應付稅款及銀行貸款本息等。通常認為流動比率200 %是良好的,大于100 %的流動比率被認為是可以接受的。為了保證借款人有足夠的流動資產償還國際銀團巨額貸款,約定事項有時規(guī)定借款人應維持一個最低流動資產額 (minimum working capital),以作為流動比率指標的補充。此外,財務約定事項還可能有其他一些指標,如限制分配股息、每年應償還的本息與稅后利潤的比例等。
財務約定事項僅針對企業(yè)借款人,而在對主權借款人(sovereign borrower)的貸款中無財務約定事項。必須注意到財務約定事項的局限:由于人為和客觀的原因,反映借款人財務狀況的財務報表存在時間上的滯后性,且國內與國際財務會計制度存在較大差異。然而,只要國際銀團在實踐中取得完善的擔保,就沒有必要堅持在貸款協(xié)議中加入財務約定事項。因此,在國際金融市場上有簡化甚至取消財務約定事項的傾向。
英國著名國際金融法專家Philip R·Wood認為,在向公司發(fā)放的未設擔保的國際銀團貸款中,其協(xié)議規(guī)定約定事項條款的法律意義十分重大[9]。貸款人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加入約定事項條款的意圖在于防止借款人陷入財務困難而使貸款銀團遭受利益損害。約定事項條款突出體現(xiàn)當事人意思自治原則,所涉及的內容多是法律上屬于任意性調整范圍的內容,沒有涉及強行法的規(guī)定[10]。約定事項內容的多或少、嚴或松,主要取決于貸款的性質、風險的大小、借款人的地位以及雙方的談判實力、利益整合、業(yè)務關聯(lián)等因素。譬如:貸款是否已提供擔保;向主權借款人貸款的約定事項完全不同于向企業(yè)借款人貸款的約定事項;在項目融資中,貸款的償還完全取決于建設項目取得成功,貸款人承擔的風險就相當大,近似于投資者所承擔的風險,必然要求有嚴格控制貸款使用的約定事項;如果向一家資金雄厚、資信卓著的跨國公司提供一筆小額貸款時,借款人無法回收貸款的風險并不大,那么貸款人一般不必規(guī)定許多約定事項。
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的約定事項條款就其價值取向來說,與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的先決條件條款、陳述與保證條款等一樣,具有體現(xiàn)合同誠信原則、事前預防交易風險以及保證交易安全的基本功能。如果說借款人的先決條件條款、陳述與保證條款構成了國際銀團貸款合同賴以存在的基礎,那么 約定事項 條款則旨在維系與保持這個基礎。換言之,如果說借款人的陳述與保證主要是針對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簽訂之時或簽訂之前已存在的事實做出的,那么約定事項則是針對未來可能發(fā)生的事項做出的,是對借款人在協(xié)議簽訂后的行為的限制。陳述與保證條款僅僅代表著在該協(xié)議履行時借款人所做的陳述是真的,而約定事項條款為借款人的未來行為設定了義務,從而確保借款人所做的陳述與保證在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有效期間始終是真的[1]。盡管借款人做出了到期償還貸款的承諾,尚不足以保證貸款人到期收回貸款,故貸款人還力圖對借款人的經營活動加以種種限制即構成所謂的“約定事項”[1]。這也反映了西方借貸市場的法律側重于保護貸款人利益的價值取向。在我國加入WTO后、應對國際金融危機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背景下,注重研究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的約定事項條款,對于防控金融風險的現(xiàn)實意義是不言而喻的。
[1] SANDRASS . Structuring commercial loan agreements [M]. Boston: Warren, Gorham & Lamont, Inc., 1990.
[2] MUGASHAA. The law of multi-bank financing : syndications and participations[M]. Ontario :McGill-Queen’s University Press ,1997.
[3]董世忠.國際金融法[M].北京:法律出版社, 1989.
[4]鄒小燕.國際銀團貸款[M].北京:中信出版社, 2002.
[5] GABRIEL P. Legal aspects of syndicated loans[M]. Sydney:Butterworths,1986.
[6] WOOD P R. Law and practic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M]. London: Sweet & Maxwell, 1980.
[7]劉勝題.國際銀團貸款協(xié)議中的比例平等條款[J].經濟問題探索,2000(2):97-98.
[8]責任者不詳.See “The pari passu clause”[J].International Financial Law Review,1991(12):11.
[9] WOOD P R. International loan, bonds and securities regulation[M].London: Sweet & Maxwell, 1995.
[10]高祥陽, 陳宇.國際銀行法:合同?銀團與法律沖突[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2003.
[11]郭洪俊 .國際銀團貸款中的法律問題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1.
Legal Aspects of Covenants Clause and Its Main Sub-clauses in the Agreement of International Syndicated Loans
LIU Sheng-ti
(Business School ,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 Technology, Shanghai 200093 ,P. R. China)
The covenants clause is one of the common clauses in the agreement of international lending including syndicated loans, which generally focuses on the borrower’s financial and business activities and reflects the bank’s concerns.The covenants clause is composed of sub-clauses such as negative pledge, pari passu ,financial covenant and so on. Pay attention to and study them in terms of legal risks are of importance today.
covenants; negative pledge; pari passu; financial covenants
DF974
A
1001-4543(2010)03-0242-07
2010-06-02;
2010-06-30
劉勝題(1967-),男,湖南人,副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法學碩士、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為金融法律與政策、國際商法,電子郵件:liushengti@sina.com
上海市教委第5期重點學科“經濟系統(tǒng)運行與調控”項目基金(No.J5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