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梅 王占琴
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是更為先進的治療腎結石及輸尿管上段結石的手段,經皮腎鏡取石術不僅損傷小、手術風險低,而且還拓寬了手術的適用范圍,推動了經皮腎鏡技術的發(fā)展,是腎結石較理想的治療方法。我院泌尿外科于2005年3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了126例復雜性腎結石患者,并對其實施了B型超聲(B超)引導下經皮腎鏡氣壓彈道碎石治療,療效滿意,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126例中,男75例,女51例;年齡22~73歲,平均年齡42歲;結石直徑1.2~2.8 cm;單發(fā)結石25例,多發(fā)雙腎結石101例,其中合并輸尿管上段結石患者18例。
1.2 手術方式 均采用全麻或硬膜外麻醉方式,先取截石位行患側輸尿管逆行插入F8輸尿管導管至腎盂,并保留尿管,再改俯臥位。在B超引導下進行穿刺,穿刺時通過輸尿管導管注水造成人工腎盂積水,穿刺成功后導入斑馬導絲,以微創(chuàng)擴張器從8F擴張到16F或18F,建立經皮膚到腎臟的通道[1]。用輸尿管鏡代替經皮腎鏡,在監(jiān)視器引導下發(fā)現(xiàn)結石,行氣壓彈道碎石并取石術。術后均留置腎造瘺管、雙J管、導尿管。
1.3 術前護理
1.3.1 心理護理:與患者加強溝通,向患者講解經皮腎鏡取石術的優(yōu)點,以減輕患者對手術的恐懼心理。用手術后病例作為榜樣,幫助患者建立信心,打消顧慮。對患者提出的問題耐心解答,和家屬一起做好患者的心理護理,盡可能滿足患者的各種需求,使其身心放松,以良好的心態(tài)迎接手術。
1.3.2 術前準備:患者術前均行血、尿常規(guī)、肝腎功能、X線胸片、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及B超、泌尿系平片、尿路靜脈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并說明檢查必要性。清潔手術區(qū)皮膚,減少術后感染機會。
1.4 術后護理
1.4.1 監(jiān)測生命體征:術畢回病房首先給予吸氧、多功能監(jiān)護儀監(jiān)護,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并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
1.4.2 腎造瘺管的護理: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后留有腎造瘺管,腎造瘺管對于腎臟引流、保護腎功能很重要,既是術后尿液引流的主要通道,也是觀察病情變化的主要窗口,更是腎內殘石再次碎石的通道。①術后準確記錄腎造瘺管體表的長度并妥善固定,皮膚的固定點必須順著造瘺管的插入方向,用膠布固定,指導患者翻身前先將造瘺管留出一定長度,然后再轉向對側,下床或活動時必須先將造瘺管拿好,引流袋低于腎造瘺口。②術后腎造瘺管夾閉2 h后開放,使腎內壓力增高,達到壓迫止血的目的,同時,血液在腎臟凝固,有利于止血[2]。觀察并記錄腎造瘺管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及量,如引流呈鮮紅色或有血塊,提示術后活動性出血,立即通知醫(yī)生處理。③定時擠壓,保持其通暢,防止扭曲、脫落,如引流不暢應用無菌0.9%氯化鈉溶液沖洗,腎造瘺管沖洗必須嚴格行無菌操作,每次沖洗液不能超過10 ml,抽出液不可再注入。④觀察腎造瘺管周圍敷料是否干燥,有無漏尿現(xiàn)象,定時更換引流袋,如尿色、引流液量正常,每2天更換1次。
1.4.3 留置尿管的護理:尿管要持續(xù)開放,避免膀胱充盈引起尿液返流,觀察尿液的顏色、性質、量并記錄,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通知醫(yī)生處理,尿道外口每天護理2~3次,及時清除尿道外口分泌物,一般術后5~7 d拔尿管。
1.4.4 雙J管的護理:留置雙J管期間觀察患者有無膀胱刺激征、血尿、雙J管移位等。雙J管可防止結石、血塊堵塞輸尿管,但同時也可能會引起腰部脹痛、不適。應指導患者多飲水、不憋尿,預防便秘,避免用力咳嗽等增大腹壓的動作,避免雙J管移位[3]。
1.4.5 體位護理:術畢回病房后平臥6 h后取半坐臥位,有利于腎造瘺管引流。6 h后每2 h翻身及按摩受壓皮膚1次,以防止褥瘡發(fā)生。術后絕對臥床休息3~5 d,以防止過早活動引起出血。無明顯出血可逐漸下床活動,有血尿則延長臥床時間。
1.4.6 拔管后的護理:腎造瘺管一般留置7~10 d待尿液轉清,體溫正常,可夾閉腎造瘺管24~48 h,如無不適即可拔管,拔管后取健側臥位,如局部滲液較多,可加壓包扎。
1.4.7 并發(fā)癥的觀察與護理:①氣胸:術后嚴密觀察患者的呼吸情況,有無胸痛、呼吸困難。本組病例無此并發(fā)癥發(fā)生。②出血:出血是經皮腎鏡取石術最常見、最嚴重的并發(fā)癥,術后嚴密觀察血壓、心率及腎造瘺管引流液的情況,若出現(xiàn)引流液為鮮紅色、量多,立即報告醫(yī)生處理,遵醫(yī)囑使用止血藥,必要時給予輸血,本組病例有4例出現(xiàn)出血,護士及時發(fā)現(xiàn),及時報告,及時處理。③ 感染:感染的原因可能與輸尿管逆行插管、灌注液的沖洗及手術時間長、腎盂內壓過高等有關[4]。術后患者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大量飲水,達到沖洗的目的,保持導尿管和造瘺管的通暢,必要時行膀胱沖洗,監(jiān)測生命體征了解體溫的變化,復查血常規(guī)了解白細胞的變化,本組病例未出現(xiàn)感染。
1.5 出院指導 囑患者多飲水、勤排尿,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術后3~4周來院復查B超,無異常可拔出雙J管。根據結石成分指導飲食,防止結石復發(fā),每3個月門診復查1次,行B超檢查,以了解結石復發(fā)情況。注意大量飲水,2 000~3 000 ml/d,每次入睡前飲水200 ml,以增加尿量,降低尿中溶質濃度,減少晶體沉積[5]。
經上述手術方式治療,1次清除結石93例,2次清除結石31例,行開放手術取石2例,成功率達98.4%。術后患者恢復順利,未見特殊并發(fā)癥。
圍手術期的??谱o理將手術的風險降到最低限度,有利于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這項新技術的推廣運用。采用B超引導經皮腎鏡下氣壓彈道碎石治療腎結石安全簡便,具有創(chuàng)傷小、出血少、術后恢復快等特點,做好圍手術期護理,可減少術后并發(fā)癥,有效提高手術成功率。
1 金大社,黃煜,梁明華,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的臨床應用.臨床泌尿外科雜志,2005,20:312-313.
2 吳階平主編.吳階平泌尿外科學.第1版.濟南:山東科技出版社,2004.746.
3 梅衛(wèi)玲,張鈺蘭,李紅艷.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治療復雜性腎結石34例的護理.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04,20:29.
4 劉忠澤,李世俊,張福慶,等.微創(chuàng)經皮腎鏡取石術手術并發(fā)癥分析.中華泌尿外科雜志,2006,27:447-449.
5 邱玲.多通道經皮腎-輸尿管鏡取石治療復雜腎結石的護理體會.中華護理雜志,2003,38:539-540.