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琦
隨著社會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其子女生活節(jié)奏和工作壓力的增加,一些老年住院患者無陪屬現(xiàn)象越來越嚴重,患者跌倒等意外事件時有發(fā)生,同時也是住院患者發(fā)生護理糾紛的因素之一。加強護理安全管理,對各種不安全的因素進行科學分析,及時、有效的控制是減少質(zhì)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避免醫(yī)療糾紛和事故的重要保證[1]。我科為綜合內(nèi)科病房,病種多并且多是老年患者,近年來發(fā)生跌倒事件 5起,本文對此進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
2006至 2008年我科發(fā)生跌倒事件患者 5例,其中男 2例,女 3例;年齡 67~82歲;腦萎縮 2例,腰間盤突出癥 1例,高血壓病 1例,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1例;跌倒時的神志情況:神志清醒 4例,因腦萎縮而發(fā)展為老年癡呆 1例;時間段:凌晨 1例,中午 2例,夜間 2例;其中 2例發(fā)生在出院前 1 d,1例出院當天,其余 2例入院 5~7 d不等;陪護情況:無陪護4例,另 1例是家屬臨時離開;跌倒后的損傷情況:股骨頸骨折1例,尾骨骨折 1例,皮膚擦傷需縫合 2例,1例無異常。
2.1 住院環(huán)境 我院發(fā)生的一起較嚴重的跌倒事件,主要由于病床的手搖床把手未及時送回,加之病房面積較窄,鄰床的病友外出打水時,不慎被未收回的手搖床把手絆倒而致右股骨頸骨折。還有地面因素,由于醫(yī)院為了追求美觀耐用多采用硬而光亮的瓷磚材質(zhì),遇水后很濕滑,老年人又行動不便,因此在濕滑的走廊、廁所等處極易發(fā)生跌倒事件,有報道稱,65歲以上的老人跌倒有半數(shù)是與環(huán)境因素有關[2]。
2.2 感覺系統(tǒng)和平衡能力較差 隨著年齡的增長,肢體協(xié)調(diào)能力減弱,平衡失調(diào),患者視覺、聽覺、以及緊急情況的反應能力下降,有研究表明,老年人視敏度的降低或立體影像知覺的退化,可使他們跌倒的風險增加 6倍[3]。
2.3 無陪護 城市里老年人多數(shù)獨居,其子女工作繁忙壓力大,請假照顧老人有困難,因此老年患者在生活能自理的情況下,不愿拖累子女,造成了雖然長期醫(yī)囑是留陪 1人,但是其家屬無法陪護,存在患者跌倒的隱患。另外從資料看將要出院患者發(fā)生跌倒占 3例,患者病情好轉(zhuǎn),歸心似箭急于回家的心情導致患者做事行動的不穩(wěn),往往在患者將要出院時出現(xiàn)意外事件。
2.4 安全管理意識淡漠 科室沒有相應的安全管理組織,人人參與管理的意識不強,不能形成良好的護理安全文化氛圍,從資料中的時間段看,夜間單獨值班期間發(fā)生 3起占 60%,護理人員巡視病房不夠、排查安全隱患的意識較差,同時也與護士配比不足有關。
2.5 護理安全措施不到位 病房的手搖床成為跌倒的安全隱患,但是大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有時醫(yī)護查房時遇到手搖床把手未收回時也被碰撞過,有的人會躲開,有的人會馬上將把手送回,但是沒有人會及時告知患者危險性,體現(xiàn)出醫(yī)護對安全管理缺乏預見性。也與個別護士責任心不強、對患者關心愛護不夠、工作中過于依賴陪護有關。
3.1 實行安全管理告知制度 患者入院后責任護士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告知教育并在《患者住院安全告知書》上簽字。內(nèi)容包括:住院規(guī)章制度、病房設施安全及使用、患者不得擅自離開醫(yī)院等。
3.2 構(gòu)建護理安全文化 營造安全文化首先需要管理者和整個組織系統(tǒng)重視患者的安全,樹立“安全第一,第一安全”的理念,鼓勵護士上報護理缺陷,采取無懲罰性上報的辦法,調(diào)動護士主動參與安全管理,從根本上防止糾紛和意外事件的發(fā)生。
3.3 實施全方位的安全管理
3.3.1 評估患者年齡、生活自理程度、有無陪屬、有無跌倒史、疾病因素等不安全因素,把握規(guī)律性的風險:例如通常護士認為患者即將病愈出院了,不用過多的采取護理措施,可是往往此時患者卻按捺不住即將出院回家的興奮的情緒,行動不穩(wěn)、做事慌張這時較容易出現(xiàn)意外事件,所以護士做好延續(xù)護理,并且護士將其納入安全方防范對象和安全管理范疇,并告知患者及家屬,將安全隱患降到最低。
3.3.2 改善住院環(huán)境設溫馨提示牌:在手搖床處張貼“危險!請勿自行搖動!”、走廊擦過地后及時放置“小心!地滑!”、廁所放置防滑墊,患者入院后要及時告知患者手搖床的使用方法,如不會使用要及時通知護士,并將告知體現(xiàn)在護理記錄中。
3.3.3 完善護理安全管理機制:實行護理部全院統(tǒng)一管理,項偉嵐等建議[4],在互連全管理中廣泛推官委員會之,可從份調(diào)動護士的工作積極性,建立護理部-護士長-科室護理安全員-陪護人員共同參與的四級安全管理體系,護理部隨機抽查,每月進行全員護理安全分析、講評;護士長重點加強科室各班次護理安全指導,協(xié)調(diào)好個班次人力資源配備、針對安全隱患重點抓易出差錯的時間,抓易出差錯的環(huán)節(jié),抓易出差錯的人[5],提出整改措施。積極聽取患者及家屬的意見,使他們也能參與到安全管理中,在護士人力不足的情況下發(fā)揮好陪護的作用。
入院健康教育告知不到位、過于依賴陪屬、護理人員安全意識淡漠是患者發(fā)生跌倒事件的重要因素。通過對各種不安全因素科學分析,并對患者及家屬進行安全教育和履行告知義務,及時、有效的控制是減少質(zhì)量缺陷、提高護理水平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是避免醫(yī)療糾紛和事故的重要保證[6]。工作中始終將患者安全放在首位,護理管理者應善于引導和積極營造護理安全文化[7],為患者實施全方位、多層次、規(guī)范化管理,確保護理安全。
1 王芳,葉志弘,葛學娣.護理安全管理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053-1055.
2 范寶華,王秀平.老年人的跌倒問題及護理對策.解放軍護理雜志,2001,18:24.
3 馬敬東,劉筱嫻.老年人骨折發(fā)生的危險因素.國外醫(yī)學社會醫(yī)學分冊,2002,19:70.
4 項偉嵐,孫曉敏,盛潔華.委員會制在護理管理中的實踐.中華護理雜志,2004,39:429-431.
5 閻成美.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管理對策.中華護理雜志,2003,7:547.
6 王芳葉,志弘,葛學娣.護理安全管理研究進展.中華護理雜志,2008,43:1053-1055.
7 Nolan TW.System changes to imporove patient safety.BMJ,2000,320:772-7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