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愛紅
(徐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兒科,江蘇 徐州 221006)
手足口病 (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 [以腸道病毒71型(EV71)和 柯薩奇病毒 A組16型 (COXA16)多見 ]引起的常見傳染病。多發(fā)生于學齡前兒童,尤其是三歲以下年齡組兒童高發(fā)。主要臨床表現(xiàn)以手、足、口腔及臀部出現(xiàn)皰疹為特征的疾病,重者可危及生命。病人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主要通過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觸等途徑傳播?,F(xiàn)將我院 2009年 4~ 8月份收治住院的203例手足口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F(xiàn)報道如下。
發(fā)病年齡 6個月~ 7歲 ,其中 < 1歲 14例 ,~ 2歲 96例 ,~ 3歲 50例 ,~ 4歲 25例 ,~ 5歲 11例 ,~ 6歲 3例 ,~ 7歲 4例。男 122例,女81例,診斷符合衛(wèi)生部制定的《手足口病治療指南》(2008版 )[1]。其中并發(fā)腦炎19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
1.2.1基本表現(xiàn)
203例中有發(fā)熱 198例 ,其中 38℃以下 135例 ;38~ 39℃ 45例;≥ 39℃ 18例 ;發(fā)熱持續(xù)時間為 1~ 6d,平均 3~ 4d,熱型不定。全部病例均有口腔黏膜皰疹或潰瘍,手足心臀部可見皰疹、斑丘疹。同時還并有雙膝部皰疹4例。全部病例均有精神差、流涎、納差。
1.2.2 并發(fā)癥
(1)確診合并病毒性腦炎19例,占9%,嗜睡15例,嘔吐14例,頭疼 18例,四肢抖動 5例,精神萎靡 19例,頸部抵抗5例。1例2個月前因患手足口病住我院6d治愈出院,本次住院再次以手足口病發(fā)病,同時伴水痘病毒感染。(2)確診合并病毒性心肌炎8例,心肌酶譜各項均升高,心電圖有 ST-T改變。
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升高,及中性粒細胞升高29例;白細胞下降,淋巴細胞升高48例;血生化檢查:心肌酶譜升高19例,主要 CK、LDH、HBDH、CK-MB升高,肌鈣蛋白正常。8例腦脊液檢查符合病毒性腦炎的改變。19例病毒性腦炎的腦脊液、咽拭子送省疾控中心檢查 ,EV71、柯薩奇病毒 A16型(COX A16)均陰性,其中12例糞便 EV 71陽性 ,其余均陰性。
治療:以抗病毒為主,給予利巴韋林 10~ 15mg/kg·d靜滴,輔以水溶性維生素,支持治療;口腔潰瘍者使用西瓜霜噴劑;合并腦炎者,給予靜脈丙種球蛋白(1~ 2g/kg)使用 3d,同時予以甘露醇1g/kg降顱壓,短期激素應用,心肌炎予以1.6-二磷酸果糖應用,均預后良。全部治愈出院。全部病例熱退時間為1.0~ 3.5d,平均熱退(2.8±1.3)d,住院時間 6~11d,平均住院 (7.8± 1.5)d。
小兒手足口病是一種由病毒引起的常見出疹性傳染病。1957年首先在新西蘭發(fā)現(xiàn),近年來在世界各地呈逐漸增多趨勢[2]。大多由柯薩奇 A16病毒所致,也可由 EV71引起流行,以夏秋季多見[3],而我市氣溫偏高,發(fā)病多在 4~ 8月高發(fā)。發(fā)病年齡多為 5歲以下的兒童,其中 3歲以內約占78%。該病傳染源為患者和隱性感染者。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潛伏期2~ 7d,腸道病毒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短期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本組近78%的患兒集中在幼兒園,提醒我們在兒童集中的場所一旦發(fā)現(xiàn)應立即隔離,早期診斷 ,早期治療,并注意日常用品嚴格消毒,房間通風換氣,防止疾病蔓延,少數(shù)病情重,并發(fā)病毒性腦炎的、心肌炎患者臨床應引起高度重視[4]。及早給予靜脈丙種球蛋白,脫水降顱壓,短期激素應用及果糖應用。本組全部病人入院后很快得到有效治療,全部治愈,全部病例未發(fā)生藥物不良反應。有一例患兒手足口病復發(fā)同時伴水痘病毒感染,考慮與個別患兒免疫力低下有關,所以既往曾經(jīng)感染過本病的患兒在流行季節(jié)及高發(fā)場所仍應積極預防再發(fā)?,F(xiàn)在手足口病已經(jīng)納入了丙類傳染病進行管理。要加強健康教育知識宣傳,引起家長重視,發(fā)現(xiàn)可疑患兒 ,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并及時向衛(wèi)生部門報告 ,及時隔離,及時診斷,及時治療,是最大限度降低病死率、致殘率的關鍵。
[1]史俊南.現(xiàn)代口腔內科學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50-551
[2]Chen.SC,chang HL,YanT R,et al.An eight- year study of epidemiologic features of enter virus 71 infection in Taiwan[J].Am J Trop Med Hyg,2007,77(1):188-191
[3]李雙姐.腸道病毒71型感染性疾病 [J].實用兒科臨床雜志,2008,23(22):1780-1782
[4]Huang CC.Neurologist Complications of enterovirus,71infectionin Children lessons from this Taiwan epidemic[J].Act a Predicator Taiwan,2001,4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